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安康禮的眼中,那棵象征未來的“大樹”已經在中國這片沃土深深扎根,已然枝繁葉茂。持續灌注之下,它將結出一個更健康、更公平的社會愿景。
初冬的上海,和煦的陽光為大地帶來一絲暖意。
在驅車前往凱西集團(Chiesi)中國總部的路途中,筆者反復在思考一個問題:面對那些讓人困擾的疾病,什么力量能真正幫助患者?
一段來自20世紀初醫師愛德華·利文斯頓·特魯多(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的墓志銘映入了筆者的腦海:“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Cure Sometimes, Relieve Often, Comfort Always.)這段話與專注于呼吸疾病領域(AIR)、罕見病領域(RARE)及專科治療領域(CARE)的意大利國際制藥公司凱西集團的使命不謀而合。
走進凱西中國位于上海的辦公室,IM上海長寧國際發展廣場,在這個現代感十足的商業建筑群里。四處可見的“INNOVATION MIX”標志似乎也預示著這將會是一次關于“未來”和“創新”的深度對話。
此次接受《財富》訪談的凱西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康禮先生(Giuseppe Accogli)如約而至,打破了會議室里慣有的嚴肅氣氛。身著深色西裝的他,搭配一條低調不失優雅的條紋領帶,散發著意式風格特有的精致與干練。最吸引人的是他的目光——清澈而篤定;笑容——溫暖而真誠。既有全球化企業領袖的開闊與深邃,又不失對醫藥事業的人文關懷。
(凱西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康禮)
生根發芽種在中國的參天大樹
相比于那些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進入中國的跨國醫藥巨擘,雖然在醫藥行業擁有近90年的歷史,業務覆蓋全球31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擁有7,000多名員工,凱西集團在華歷程僅16年顯得有些“青春”和“低調”。然而,他們做的事情卻不簡單。“我有三個數字分享給你:1——中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近一億人;5——中國哮喘患者的數量超過5,000萬;60——中國每年誕生的早產兒超過60萬。”對話之初,安康禮便開門見山地向《財富》團隊分享了三個數字,“我們所面對的不僅是一個亟待滿足的巨大市場,更是一種必須擔負起來的責任。”
數據顯示,在中國,20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4.2%,但中國城區哮喘總體控制率僅為28.5%。而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在4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達到13.7%,60歲以上人群更是高達27%。但公眾對慢阻肺病的了解率不足10%,患者中僅有不到3%意識到自己患有這一疾病。此外,輕癥患者的正確診斷率約為10%,在早期階段接受有效干預的比例則更低。
安康禮介紹,目前凱西集團已經在中國扎下根,并且以“中國為中國”、“中國為全球”與“全球為中國”三大戰略支柱,推動本地及全球市場的協同發展。基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凱西集團也在2024年年初啟動了“龍騰計劃”,不斷增加在華投資,擴充團隊規模,中國員工人數占全球員工比例超過10%,充分體現了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凱西在華先后引入了五款創新產品,也逐漸挖掘本地創新服務全球,比如與成都海思科醫藥集團合作開發的支氣管擴張藥物正計劃推向海外市場。未來,凱西還將引入更多創新產品及擴展新適應癥,并在華布局罕見病領域。
(安康禮率集團管理層團隊訪華)
在產品開發方面,凱西每年將銷售收入的24%投入研發,以探索更加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安康禮形容凱西的全球業務像一棵大樹,而中國,無疑是這棵樹生長的關鍵土壤。為了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凱西計劃通過中國的政策支持,加速新產品的審批與市場推廣。同時,安康禮先生強調:“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市場成為創新驅動的核心之一,推動全球范圍內的醫療創新。”安康禮表示,希望未來的每一次全球產品發布,都能讓中國市場處于首發陣營。通過更高效的臨床試驗和產品注冊,縮短新藥從實驗室到患者可用的時間。
“我們有一棵樹,”安康禮在專訪中微笑著比喻,“樹的主干是患者(Patients),分支是地球(Planet)和員工(People),而樹上的果實是我們的繁榮與發展(Prosperity)。只有根基深厚,樹才能成長地枝繁葉茂。”安康禮堅定地說:“我們的目標是將凱西從一家制藥公司,發展成為一家真正為全球健康創造共享價值的企業,而中國,將是這一愿景的重要推動引擎。”
患者為本根植生命的深度承諾
凱西的故事始于對患者健康的深刻承諾,這不僅是公司成立之初的核心理念,更在近90年的發展中逐步深化。
