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茶、盲盒、卡牌等新經濟公司奔向IPO,傳統行業也坐不住了。
奶茶、盲盒、卡牌等新經濟公司奔向IPO,傳統行業也坐不住了。 投資家網獲悉,近日橡膠行業傳來大消息,一家由“爽文男主”打造的公司要A股IPO了。這家公司名叫海安橡膠,主營全鋼巨胎,其生產的全鋼巨胎不僅市占率位居中國第一,還打破了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全球輪胎巨頭的長期壟斷,攻克輪胎生熱難題,實現進口替代。 之所以稱海安橡膠是由“爽文男主”打造的公司在于,創始人朱暉極具“傳奇”色彩。他是真正意義上的白手起家創業者。朱暉生于福建莆田仙游縣農村,16歲輟學跑工地搬磚拉石頭,后來,他在工地附近又做起了補胎工,從此與輪胎結下情分,并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2005年,朱暉拉著兩位朱姓兄弟創立海安橡膠,陸續合作研發出了“37.00R57規格全鋼巨胎”,被譽為“中國第一胎”。2007年,兩位朱姓兄弟將所持股權轉讓給朱暉,海安橡膠隨即開啟外部融資,拿到了知名機構金浦投資、紅塔創投的戰略融資,成了橡膠行業罕見拿到VC/PE融資的公司。海安橡膠的產品遠銷海外,使中國在全球全鋼巨胎市場逐漸站穩腳跟。 如今,海安橡膠沖刺A股IPO,農民工逆襲人生的“爽文男主”要徹底暴富了。 一 朱暉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一點點積累、拼搏出來的。 他沒有高學歷,憑借勤勞雙手由農民工搬磚拉石頭干起,看到別人補輪胎賺錢,就學會了補輪胎手藝,在工地旁邊補起輪胎,從轎車補到卡車、重型機械。在給重型機械補胎時,朱暉發現,國內巨胎市場長期被海外品牌壟斷,且技術一片空白,決定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 在創業之前,朱暉先把補胎手藝交給了朱姓兄弟,他們組建了“補胎小團隊”一年時間就賺到了3萬元,有了第一桶金,朱暉才決定穩扎穩打的正式創業。2005年,海安橡膠成立,有了公司,研發變成重要一環,但幾兄弟學歷較低,海安橡膠沒有太多初始資金怎么辦? 朱暉想到了一個妙招,即與橡膠專業研究院合作。朱暉跋山涉水來到北京,找到了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彼時,中國巨胎市場被海外掣肘,研究院也想突圍,雙方一拍即合,在2008年合作研發出“37.00R57規格全鋼巨胎”名震橡膠行業,朱暉由此走上“傳奇”之路。 要說,海安橡膠在全球打響名氣的戰役是研發出了“59/80R63規格全鋼巨胎”。當時,這類規格的巨胎只有美國、日本能做,海安橡膠的“59/80R63規格全鋼巨胎”橫空出世,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生產此類巨胎的國家,也讓海外市場大為震撼,海安橡膠趁勢迅速崛起。 公司要更大規模的擴張與發展就需要融資。朱暉犯了難,“海安橡膠是幾個朱姓兄弟創立的家族企業。”可VC/PE對“家族模式”的公司不太愿意投,錯綜復雜的家族關系往往讓資本望而卻步。面對這樣的境況,一起和朱暉打拼的兩位朱姓兄弟把手中股權轉讓給了朱暉。 他們的“放權”成就了海安橡膠股權結構透明化。2008年,公司引入了“頂流”VC/PE金浦投資,后金浦投資再度押注,知名產業資本紅塔創投跟進。拿到融資,海安橡膠把巨胎銷往海外。2021年,海安橡膠已是輪胎行業的巨頭,旗下巨型全鋼子午線工程輪胎產量排在全球第四名。一年后,海安橡膠的全鋼巨胎產量達到了國內總產量的52.4%,位居中國第一。 朱暉在業內得到了“中國巨胎之王”的贊譽。但他時常以“取代進口名牌為目標”。 二 在朱暉眼中,進口替代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海外用上中國巨胎。 海安橡膠的海外布局中,俄羅斯是一大主流戰場。尤其最近幾年爆發的“俄烏沖突”導致全球品牌退出,海安橡膠抓住時代機遇,用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性價比優勢迅速搶占俄羅斯巨胎市場。海安橡膠還與俄羅斯烏拉爾礦業冶金公司達成深度合作,建立上下游供應鏈關系。 有了俄羅斯市場加持,海安橡膠的全球化征程更有底氣。雖然,海安橡膠拿到過VC/PE的融資,但在VC/PE主投新經濟、硬科技的大背景下,帶有傳統特性的橡膠行業備受冷落。根據時下最火爆AI大模型?DeepSeek分析,橡膠行業不受VC/PE青睞,有兩大原因:一是,橡膠行業作為典型的周期性制造業,依賴原料供需平衡及規模效應,缺乏指數級增長潛力。二是,產業鏈中,合成材料研發由化工巨頭主導,下游制品以成熟工藝為主,技術創新有限。 VC/PE投資趨勢,要么是規模大、高爆發行業,要么是高技術壁壘、高估值行業。想靠賣輪胎獲VC/PE持續融資,不容易。VC/PE要是不投錢,就得把融資希望寄托到股民身上。海安橡膠開啟A股IPO旅途就是想擴大進軍全球的基本盤。當前港股募資排在全球第一,比A股火爆,海安橡膠不去港股選大A,估計考慮的是,“它們的屬性偏傳統非新經濟公司”。 但全鋼巨胎的故事也不小。