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A股龍頭跑港股IPO,幻想再度暴富。
“A股最神奇公司”、賣電視機“心臟”的視源股份也計劃開啟港股IPO征程。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俗稱電視機“心臟”,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自我創造市場規模”的視源股份靠賣液晶顯示主控板卡,以超35%的市占率穩居全球第一,幾乎壟斷了全球各國的電視機“心臟”。
視源股份的神奇之處遠不止于此。在“滿是老板、高管撈金”的商業江湖,視源股份背道而馳,追求的是“員工利益高于一切”。“員工上班不需要打卡,不設KPI考核,高管沒獨立辦公室,員工可在大會上批評高管,有好的創意員工可自己做主去干,拿到超高提成。”
“員工如果覺得錢還是不多,視源股份提供孵化業務,讓員工做老板。”據統計,視源股份已孵化、投資超50家公司,間接投資超390家公司,一級市場的VC/PE都望塵莫及。而在分錢方面,視源股份比“關愛員工”的胖東來更牛,“員工自行發紅包”派現36億元。
如今,視源股份計劃港股IPO,意味著,公司的員工們即將迎來新一輪造富運動。
關于視源股份有很多“傳說”。據說,視源股份2017年登陸A股IPO敲鐘那天,公司老板就“失蹤”了,誰都聯系不上他。這個“失蹤”不是跑路,是老板“無顏面”敲鐘,“公司是員工做起來的,老板覺得自己沒做過什么,就白撿了一家上市公司,有點不好意思。”A股市場,視源股份神奇透著神秘。這家公司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名叫王洋。他在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為員工打氣”、宣布公司的下一步重大戰略。2024年,王洋“視頻現身”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透露“計劃投資42億元建設全球總部基地,呼吁二次創業。”但身為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王洋并不是視源股份“老大”。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是副董事長周開琪,可周開琪也不是視源股份的創始人,創始人是“一號員工”孫永輝?。實際上,在視源股份誰都有可能變“老大”,因為該公司主打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員工說了算模式”。“誰說得對就聽誰的,員工可以提出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建議,員工有多大能力,就能賺走多少錢。”這種在小短劇里才能出現的“傳銷口號”,竟然會發生在現實,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視源股份并不是一家“大忽悠”公司,它們賣出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穩居全球第一。雖然,視源股份誰是“老大”不好定義,但公司的誕生要感謝“一號員工”孫永輝。在過往資料中,孫永輝的故事格外精彩,他是中國科技行業的“頂尖”人才,曾參與中國首輛無人駕駛坦克的研發工作,后來孫永輝“下海”創業,“他心中一直想打造一家完美公司。”孫永輝第一次創業是拉著好友成立馳迅電子。結果,管理層缺乏管理經驗,瀕臨夭折。在公司快活不下去的時候,孫永輝遇到了一位“貴人”廣東低調富豪黃正聰,黃正聰有個夢想,“打造一家誰有能力誰做主的完美公司”,二人一拍即合,在2005年創立了視源股份。視源股份剛成立的時,沒有目標和定位。“誰有好建議,就聽誰的。”孫永輝的優勢的搞技術,他認為公司應該先做TV板卡生意,可TV板卡“高手”不在公司里。團隊一商量,“找個TV板卡領軍人物,做董事長。”團隊行動起來,用董事長職位招來了技術大牛王毅然。單這一部分,視源股份就很神奇了,別的公司創業拉融資招員工,他們招來個董事長。王毅然用“號召力”搞來一幫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年輕人,組建了TV板卡研發團隊。視源股份則走上了早期電視機“心臟”的探索之旅。而王毅然也在視源股份A股IPO時,財富爆棚,“公司高度肯定了他的貢獻。”王毅然曾憑借50億元財富上了“胡潤百富榜”。“誰有能力,誰就會得到難以想象的回報。”是視源股份的理念。按理說,初出茅廬的視源股份應該平穩發展。可這家公司用“集體員工的前瞻性”慢慢“焦慮”起來。他們結合所有人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全球TV電視市場規模可能只有2億多臺,總價值大概200億元,即便未來公司拿下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場,也只有50億元。”“市場前景不夠大。”于是視源股份在TV板卡業務上再開辟一個業務,研發設備一體化的智能演示產品。這個靈感來自一位員工無法搬動投影幕布,進而創造了新需求。