摘要:在澎湃新聞主辦的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特別訪談節目中,知名打假人王海披露行業監管新動向:
【權威聚焦】在澎湃新聞主辦的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特別訪談節目中,知名打假人王海披露行業監管新動向:近年來,打擊非法添加已成為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的重點工作之一。值得警惕的是,當前違法添加物呈現升級換代趨勢,新型合成物質正以科技化、隱蔽化特征滲透消費市場,甚至形成全鏈條產業化的新型制假模式。
“網絡直播帶貨伴隨新生營銷模式滋生出新型問題”,王海指出,以直播間熱銷的“減肥果凍”類產品為例,帶貨主播因專業素養不足,常出現五分鐘內無序跳轉食品、日用品、化妝品等跨品類商品鏈接的混亂場景,致使大量問題產品乘監管盲區流入市場。
據其團隊統計,近三年重點查辦的1700余起非法添加案件中,以減肥通便產品為例,違法手段已從添加西布曲明、比沙可叮、酚酞、蒽醌等瀉藥成分,逐漸轉向使用“小粉丸”“魔法豆”等案件中出現的新型違禁成分。典型案例顯示:標榜“健康新國貨”的蘇晴子“嗖嗖啦”果凍被檢出雙丙酚汀成分(其藥理強度是酚酞的數十倍);宣稱“天然植物萃取”的姿美堂益生菌清潤果凍,實際暗含番瀉苷A、B及新和成瀉藥4-氯雙丙酚汀;東方甄選熱銷的TiQ天其西梅汁在“100%天然”宣傳包裝下,違法添加未標注的番瀉葉成分;而知名品牌碧生源旗下酵素果凍則被檢測出蘆薈大黃素等強效瀉劑。
值得注意的是,從三無微商產品到網紅品牌再到上市企業均存在違法添加現象,王海強調,新型非法添加物質因未納入常規的現行國家檢測標準,即使開展數百項篩查仍難以有效識別。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應對宣稱“速效““天然健康“等網紅產品保持警惕。目前相關案例已引起市場監管總局關注,新一輪專項整治行動正在醞釀中。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全球動力電池最新統計報告,今年前兩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
近日,沈陽市公安局利用警用無人機在小河沿早市開展空中巡邏,通過無人機喊話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這一新奇方...
4 月 17 日,為積極響應國家發展低空經濟的戰略新興產業布局,中國銀行旗下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簡...
2025 年 4 月 16 日,“數字中國企業家俱樂部”高爾夫邀請賽2025啟幕在北京雁棲湖高爾夫球...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