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企業的認知盲點:正在為“偽節約”買單
一
企業“管錢”怎么這么難
“現在CFO真是最難干的崗位,沒有之一”。在某次行業交流會上,無錫某CFO向筆者抱怨道。
老板要求要過“緊日子”,財務團隊連軸轉卡預算對發票,但員工又覺得我們是“壞人”,客戶關系、消費者體驗還收縮了,投資人也不買賬。
這位無錫高管的發言,恰恰是無數CFO的心聲。他們經常面臨“既要”、“又要”“還要”的焦慮之中。
焦慮一:員工怨聲載道,隱性成本高企
員工經常吐槽,出趟差,不僅要貼沒完沒了的票,還要自己出錢墊款,過很久才能“回本”。精力成本、時間成本,還影響員工滿意度,這些看不見的內耗,比賬單上的數字更讓人揪心。
焦慮二:想合規卻又僵化,要效率又擔心風險
財務部門總是加不完的班,總有一堆的紙質票據要審核,總有一堆窟窿堵不上。比如有家制造企業,年度報銷票據超過10萬張,由于缺乏數字化分析工具,無法識別重復報銷、異常支出等風險點,發生了不小的合規經濟損失。
業務部門總抱怨流程僵化,但“合規”帶來的挑戰有多大,只有財務人員自己最清楚。
焦慮三:看得見的成本在減,看不見的價值在跑
作為CFO,自己一刻沒閑著,整天陷入賬面上的數字海洋,看似給企業節省了支出,但誰承想一份ESG評級報告下來,直接讓企業融資的估值打了折扣。真真是出力不討好。
二
換個思路,變“成本”為“價值”
怎么破局?
后來一位行業大佬一語道破:“作為CFO,不應該是想著怎么摳錢,而是想著如何高質量花錢。”這位大佬具體講了三大策略,條條是干貨:
首先,節流更要開源,讓錢來“找錢”。
不能總想著單純的成本削減,要讓企業消費產生價值。80%企業都有一個認知盲點:沒有將消費管理納入ESG體系。事實上,ESG是企業消費管理的“市值放大器”,當前A股上市公司中,ESG評級每提升1級,市值平均增長8%—12%。
第二,控價更要控源,建立透明化管理體系。
有些企業,忙著嚴控單筆消費金額,不僅導致員工怨聲載道,而且根本管不到源頭,因為你只能驗證發票真偽,但無法驗證交易是否真實發生。
因為傳統的票據審核流程往往依賴財務人員的肉眼識別,一張看似合規的發票,可能涉及正在裝修或暫停營業的餐廳,單靠傳統方法難以有效識別和攔截風險,無法還原招待消費的“真相”。
第三,管票更要管數,推進企業精細化治理。
在企業管理差旅支出時,所涉及的遠不止發票合規一項。諸如員工等待時長、財務報銷工時、超標訂單管控等環節產生的消耗,都是不可忽視的隱性成本。
三
數據驅動,打造多場景價值服務
總之,企業消費管理已進入“價值創造時代”。傳統將招待費、差旅費、福利費視為“成本負擔”的認知已過時,現代企業消費是連接ESG績效、員工體驗、供應鏈效率的“價值樞紐”。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拓展增量市場變得越來越困難。企業如何通過更高效地花錢來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呢?越來越多企業的CFO在這種經濟和企業發展背景下,走到臺前。
要從高效花錢中創造價值的第一步是明確定位到錢都花在了哪里。企業消費涉及餐飲、出行、酒店、團建娛樂等方方面面。要讓所有這些企業消費數據都透明化記錄在案,方才能對每一筆消費的價值進行排序,并尋找整體改進空間。
在剛剛過去的第19屆中國CFO大會上,一些CFO在交流中都表示,依靠傳統人力手段的方式已經過時了,要靠場景消費數據分析來實現。
“不僅要有數據,還得有場景”,這些CFO大佬們,認為只有剖析企業消費場景后,才能真正發現到底哪些錢花得更值。在這個萬億級企業消費市場中,美團企業版用1450多萬本地商家搭建起的“吃住行游購娛”閉環,無疑為CFO提供了一個工具——成千上萬名員工的企業消費支出可以“一目了然”。
美團企業版2015年成立,一開始僅僅面向美團員工提供服務。隨著C端本地供應鏈的完備,企業版開始對外服務,并展示出“多場景、一站式企業消費服務”的核心優勢。豐富多樣的供給可以滿足企業和員工多元化的需求,打破傳統toB和toC服務的壁壘。
