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抖音上,火鍋店倒閉、轉讓,設備賤賣的視頻一大把。這種環境下,不僅是巴奴,任何火鍋企業上市,都很有可能重蹈價值毀滅之路。
今年以來,赴港上市成為資本市場最大風潮。
尤其是食品類公司,出現扎堆赴港上市現象。
不坑窮人?巴奴火鍋要上市了
蜜雪集團、古茗、海天味業已成功在港股立足,巴奴火鍋、安井食品、遇見小面、三只松鼠等,都在上市的路上。
蜜雪集團上市后股價暴漲,被冠上了“新消費巨頭”的名號。
但說白了,蜜雪集團終究是一個賣飲料的,是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食品行業,怎么就“新”了?
說到“新”,服務到極致的海底撈、主打單人火鍋的呷哺呷哺、賣居家自制火鍋食材的鍋圈,在模式上也都應該算“新”。
只不過,它們上市的時間長了,該講的故事都講完了,基本面、想象空間被扒的干干凈凈,在資本市場早已失去新鮮度,淪為了“牛夫人”。
在海底撈、鍋圈、呷哺呷哺三大火鍋公司“跌成翔”的時候,巴奴火鍋近期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再次引發市場熱議:巴奴的股價也要重蹈覆轍嗎?
今年以來,港股幾家“新消費”公司為何這么火?本質上,是戳中消費者的痛點,或是爽點。
蜜雪冰城五六塊錢一杯,口感不輸十幾塊、幾十塊錢的茶飲,自然會成為大量中低收入群體的主力消費飲料,所以蜜雪冰城店鋪遍地開花。
泡泡瑪特的盲盒某種程度上有“成癮屬性”,滿足了消費者對未知玩偶期待感、驚喜感的心理,有強大的“心理補償”效應。至于那些要上市的卡牌游戲類公司,更是把年輕人,尤其是小學生拿捏死死的。
要么便宜,要么好玩,這是“新消費”被炒作的背后邏輯。
火鍋消費,既不便宜,也滿足不了多大的情緒價值,所以目前市場對要上市的巴奴火鍋,期待值遠不如蜜雪集團。
說到價格,主打毛肚、菌湯特色,最近在港股遞交招股書的巴奴火鍋,可是比海底撈貴得多。
截至2025年6月初,巴奴的全國直營門店為145家,覆蓋39個城市,其中河南53家,占比36%,省外92家。
巴奴在二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為114家,占比78.6%。巴奴這樣的門店分布,按理來說價格應該便宜,起碼比有服務溢價的海底撈便宜,但事實恰恰相反。
數據顯示,2022-2024年,巴奴火鍋的人均消費價格分別為147元、150元、142元,其中一線城市分別為183元、179元、165元。
(巴奴火鍋部分經營數據,來自招股書)
同期,海底撈人均消費價格是104.9元、99.1元、97.5元。
拿2024年的數據對比,巴奴人均消費比海底撈貴了快50%。
海底撈已經給人比較貴的感覺了,巴奴只能給人“極貴”之感了。
早在2023年,巴奴“5片土豆18元”的消息就刷屏網絡,人們驚呼這簡直是“火鍋刺客”。
不過也有夸巴奴的,夸它“不坑窮人”。
巴奴老板杜中兵的一句“月薪5000塊錢少吃火鍋”,更是讓很多人破防,人們質疑聲鋪天蓋地而來:“難道吃個火鍋還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盡管杜中兵后來解釋說自己言論被曲解了,是勸年輕人不要高消費,但很多人至今對他這句話無法釋懷。
巴奴火鍋還干了一件讓人警惕的事。2025年1月,巴奴向股東派發7000萬元股息,占當年1.23億元凈利潤的56.9%。這筆巨款的大部分自然流向了創始人杜中兵家族。
僅僅5個月后,巴奴火鍋就遞交了港股IPO申請。投資者強烈質疑,這是在IPO前大搞突擊分紅。
火鍋類公司,超級財富絞肉機
當前餐飲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是消費降級。
2025年第一季度,巴奴毛肚火鍋顧客人均消費降至138元,較去年同期148元下降6.8%。其中,一線城市客單價從176元驟降至159元,降幅達9.7%;二線城市從148元降至138元;三線及以下城市從128元降至119元。
之前年年漲價的海底撈現在也在搞降價,巴奴其實也降了,從2023年的人均150元降到了2024年的142元,但依然太貴。
按巴奴在招股書里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7.0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7670萬元”數據,全年業績超過2024年的“營業收入23.07億元,經調凈利潤1.96億元”難度不大,但在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資本市場似乎很難熱捧巴奴。
很多投資者甚至擔心,巴奴上市以后會像海底撈、鍋圈、呷哺呷哺那樣,上演一部股價暴跌的大戲。
海底撈2018年9月上市,從上市時的10幾港元漲到了2021年初的83元,成為港股大牛股、價值投資典范、資本市場大明星。
但僅僅在一年之后,海底撈就徹底跌落神壇,2022年一季度跌到8港元附近。一年暴跌90%的“致死級”下跌,讓篤信海底撈價值的人信仰被徹底擊碎。
你可以說海底撈的暴跌跟當時疫情有關,但現在海底撈也只有15港元,較歷史高點下跌高達80%,遠遠沒有恢復元氣。
至于呷哺呷哺,就更慘了。它從2021年初的27港元附近,跌到了現在的0.7港元左右,四年多跌幅高達97%,堪稱近年來最典型的價值毀滅個股。
鍋圈是著名火鍋食材超市,岳云鵬代言,狂打廣告,也算家喻戶曉了。鍋圈2023年11月在港股上市,還不到兩年就有了明顯的“價值毀滅”跡象。
上市前三個月,鍋圈股價翻了一倍,但此后急轉直下,到今年年初,跌到每股1.65港元。跟一年前的高點相比,跌幅超過 86%!最近一段時間,鍋圈跟著港股“新消費”概念有所反彈,但也僅僅漲到3港元,較高點依然下跌75%。
鍋圈目前凈利潤下滑,毛利率下滑,門店數量銳減,發展勢頭相當糟糕。
另一家港股公司九毛九,旗下子品牌有太二酸菜魚、慫火鍋等子品牌,也可以算“火鍋概念股”,目前股價跟2021年初高點相比,下跌高達93%。
總結一下,當下股價跟歷史高點相比,目前海底撈下跌80%,呷哺呷哺下跌97%,鍋圈下跌75%,九毛九下跌93%。
港股所有的火鍋類公司,全都是“價值毀滅”個股,一個都沒有例外。
火鍋店,現在是相當相當難干。抖音上,火鍋店倒閉、轉讓,設備賤賣的視頻一大把。這種環境下,不僅是巴奴,任何火鍋企業上市,都很有可能重蹈價值毀滅之路。
近期,小米15 Ultra、Su7 Ultra兩款旗艦新品聯袂登場,一度爆火出圈。年初至今,小米公司...
重要的國家會議召開之際。代表們肩負重托,啟程赴京出席一年一度的盛會。在關鍵之年擔關鍵之責、謀關鍵之策...
3月10日晚,海王生物(000078.SZ)披露了《關于NEP018片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的公...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