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國兩會將“提升消費品質、擴大內需”列為重要議題
2025年全國兩會將“提升消費品質、擴大內需”列為重要議題,直指“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樂消費”的核心命題,而品質升級正是激活消費市場活力、提振消費信心的重要動能。在家居行業,消費理性化浪潮下,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向往亦同步升級。
值此背景下,林氏家居智能制造產業集群(下稱“產業園”)迎來投產運營一周年之際,林氏家居以“鏈主”擔當構建品質生態,交出一份聚焦“安心消費”的答卷:通過全鏈條品質管控、數字化生產協同、產品體驗革新,不僅讓“所見即所得”成為現實,更以品質硬實力重塑行業信任基石,為擴大內需注入家居產業的“品質底氣”,更為家居行業探索出一條標新立異、多端協同,能全面實現高質量管理的發展路徑。
筑成“品質大廈”,從制度重構到標準革命
品質革命的第一步,是建立一套可追溯、可落地的管理體系。與行業傳統的自有工廠模式不同,林氏家居是采用“合作供應商”模式開展生產制造環節。因這一模式要求企業需從外部實現與供應商的管理協同,而面對傳統家居制造中“供應商分散、責任邊界模糊”等難題,該模式較自有模式面臨更高的管理難度。為此,林氏家居選擇在外協自有工廠模式外獨辟蹊徑,以“生產+供應商”結合的創新破局,重塑品質管控的底層邏輯,構建起涵蓋制度制定、環境管理、材料升級的立體化管理體系,為高品質生產奠定基石。這才有了“林氏家居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項目的落地,而經過一年的運營發展,林氏家居也在生產環節的“外部協同”管理模式上積累了一番心得。
在制度層面,產業園首創“四個到位”管理體系(制度到位、品質到人、執行到底、流程到崗),覆蓋從VMI倉來料檢測到成品出廠的13道質檢關卡。與傳統自有工廠“結果導向”模式不同,這套體系通過全鏈路責任追溯機制,將品質管控細化至上下游每個工序的負責人。例如,當發現皮料開料誤差時,可精準定位至裁床中心操作員;當海綿切割厚度不達標時,直接追溯至供應商工藝參數設置……這種“毛細血管級”的管理,讓產業園在供應商管理的復雜生態中,仍能實現售后問題歸因效率提升。
在環境管理上,產業園以5S標準(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重構生產秩序。通過隔離打磨粉塵區、PE膜包裹精密部件,產品因異物污染的返工率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原材料的全面升級更是成為品質硬指標:ENF級板材、無膠棉、無氣味椰棕等環保材料替代傳統材料。不僅是用材的升級,圍繞企業提出的“品質革命”目標,林氏家居也在2024年底,將“用戶體驗”作為全司產品研發的重要突破口,比如針對行業中真皮接觸感較硬的痛點,通過研發團隊以及產業園之間的不斷磨合,正逐步實現將真皮的柔軟度從行業均值4.0提升至4.8(數值越大越柔軟)……
這種從源頭把控的升級,正是產業園創新的核心優勢——制度完善、統一標準、層層把控,讓品質不再是企業單方要求,而是產業鏈所有合作商應共同遵循的“硬約束”,避免外部供應商因成本等因素導致的品質“讓路”。
基于林氏家居在近年來將“提升產品質量”確立為企業最高戰略指令,在全面推行的“品質革命”驅動下,產業園通過構建全維度制度保障體系,不僅將品質管控轉化為可量化的運營標準,更形成了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機制。這種制度創新為企業發展構筑了“雙輪驅動”效應:一方面通過流程優化與資源整合實現效率躍升,另一方面借助全鏈條質量監控體系筑牢風險防線,最終形成“提速與保駕”的雙重賦能。
激活生態協同,數字化驅動質量管理體系落地
品質管理體系的構建只是起點,如何將其轉化為可執行的生產力?作為聚量生產的產業共同體,產業園的答案是:以數字化驅動體系落地,以生態協同打破效率瓶頸,將傳統家居制造的“孤島式生產”轉化為“精密齒輪傳動”。
通過實現“原材料—零部件—成品生產”全鏈條無縫銜接,林氏家居將產業園打造成“上下樓即上下游”的高效協同模式。這種地理集聚與業務整合,不僅縮短原料送貨周期、降低倉儲損耗,更通過統一的數字化系統實現品質標準的精準傳導。