美團企業版服務的1萬多家客戶,涵蓋不同行業、不同需求,從制造業到互聯網、醫藥、零售、金融等,這些都讓美團企業版具備深耕多個行業的know-how, 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全流程管控,智能化提升企業花錢效率
傳統的事后報銷模式,不僅會留下潛在的“窟窿”,還會導致控制不了的成本。而美團企業版則借助互聯網平臺優勢,實現“可見即可訂、預訂即合規、事后可追蹤”的全流程管控模式,不僅能幫助財務團隊有效降低合規風險,提升預算執行準確率,還能優化員工體驗,減少因報銷流程繁瑣導致的效率損耗。
舉個招待餐費的例子,美團企業版一是能響應國家最新法規與企業內部制度,將合規規則嵌入消費場景,自動屏蔽不合規的招待場所、招待菜品,降低反腐政策下的財務風險,實現“事前預防”。二是能實時監測消費數據與合規規則的匹配度,一旦觸發異常行為,立即預警并凍結流程,起到“事中監控”。三是可輔助財務團隊快速調取完整合規證據鏈,敏捷響應監管要求,避免因材料缺失導致的處罰,實現“事后追溯”。
精細化治理,讓每一分支出都能對應價值
財務部門能從傳統的成本管控中心轉變為業務賦能中心,讓企業費用從過去的“成本支出”,轉變為效能倍增的“戰略投資”。借助大數據分析手段,可以科學評估不同支出方案的投入產出比,提出降本增效的“最優解”。
像喜馬拉雅,就接入了美團企業版,打通工作餐、會議餐等高頻用餐場景,讓員工能夠接入百萬級餐飲商家資源,中西餐、輕食、地域特色等多品類自由點選,外賣與到店堂食隨心選擇,員工滿意度大大提升。而且自用餐管理線上化以來,共節省報銷憑證數142767張,節省報銷流程時長約5182442小時,實現綠色、高效的企業消費管理。
健全ESG體系,提升資本市場認可度
企業消費場景(包括差旅、采購、福利等在內的)的綠色轉型,不僅滿足監管披露要求,更能通過ESG評級提升獲得資本市場溢價,ESG表現優異的企業不僅能更容易地獲得資金支持,還能享受更低的融資成本。
摩根士丹利發布的《2025年個人投資者可持續投資報告》也指出,85%的投資者認可ESG表現與企業財務業績的正相關性。報告數據也顯示,ESG表現優異的企業市盈率較行業平均高15%-20%,而企業消費相關的碳足跡管理占ESG總評分的25%以上。
國家提出發展“世界一流企業”,強調“一流治理”,美團企業版“合理消費、高效管控”的理念正是國家戰略的體現,讓可持續發展能夠貫穿企業消費的每一個賬面數字。
四
結語
總之,當1450萬商家和70多個消費場景直接被打通接入,當1萬多家企業驗證過"降本+合規+效率+體驗"的平衡術,或許CFO們終于能關掉深夜的燈,那些熬了幾個通宵也解不了的企業消費管理難題,用美團企業版就能一站式解決。
是的,那些曾讓你頭疼的消費合規漏洞、企業管理痛點,其實早就有了“更優解”。《「費」創價值:CFO戰略躍遷新引擎——企業消費管理全景報告2025》里,收錄了大量頭部企業從"被動合規"到"主動創值"的轉型故事,還有美團企業版服務各行業時沉淀的企業消費管理未來行動藍圖。就像那位知名專家說的,"它讓我們確信:每一筆企業消費,都可以成為驅動增長的價值起源。"
2025年3月30日——在莫干山登山節暨戶外森活節上,樂小派攜旗下新品“柚子味每日VC果凍”亮相活動...
近日,苗苗(化名)在某網絡平臺上購買一款“快速排便”的“茶飲”,但服用后出現腹部劇烈絞痛,腹瀉脫水的...
《沃爾夫街》的分析師兼出版人Wolf Richter指出,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受到黃金和...
貴州興仁,2025年3月27日,榮森達農業科技集團旗下貴州義龍萬豐肥業有限公司生物菌有機肥廠復工儀式...
近日,四川叮當智慧藥房(錦江區東四橫街店)正式開通在線醫保(個賬)支付服務,其余醫保門店有望在相關部...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