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驚雷起,萬頃風雨加于身。”
在時代中“掙扎”的黃光裕,正迎來新一輪危機。
投資家網獲悉,臨近收官的資本市場傳來大消息,A股上市公司國美通訊(*ST美訊)已連續10多個交易日市值低于5億元,或將成為“退市新規”后,首家鎖定市值退市的公司。
國美通訊的新危機備受關注,一方面,它們是“退市新規”下,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另一方面,其背后站著曾在中國商界與資本市場“叱咤風云”的國美創始人黃光裕。但出獄準備“東山再起”的黃光裕也未能拯救國美通訊,公司連年虧損、資產為負,直至走上退市之路。
實際上,不光國美通訊,黃光裕最重要的國美零售,同樣一蹶不振。很難想象,黃光裕重新掌舵的3年間,國美零售累計凈虧損超388億元,更奇葩的是,“越干越虧”的黃光裕,年底殺入汽車領域。“別人歸來仍是王者,黃光裕歸來卻是麻煩。”他能完成“救贖”嗎?
在中國商界,黃光裕是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代博弈,且不認命的狠人。”他的故事精彩絕倫,網絡留存。可以說,在電商未崛起之前,黃光裕是中國零售第一人。他年紀輕輕三登中國首富,帶領小商鋪國美取得了連馬云、王健林都羨慕不已的成就與輝煌。為了獲取更多財富,黃光裕鋌而走險,妄圖稱霸資本市場,最終落了個鋃鐺入獄的結局。雖然,黃光裕進去很多年,市場也沒忘記他,盼他歸來“東山再起”。2021年,在獄中表現良好的黃光裕獲釋。媒體異常興奮,很多人認為,“錯過時代的黃光裕會重啟零售。”黃光裕自己估計也這么認為,殺回國美,每天好吃好喝胖發福的他,拉著國美進行了一輪改革。那個階段,各大平臺給黃光裕讓出“頭版”,他到不客氣,維持“我行我素”的狠人作風,“用18個月,就讓國美恢復市場地位。”黃光裕的一句話,使崩潰的國美零售股價回升。為了跟上時代“東山再起”。黃光裕給國美制定了兩大戰略方針,一是,把未完成之資本市場進擊事業,繼續下去。二是,不斷嘗試業務轉型與拓展,找到國美重回巔峰的道路。第一大戰略中,前面那個即將退市的國美通訊是舉足輕重的一環。只不過,彼時,黃光裕沒想到,以他過去在中國商界與資本市場“叱咤風云”的能力,竟然挽救不了手中的公司。這家公司亦是黃光裕對未來零售與科技融合的預判,像雷軍一樣,開辟智能終端賽道。沒錯,黃光裕很早就預想到了,消費電子、智能科技產品會在中國掀起一陣巨浪。所以,國美毫不猶豫的買下一個“殼”公司,再間接控股。然后,“為夢想窒息”的黃光裕帶著夢想進去了。他的妻子,國美非黃光裕時代當家人杜鵑,扛起大旗。忍辱負重的杜鵑,一邊要處理來自國美內部管理層爭斗不休的矛盾,另一邊,還要延續丈夫入獄前的夢想。2017年,黃光裕A股輾轉騰挪的“殼”有了新名字,國美通訊。更名前,國美通訊還干了一件大事,并購浙江德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智能終端產品的生產經營銷售資質。至此,國美智能終端版圖初顯,等待黃光裕重新掌舵,續寫新經濟時代國美消失的“傳奇”。國美轉型與拓展。2021年-2023年,媒體印象里,黃光裕對外最愛干的一件事是,帶著助理和考察團了解新行業、新賽道、新項目。對內,黃光裕要求國美“加速”,像新零售頭部“看齊”。2021年12月,國美在“35周年慶典”上,提出了“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計劃。“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是什么?按著黃光裕的解讀,國美主業會聚焦零售業和家服務業,以思維再造、模式創新、技術賦能為突破口,系統打造“線上、線下、供應鏈、共享共建、物流、大數據、云端”為一體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通俗理解是,“下一個京東”。因為,劉強東打造的京東,就是“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端”為一體。但京東是否能隨意打造?肯定不能。單供應鏈與物流的就需要日積月累的投入和滲透。馬云搞了這么多年的供應鏈與物流,投入千億元,到頭來,淘寶天貓2024年要跟京東物流合作。國美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怎么看都像個“持續燒錢,還不一定能燒出來的坑。”