安康禮相信,為全球市場包括中國市場提供優質良藥只是第一步。凱西集團在華上市超過20年的固爾蘇豬肺磷脂注射液,與倍優諾枸櫞酸咖啡因注射液累計已經拯救了超過131萬的中國早產兒。此外,凱西的閉合三聯泰爾暢倍氯福格吸入氣霧劑在2023年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為數量龐大的慢阻肺病患者提供了經濟可負擔的治療方案。加上此前已經獲批用于兒童和成人哮喘及支氣管阻塞癥狀治療的寶麗亞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以及用于成人哮喘規律治療的啟爾暢倍氯米松福莫特羅吸入氣霧劑,凱西的AIR(呼吸疾病治療領域)產品線也在不斷豐富壯大。“樹的主干必須堅固,因為患者始終是我們的核心。”安康禮強調,凱西的目標不僅限于提升產品的可及性,更希望通過研發和技術合作,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包括支持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的培訓,將服務可覆蓋的全球患者數量在未來數年內實現翻倍。
安康禮說:“我們不僅提供藥物,還支持醫生和護士提供全面的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先進的診療技術,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凱西通過混合現實技術,為基層醫療工作者提供針對復雜病例的模擬培訓。這種技術的應用彌補了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的不足,使得醫療服務能夠突破地域限制,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尤其是在CARE(專科治療領域),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2020年估計有1,340萬的嬰兒早產(在完成37周妊娠之前);早產并發癥是五歲以下兒童的主要死亡原因,2019年導致了大約90萬例死亡。通過模擬“黃金一分鐘”和“黃金一小時”內的急救操作,醫護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給藥技術,幫助早產兒快速建立肺泡功能,避免呼吸窘迫綜合癥帶來的后遺癥。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氣管插管及肺表面活性物質給藥交互培訓)
除了技術支持,凱西集團在海外還引入了全面的患者數據管理與追蹤系統。公司在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與醫院及患者協會的合作,得以實時收集患者的治療反饋。這些數據不僅用于優化現有藥物,還為未來研發提供了寶貴的依據。也為患者旅程提升了治療依從性,為醫生制定更精準的診療方案提供了支持。
在凱西的戰略藍圖中,“患者”是核心主干,而“醫療公平”是每個分支延展的基礎。安康禮指出:“如果我們真正以患者為核心,就必須直面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這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即便在高收入國家,城鄉之間或不同地區的醫療資源也存在巨大差距。”為了縮小這些不平等,凱西采取了多項行動,包括政策宣傳、患者教育及與保險機構的合作。在中國,凱西與多家媒體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新生兒醫保政策的宣傳。部分偏遠地區的家長因為不了解醫保政策而錯過治療時機,通過這些宣傳項目,凱西期望每個家庭都可以及時享受醫保報銷。凱西中國在國內多地的醫院支持設立“關愛小屋”,使早產兒與父母擁有獨立安寧的空間的同時,能夠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小屋)
此外,凱西還與保險公司合作,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推出專項健康保障計劃,讓更多患者無懼經濟壓力,獲得關鍵治療。安康禮表示:“我們不僅關注產品的可及性,更致力于通過政策支持和社會協作,解決醫療公平的系統性問題。因為只有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平等的治療機會,我們的使命才能真正實現。”
呵護環境保衛地球的長期主義
11月22日,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正式落下帷幕,發布了一份令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的紅色預警:地球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高溫危機。今年7月,全球遭遇了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天,海洋溫度也升至歷史新高。令人揪心的是,這并非孤立事件——過去16個月中,有15個月打破了歷史高溫紀錄。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演講中沉重地說道:“人類正在焚燒地球,并為此付出代價。”
在對話中,安康禮談到,凱西集團不僅關注患者健康,更將保護地球作為戰略核心之一。為了兌現對地球的承諾,凱西集團立下了到2035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為此,2023年,集團積極參與了全球知名的“碳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并憑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努力,在氣候變化問卷調查中獲得了A-評級。這一行動只是凱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縮影。自2019年首次通過共益企業(B Corp)認證以來,凱西集團始終在社會和環境績效、公開透明度和法律責任方面堅持嚴苛標準,成為兼顧盈利與社會使命的企業。2022年,凱西以103.8分的成績再次通過認證,相較首次提升了16.3分。