孫永輝又找牛人去了,研發出信息化教育服務品牌希沃seewo與MAXHUB會議平臺,開辟新賽道。主營業務上,視源股份拿下了TCL、海爾、小米等大客戶訂單。員工又坐不住了,“要求公司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打造了交互智能平板、升級了TV板卡業務。2016年左右,視源股份取得了兩個第一。一個是希沃seewo的交互智能平板奪得行業銷量冠軍,牢牢鎖定中國第一。另一個是,公司生產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產品銷往海外各國,出貨量全球第一。2017年,員工持股的視源股份在一片歡呼聲中,A股IPO敲鐘。根據視源股份IPO前的財務數據。2014年、2015年、2016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46.5億元、60.1億元、82.4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3.97億元、5.13億元、7.42億元,營收與凈利潤呈現穩增長趨勢。視源股份A股IPO時,券商格外眼饞,公司IPO前不接受外部資本,以保持“員工說了算”。一些機構受不了,用流通股增持視源股份。2024年,視源股份的液晶顯示主控板卡市占率超35%,全球各國的消費者只要購買電視機,只要電視機存在,就很難繞開視源股份。視源股份在全球液晶顯示主控板卡領域“說了算”。這家公司用神奇且獨特的經營之道,眾志成城的員工,走到了全球電視機市場的舞臺中央。除了希沃seewo、MAXHUB會議平臺,視源股份近年還關注了大火的AI、機器人、新能源領域,構建“顯示+AI+能源”協同生態。2025年,希沃seewo接入AI大模型DeepSeek,賦能視源股份生態鏈。視源股份的生態鏈有多強大?孵化、投資能力估計超越了市面上50%的VC/PE。企查查APP顯示,視源股份已孵化、投資超50家公司,間接投資超390家公司,建立了全球難以撼動的電視機生態壁壘。視源股份對員工“好的沒邊了”。“員工上班不需要打卡,不設KPI考核,員工可在大會上批評高管,誰有能力誰做主。”視源股份早期董事長王毅然,發揮了價值后,自感未來是年輕人的天下,他功成身退,把董事長留給了“后浪”,拿著50億元財富隱匿商業江湖。其實,這一點挺像“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與十八羅漢”。不同的是,“阿里系討厭放權”、“員工說了不算”。但又有哪家公司,“真為員工著想?”有也是“現象級”案例。消費賽道,胖東來算一個。科技賽道,有視源股份。在這家公司,“員工要是覺得拿錢拿到了天花板,公司會幫員工做老板。”視源股份能在全球穩居第一的核心是,“用不斷孵化上下游的方式鞏固自己的生態鏈。”全球賣新能源車第一的比亞迪,便是“自我構建生態鏈”的典型案例。通過投資,比亞迪涉獵電池、芯片半導體、機器人、智能駕駛等方向。這些方向會比亞迪產品更具優勢。視源股份的特點是什么呢?他不只是用投資鏈接生態,是孵化員工創業建立一個個小生態,小生態再連接大生態。當初,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這樣干過,“投了200多個員工,可員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少。”新東方搞出了競品。“視源股份是,員工管理員工。”員工持股的公司投了員工控股的公司,本質員工是“老大”。視源股份的模式得到了肯定,全球合作商覆蓋了三星、LG、聯想、小米等公司,韓國兩大科技巨頭要看中國公司的臉色。2024年,視源股份營收224.57億元,同比增長11.32%;凈利潤9.72億元,同比下降29.07%。視源股份光琢磨讓利員工了,公司入賬利潤走低。2022年,視源股份凈利潤大爆發,達到20.72億元。公司2023年度權益分派每10股派8.5元,派現額占凈利潤比例為43.19%。相關數據顯示,自2017年上市以來,視源股份派現紅利超36億元,員工、股民賺大發了。不過,2024年,視源股份不分配不轉增。有消息說,“視源股份要擴大產能,進一步提升市占率。”這與王洋“視頻現身”廣州大會相呼應。王洋是視源股份2023年選出來的董事長,他是一位80后,“營銷大師”。王洋在廣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透露“計劃投資42億元建設全球總部基地,呼吁二次創業。”這也解釋了視源股份不發紅包的資金用途。要想持續向全球滲透,缺不了資本,港股是個好去處。最近有消息稱,視源股份把港股IPO提上日程,以實現“A+H”雙重上市。過去一年,香港為AI、機器人等前沿科技賽道,設立了專項科創基金,港投公司則投了內地的機器人公司。比起那些只想去香港撈金、套現的“各路神仙”,港交所對前沿科技賽道,拋出了橄欖枝。視源股份的“顯示+AI+能源”協同生態需要融資。換上“營銷大師”,“完美的公司會有個精彩的故事”。當前,視源股份A股市值約270億元,員工們的新一輪造富運動要來了。港股又將入駐一個全球第一。那么,你看好視源股份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