黃光裕不管,他底氣十足。國美在全國范圍內,擁有4000多家門店。他覺得,“4000多家門店,會為構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起到關鍵作用。”黃光裕認為,“做正確的事情不怕難”。2022年,全球風口刮向“元宇宙”。堅持“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黃光裕有了新想法,他似乎意識到,“選的捷徑,還是慢。”國美決定把“元宇宙”納入發展方向。有媒體報道,“6月,國美招來元宇宙項目總負責人,7月,項目就要上線,項目業務包括元宇宙世界、元宇宙電商、數字人、虛擬偶像等。”目的是打造,“元家園、元商超、元展演以及元娛樂。”至于“元家園、元商超”是個什么“物種”?誰都說不明白。壞消息是,“元宇宙”風口,很快成了全球資本眼中的大忽悠,投資人停手了,黃光裕和國美堅持研究“元宇宙”。黃光裕想來想去,給投入巨大的“元宇宙”找了個落地窗口,氣勢恢宏的“元宇宙超級店”。“元宇宙超級店”的定位是,“全域新零售直播連鎖體驗店”。簡稱,國美超市。明明就是開超市,非要提“元宇宙”,眼見故事不好講,2023年底,國美超市喊話,“3年要開1萬家門店”。這件事差點嚇死新零售賽道,可激活了資本市場的股民。一句話,國美零售股價忽然盤中大漲超90%。國美內部人士回應稱,“不是集團總部業務,我也是看新聞才知道的。”是“烏龍”、“忽悠”或“真的”只有黃光裕清楚,他究竟想得到什么。根據國美近年財報顯示,黃光裕重新掌舵的3年間,國美零售累計凈虧損超388億元。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的營收增長分別為-62.7%、-96.29%、-59.22%。當初信誓旦旦扛起“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4000多家門店,在2023年銳減至1000多家。更魔幻的是,國美零售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驚人的148%。國美已經生死一線間。早在黃光裕出來的2021年,他就開始悄悄減持股份,截至2024年,黃光裕減持超40次,累計套現約22億元。也就是說,黃光裕這幾年,給國美造了一圈夢,先落袋為安了。國美零售在港股的股價達到了“真·用小數點計算的地步”,市值摻目忍睹,不足10億港元。一家零售龍頭老大套現的錢超過了公司市值,黃光裕締造了資本市場的罕見一幕。國美快扛不住了,他的第一大戰略國美通訊想抗住,太難了。黃光裕減持國美期間,外界一度覺得,國美通訊跟黃光裕沒關系了,他的智能終端夢想,又泡湯了。好消息是,交易所下發監管工作函,經過進一步核實研判,認定黃光裕是國美通訊實控人,“公司一切問題請找黃光裕”。國美通訊問題不少,國美買過來,一直扮演燙手山芋的角色,連年虧損。2024年三季度末,國美通訊的凈資產成了負值。那么,智能終端公司國美通訊在賣什么科技產品?攝像頭、行車記錄儀等,這兩個產品安在國美身上,聽上去不太靠譜,忙著減持的黃光裕哪有精力管?截至2024年12月底,國美通訊,即*ST美訊的市值3億元,連續10多個交易日低于5億元,觸發了上市公司避之不及的資本市場年終大獎“退市新規”,馬上就要成為首家鎖定市值退市的公司。歸來的黃光裕,有沒有追上時代,不清楚。與時代博弈的事,他沒少干。時代要甩開“元宇宙”的時候,他緊鑼密鼓加碼“元宇宙”。各大零售公司,收緊線下,他要發力線下。他還給類似“京東模式”造出了國美概念,“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虧掉388億元,他不認命。面對2025年,黃光裕摸著腦門琢磨出了新概念,“當一個賣車新勢力”。人家是“造車新勢力”,他是“賣車新勢力”。“越干越虧”的黃光裕,殺入汽車領域。黃光裕太狠了,是個狠人。國美通訊有退市風險,國美零售虧得負債累累,他還在做夢。據黃光裕在年底活動中透露,“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研與創新發展,國美把握汽車產業發展機遇,全力以赴地參與到汽車流通領域變革,推出智能車時代汽車流通全域平臺,國美車市。”好家伙,這是把“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的路線復制到汽車行業?絕,真的很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