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5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2025),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隆重舉行。
2025年5月15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2025),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隆重舉行。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池展之一,CIBF一直是全球新能源前沿科技的風向標,本屆展會吸引了超3000家國內外電池產業鏈企業參展。
A股上市公司星源材質(300568.SZ)與其合作伙伴中科深藍攜固態電池解決方案創新成果也精彩亮相此次盛會。同日,星源材質正式發布了新產品固態電解質膜,標志著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取得了又一重要進步,也意味著公司助力行業朝著更高安全、更高性能的方向發展的實力進一步提升。
中科深藍國際首創復合創新材料體系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但消費者普遍存在 “里程焦慮” 問題。快充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電池電量,有效緩解這一擔憂,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更廣泛應用和普及。除了新能源汽車,無人機、電動工具、儲能系統等領域對電池的快充性能和安全性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液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臨近理論上限,促使行業尋求新的技術突破。此次展會上,星源材質與中科深藍帶來了“剛柔并濟”新型固態電池解決方案。
據介紹,固態電解質具有耐高溫、不可燃、絕緣性好的特性,能夠有效防止電池熱失控,降低電池起火、爆炸等安全風險。
中科深藍技術傳承于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團隊,團隊深耕于固態電池十七年,擁有相關專利 200 余項,具備完整的知識產權布局。
中科深藍于國際首創了“剛柔并濟”與“原位固化”的新型固態電池電解質材料與工藝,“剛性骨架”能夠解決無機陶瓷電解質“硬脆”問題、提供電池結構穩定性,柔性導電電解質通過原位熱聚合解決易造成全固態鋰電池容量衰減的固-固界面接觸問題。此外,在分子結構工程設計上,通過拓寬電壓耐受窗口,提升能量密度,通過引入功能基團,提高離子電導率。通過“剛柔并濟”復合創新材料體系,實現有效降低電池運行溫度,其中的剛就是由星源材質供應的剛性骨架。
通過解決電池發熱這一關鍵問題,中科深藍的技術有助于提高固態電池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從而加速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進程。
迄今為止,中科深藍已開發4代不同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體系,所形成的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材料體系最高可承受5V以上的電壓,遠超已商業化的PEO材料固態電解質的3.67V?;谥锌粕钏{“剛柔并濟”、“原位固化”的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材料體系所制備的聚合物全固態電池,可實現能量密度從250Wh/kg至700 Wh/kg的飛躍,高能量密度與高安全性兼顧成為現實。
以最新開發的大容量65Ah 固態電池為例,能量密度達310Wh/kg,能夠支持持續高倍率 5C 放電(100% DoD),且可以在無熱管理情況下通過熱蔓延測試。另一款基于亞硫酰氯衍生物體系開發的首款寬溫區(-60℃~90℃)二次高比能鋰金屬原型電池,能量密度超過 700Wh/kg。
攜手中科深藍加速全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固態電池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壽命和充電速度等方面的顯著優勢,被視為鋰電池的終極形態。但是,目前市場上已量產的均為半固態電池。
中科深藍掌握了核心自研的固態電池生產工藝,可實現動力汽車、電動船舶、空中飛行器、特種儲能等應用領域產品批量交付。以深海應用為例,公司的固態鋰電池為 “萬泉” 號著陸器提供電能,最大工作水深10901米,還為天涯、海角等全海深著陸器提供能源動力,最大下潛深度10918米,此外還完成了1MWh 深海儲能基站交付,不僅很好地滿足了深海特種電池“高耐壓”“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三高”苛刻要求,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國產深海裝備提供了可靠動力。新能源汽車方面,實現車載電池11089km 驗證(NEDC),相較于現有電芯,節省30-40%以上的電池重量的同時,極大地簡化了電池冷卻系統,從而解決傳統鋰電池的安全隱患和能量密度瓶頸問題。中科深藍首條GW級全固態電池量產線也將于今年夏天在常州投產,據悉這是國內首條GW級的量產線。隨著這條產線的投產,全固態電池批量上車也將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聚合物基固態電池的最大優勢在于可量產性,能夠沿用約80%的鋰電池生產設備,且不包含貴金屬,材料成本相對低廉,十分有利于固態電池從實驗室研發、小規模驗證到進入工業化批量制造的快速推動。中科深藍擁有國內首條聚合物基全固態電池產線,也是全球第一條GW級的全固態電池量產線,這意味著,在固態電池市場中科深藍具備先發優勢。