自主研發的MOM制造運營管理系統,打通業務流、實物流、賬務流,確保產品按時、保質交付;行業首個契合產業園內聚式產業鏈模式打造的數字化系統——QMS質量管理系統即將上線,更實現從原料倉到售后市場的全流程數據貫通,通過智能算法弱化人為質檢偏差,讓品質管控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這種“數據穿透”的能力,讓品質管控的顆粒度從“厘米級”邁入“毫米級”,如今產業園內的產品售后率較外部(生產商)低20%左右。
在生產端,自動化設備的引入成為品質落地的關鍵抓手。以沙發生產為例,林氏家居將整個園區內供應商的裁皮項目整合成立裁床中心,引入先進的真皮、仿皮、絲棉自動裁片機,并增添自動識別缺陷避裁功能,同時實現裁床與主材料 VMI 倉的人、料一體化管理,避免手動裁剪失誤,使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0%,有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品質管理水平。
以品質為基,重構產業競爭力的長期主義
當品質管理架構與生產生態形成合力,最終在產品與市場層面結出碩果,林氏家居的實踐打破“品質與成本對立”的傳統認知,推動行業對“品質價值”的重新認識。
在產品端,產業園成為林氏家居“質價比”戰略的核心試驗田。比如,床墊品類摒棄行業常見的“功能堆疊”套路,聚焦人體工學五區支撐,通過采集不同體型用戶數據優化彈簧分布,既避免功能過剩,又精準滿足腰部支撐等核心需求;沙發品類推出“Sense+舒適坐感系統”,在行業中首次將坐感細分為軟、彈、硬三大類別,并磨合出相應的材質組合比例作為標準加以實現。林氏家居多項首創技術能在這一年頻繁出現,也得益于產業園投運。產品先通過產業園進行驗證迭代,再快速輻射至外部供應商,相比以往等待外部供應商的生產排期,能顯著縮短新品研發驗證周期。
2024年,由總部研發的“林氏家居靈動島沙發”、“0倦感床墊”等爆款產品,以穩定的品質表現贏得市場認可,超80%產能由產業園承接,成為“品質即口碑”的生動注腳。
在行業生態層面,產業園的“品質共識”正在形成輻射效應。通過輸出統一的質量標準、數字化管理工具與供應商培訓體系,帶動上下游合作伙伴同步提升品質意識,推動家居產業從“分散制造”向“協同質造”轉型。這種模式證明,品質升級并非單純的成本投入,而是通過優化流程、減少返工、提升效率實現的“長期主義”,為行業破解“質價難題”提供可復制的范本,更讓中小供應商獲得可復制的數字化轉型模板。
站在一周年節點回望,林氏家居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探索遠不止于企業自身的成功,而是為家居產業趟出一條“鏈主引領、生態協同、數字驅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隨著產業園二期項目的即將啟動,這座“質造引擎”正加速擴容,這套“品質方法論”正從軟體家具向多品類延伸,從區域集聚向全國供應鏈輻射。
在2025年全國兩會提出“全方位擴大內需”的戰略背景下,林氏家居以產業園“全面化質量管理”為核心引擎,構建起“品質升級-消費擴容-產業協同”的閉環生態,形成家居行業“以質促需”的良性循環,為擴大內需提供了家居行業樣本。
2024年12月23日,中國宏橋(01378.HK)與其附屬公司宏創控股(002379.SZ)共同公...
近日,美克生能源完成D+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北京市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投資基金領投,昌發展集團通過管理的...
近日,國內工業級3D打印(增材制造)頭部廠商杭州易加三維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易加三維”)完成...
回望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以425.02億票房落下帷幕,整體表現有亮點也有遺憾。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
寵物鮮食賽道殺出黑馬!派特鮮生斬獲2500萬美元天使輪
抗衰老黑馬NewLimit斬獲1.3億美元B輪融資,劍指細胞“逆齡”療法
FoodHealth重塑營養評分標準,750萬美元A輪融資加速“食品即健康”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