與此同時,凱西集團還在全球可持續性評估中斬獲佳績。在EcoVadis這一被廣泛認可的可持續性發展評級中,凱西獲得了最高等級的鉑金認證,充分展現了其在環保、商業道德、勞工權益和可持續采購等領域的卓越表現。安康禮強調,這些目標和行動貫穿于公司運營的每一個環節,而技術創新和環保政策則是推動這些目標實現的兩大支柱。通過雙管齊下的策略,凱西不僅致力于在醫藥領域引領變革,也希望成為企業踐行環保承諾的典范。
他介紹到,凱西開發細微碳排放加壓定量吸入劑的研發耗資超過3.5億歐元,旨在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全球患者提供更環保的呼吸道健康產品。“這款細微碳排放加壓定量吸入劑相比傳統產品,碳足跡有望減少90%。”安康禮說。
此外,近年來凱西中國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多次參與“百萬森林計劃——沙漠鎖邊林行動”,通過捐贈樹木為河西走廊構筑生態安全屏障。這些舉措不僅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為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此外凱西還大力支持云南紅河哈尼族多聲部民歌保護,為地方學校捐贈,積極投身中國文化傳承與多元社區共建支持。
(中國綠化基金會百萬森林計劃項目供圖)
在企業內部,凱西中國同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2022年,位于上海的凱西中國新總部獲得了美國LEED綠色建筑金級認證,以創新手段降低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將環保理念付諸實踐。凱西中國的員工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和志愿者活動,與多方合作,致力于創建全納融合的綠色健康社區。這些扎實的努力使凱西中國成功入選《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標桿企業。
安康禮進一步補充道,凱西位于意大利帕爾馬的總部已經獲得LEED鉑金認證,并實現了99%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通過水資源回收系統,每年節省的水量達到2,000萬升。“這些努力不是孤立的項目,而是我們企業戰略的核心。”安康禮說道,“可持續性和商業成功并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他相信,通過患者、地球與員工三大分支的協調發展,凱西不僅能夠實現商業價值,還可以為社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地球不僅僅是我們的家園,更是我們與患者和社會連接的橋梁。”安康禮如是說。
致勝之基多元文化的向善共建
如果說優秀企業有什么共同特點,富有創新精神且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無疑是其中之一。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曾說:“人是創造的終極目的。”這一理念在商業環境中被一些最成功的企業內化為核心文化——將“人”置于戰略中心。而《財富》全球最佳職場?榜單正是對這些企業卓越表現的高度肯定。這份榜單不僅關注企業的經濟成果,還深入考察員工體驗和文化建設。評選基于卓越職場對2,000萬名員工的調研數據,包括740萬份問卷反饋,最終僅有25家公司脫穎而出。這些企業不僅需要在多個地區和領域獲得卓越雇主的認可,還必須展現對工作環境、員工福祉及多元文化的長期承諾。
“躋身全球最佳職場之一,不僅是對我們員工幸福感的認可,更是對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全面肯定。”凱西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康禮在談到公司2024年首次入選榜單并榮登第23名時表示。作為首家獲得這一殊榮的意大利公司,這一成就尤為引人注目。
安康禮進一步解釋道:“這不僅是數據的勝利,更是一種文化的驗證。它表明我們的員工信任公司,感到被尊重,并樂于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這種信任與認可不僅提升了員工幸福感,也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凱西集團以員工多樣性與包容性為核心文化。全球7,000多名員工中,女性占比高達56%。這一數據不僅體現了公司對性別平等的承諾,也彰顯其在全球范圍內推進包容性文化的成果。在中國市場,凱西同樣表現出色,榮獲“大中華區女性至臻職場?”稱號。通過公平的薪酬體系、靈活的工作政策和多樣化的職業發展項目,公司致力于為每一位員工提供成長機會。
“真正的成功源自員工對公司的信任和認同。”安康禮強調。他認為,單純追求利潤而忽視員工幸福感的企業,成功注定難以長久。“員工優先”在凱西并非口號,而是每項決策的出發點。“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讓員工期待每一天的工作環境,而非因為新的一周開始而感到焦慮。這不僅是對員工的承諾,也是推動創新的關鍵。”