星源材質是國內率先實現鋰電隔膜規?;a的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中高端鋰電隔膜供應商之一,產品占領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儲能、數碼、電動工具、航空航天用電池領域的一線市場,產品具備超薄、高強度、高耐熱、低水分、高粘結力、低阻抗、差異化功能等特性,在鋰電隔膜行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固態電池領域,星源材質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參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氧化物電解質已實現量產,硫化物和聚合物電解質則處于小批量供應階段,已成為大曹化工株式會社及其上海子公司半固態電池項目專用隔膜的唯一指定合作伙伴。
在產業鏈上,星源材質與中科深藍匯澤有深度的綁定。
2024年11月25日,星源材質與中科深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將建立起深層次戰略合作關系,聯合開發固態電解質膜,并在合適的時機進一步拓展商業合作,進行固態電解質膜的開發、生產和銷售。與中科深藍的合作,有望集中雙方在技術、研發、產業化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推動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進程。
星源材質全球產能布局打開成長空間
今年3月,工信部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池安全要求進一步升級,新增了底部撞擊測試、快充循環后安全測試,熱擴散測試要求“不起火、不爆炸”,被稱為“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同月,工信部發布了《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首次將全固態電池作為重點領域。政策為快充 + 高安全產品的發展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以來,車企、手機廠、電池及材料廠在固態電池領域發展迅速。比亞迪、長安、上汽、小鵬、廣汽、嵐圖、奇瑞、東風、華為、vivo、太藍新能源、欣界能源、贛鋒鋰業、國軒高科、蜂巢能源、鵬輝能源、中創新航、奔馳、豐田、日產、現代、大眾等國內外廠商進行了半固態/固態電池技術布局。在材料端、電池端以及車企端的共同發力下,有望加速推進全固態電池的技術進步。
據研究機構EVTank統計,2024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達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長4.3倍,全部為半固態電池,主要為中國企業生產,預計全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實現小規模量產、2030年實現較大規模出貨。EVTank的預測顯示,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這意味著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實現超過百倍的增長空間。
目前,星源材質已形成以深圳總部為中心,以深圳、合肥、常州、江蘇、南通、瑞典、佛山、東盟、美國九大生產基地為依托的全球戰略布局,有助于更快速、高效地響應全球客戶的需求。
此次固態電解質膜的發布,標志著星源材質在固態電池產業鏈里做了關鍵的卡位。量產后不僅能供應關鍵的材料和組件,極大提升在電池中的價值占比,并且在該技術路線下,電池企業能大部分沿用之前鋰電生產設備,減少注液等環節,提升了電池生產效率。
未來,隨著固態電池市場的逐步擴大、與中科深藍的戰略合作持續推進,星源材質在固態電池領域競爭力實力將顯著提升,訂單量和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為其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進而推動整體業績的提升。
近日,卓越商企服務集團與全球霧化科技龍頭企業麥克韋爾(思摩爾國際全資子公司)達成合作,將為后者位于江...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微公司,證券代碼:688012)致力于為全球集成電路...
近日,數勢科技創始人兼 CEO 黎科峰博士出席由知名科技媒體InfoQ 策劃的 DeepSeek 系...
“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協同水平是制造業數智化轉型中的關鍵路徑?!笔膶萌珖f委員、京東...
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地緣政治與貿易保護主義又加劇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這些...
2月25日,由微眾銀行與西南財經大學深圳校友會投資并購分會聯合主辦的“走進微眾銀行暨低空經濟主題分享...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