全球全鋼巨胎產量以年復合增長率5.18%的速度增長,“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DeepSeek預計,“全球全鋼巨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目前,全球巨胎超80%市場仍由輪胎三巨頭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掌控,國產替代空間大。 這或許也是海安橡膠堅持IPO的動力。隨著海安橡膠招股書的披露,這家創始人極具“傳奇”色彩的公司不再神秘。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海安橡膠實現營收分別為15.08億元、22.51億元、23億元。同期凈利潤由3.54億元增至6.79億元。但在2025年一季度,海安橡膠的預計營收為4.8億-5.3億元,凈利潤同比變動-4.58%至3.37%。說明,巨胎市場有增長空間,可受全球環境變化及周期性約束強烈,比如2025年“俄烏沖突”趨緩。 營收分布上,全鋼巨胎銷售業務是海安橡膠的主要收入來源,占比上升到74.01%。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是礦用輪胎運營管理業務,給礦山客戶做輪胎使用監控、維護服務。兩大業務結合在一起,說的簡單點就是,“一邊賣巨胎給客戶,一邊給客戶補胎,形成生態閉環。” 生態閉環式服務,讓海安橡膠在海外收獲口碑。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9.5億元、16.82億元、16.65億元,占總營收比例的65.19%、76.16%、74.23%。前面提到的俄羅斯市場貢獻了近一半收入,但“俄烏沖突”趨緩及全球巨頭滲透,給海安橡膠增添了壓力。公司急需資本化拓寬融資渠道,深耕生態,強化新老客戶粘性對沖風險。 三 根據海安橡膠的計劃,它們想在A股募資29.52億元,用于提升產能、研發升級。 自研產品的競爭力依賴研發,再通過提升產能攤平研發成本。公司的研發人員是競爭力里的核心競爭力。海安橡膠也強調,“它們是具備自研實力,打破壟斷的公司。”可招股書里透露的小細節,令人感到震驚。一家具備自研實力的公司,研發投入上,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招股書顯示,海安橡膠對應研發費用分別為5115.88萬元、7838.32萬元、6,969.19萬元,僅占當期收入的3.39%、3.48%、3.03%。?DeepSeek指出,“業內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平均值約3.6%。”這怎么看都不像一家打破壟斷公司該有的研發投入,“神奇”的是,海安橡膠首輪問詢函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6月,大專及以下學歷研發人員占研發人員總數的比例分別為65.12%、68.42%、77.04%、75.94%,大專及以下學歷包括大專、小學、中學、中專、技校。大專、小學、中學、中專、技校畢業生打破壟斷,真是“天才”。 除了研發人員構成層面的“神奇”,海安橡膠的發明專利也透著“神奇”。招股書顯示,截止報告期末,公司擁有73項專利,可發明專利只有7項。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由朱姓兄弟創立的家族企業海安橡膠玩股權玩得真通透,實際控制人朱暉是用各種方式悄悄稀釋股權。 企查查APP上,收錄的海安橡膠融資歷程是三筆,即兩筆金浦投資的戰略融資,一筆紅塔創投的戰略融資。可海安橡膠的外部機構股東,遠不止上述兩家。第一次從朱姓兄弟手中拿回股權時,朱暉的持股比例是100%。引入股權融資到2024年,朱暉通過多次股權轉讓將持股比例由?100%降至?47.82%,累計套現超3億元,如此資本運作能力高材生看了也會驚嘆。 朱暉“高明”的一點是,他悄悄融資、套現,拉來了“頂流”VC/PE、產業資本入局。海安橡膠的外部機構股東,有大名鼎鼎的“本土第一VC”深創投、紫金礦業資產、山東能源集團、徐工股權、前海母基金、國證股權、泓濤資產等。紫金礦業是海安橡膠的客戶及供應商。 “自己的客戶、供應商,又投了自己。”看來,農民工當老板的朱暉,這些年對資本的研究,是研究明白了。“資本運作是高端課程,搞明白了一生受用。”朱暉16歲輟學,沒有在大學讀書是他的遺憾,他對公司員工倒也格外寬容,低學歷就能去即將IPO的公司搞研發了。 但愿,海安橡膠的A股IPO征程不忘初心。而早已暴富的朱暉恐怕要再度暴富了。 那么,你看好海安橡膠的A股IPO之旅嗎?
Payoneer派安盈首席執行官John Caplan表示:“我們為各類型中國企業提供服務,支持他們...
2025年全球大學錄取季進入收官階段,中國?貝賽思學校走過十載春秋,2025屆學生作為第七屆畢業生,...
4月9日晚間,嘉元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至23億元,同比增長82...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