為了更高效地賦能業務,凱西中國在學習發展領域積極探索數字化工具,逐步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用于開發自己的專業拜訪模型。2024年起,人工智能考官、陪練和導師陸續上線,推動凱西中國向著學習型組織2.0邁進。在凱西,卓越的企業文化不僅服務于商業目標,更承擔著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無論是對員工的關懷、對環境的承諾,還是對患者的專注,凱西都通過多樣性和包容性驅動企業發展,實現了文化價值與商業成功的完美結合。安康禮總結道:“我們不會止步于此,而是將持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讓凱西成為一家不僅創造商業價值,更能為社會帶來福祉的企業。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以人為本、向善共建、多元文化,凱西的實踐為全球企業在文化與創新間實現平衡樹立了典范。
水到渠成繁榮生長的未來之果
當一棵樹的主干堅實,分支強健,結果便水到渠成,枝繁葉茂。凱西集團的繁榮之果正是成熟于其全球化視野與長期的科學投入。對安康禮而言,樹冠是凱西集團繁榮與發展的象征,“財務成果是樹冠,而不是樹的枝干。”他解釋道,“如果我們在患者、地球和員工這三大核心領域做好了,那么作為自然的結果,我們就會擁有美麗的樹冠。”在凱西的哲學中,樹冠不僅僅代表利潤和增長,更象征著一種持續發展的能力,可以為樹提供必要的養分,推動更加健康和長遠的發展。——通過再投資于主干和枝干,讓樹木更加茂盛,進一步推動創新與繁榮。
這不僅是一個比喻,更是凱西實踐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這棵“樹”中最有活力的分支之一。從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時僅400萬歐元的銷售額,到2023年實現超過1.12億歐元的突破,這一增長軌跡是政策契合、患者需求和企業愿景高度統一的結果。安康禮相信這些“樹冠”的存在讓公司能夠反哺研發與員工發展,并推動在全球范圍內實施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健康的財務成果讓我們有能力進行更多的研發投入,例如在帕爾馬建立的生物技術卓越中心,或是推出低碳排放的創新吸入劑。這些都是我們的樹冠所提供的‘養分’的一部分。”安康禮說道。
而當談及未來的新興技術應用,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安康禮則表達了對技術創新的支持與樂觀。人工智能技術被安康禮視為一項極具潛力的工具,能夠顯著加速制藥行業的研發進程。“如果我們能夠通過人工智能提前預測某種藥物的成功率,那么我們就可以更高效地分配資源。”他解釋道,“成功的項目可以加速推進,而失敗的項目則能夠盡早調整,這對患者和企業而言都是好事。”目前凱西已經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邁出了重要步伐。據安康禮介紹,凱西與意大利的合作伙伴開發了數字孿生的“虛擬肺”,用以模擬藥物在肺部的分布和作用。這一創新讓凱西可以更加精準地優化藥物配方,提高治療效果。
不過,他也對人工智能的使用有一些謹慎的建議,尤其是在涉及“閉環系統”的情況下,例如完全由人工智能自動決定治療方案的系統。“這種技術的確有潛力,但也可能帶來風險,特別是在患者生命攸關的決策中,我們仍然需要人類醫生的判斷。”相比之下,他更支持“半閉環”的人工智能應用模式,即人工智能提供診療建議,但最終決策仍由醫生來完成。但對于未來,安康禮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充滿希望“人工智能最終的價值,在于讓我們能夠更快、更高效地為患者帶來創新的治療方案,同時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性。這是一種雙贏的未來。”
后記
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魏爾肖曾說:“醫學是一門社會科學。”這句話道出了醫學與制藥作為公共事業的重要屬性,亦暗示了其與社會進步、政策導向和經濟發展的深刻聯系。在與凱西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康禮的對話中,他多次提及醫療事業的核心目標,不僅是治愈疾病,更是為社會提供平等的健康保障。這也引發讓人的思考:在中國健康事業變革的今天,跨國醫藥企業(MNCs)能夠扮演怎樣的角色?
“健康中國2030戰略讓我非常振奮。”安康禮直言道,“中國正在致力于減少慢性疾病和嬰兒死亡率,這與我們的目標完全一致。”近年來,中國的健康政策正朝著更加系統化和前瞻性的方向邁進。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從醫保談判機制的改革到藥品集中采購政策的實施,每一步都在推動醫療行業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型。這些政策為患者減輕了負擔,同時也為全球醫療企業提供了機遇。凱西集團的戰略調整恰與此政策導向相呼應,這位來自意大利的領導者,正以無與倫比的熱情與遠見,帶領凱西集團在中國全健康領域開展著新的實踐,持續助力中國健康行業的升級轉型,滿足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向患者兌現健康承諾。
在安康禮的眼中,那棵象征未來的“大樹”已經在中國這片沃土深深扎根,已然枝繁葉茂。持續灌注之下,它將結出一個更健康、更公平的社會愿景。
作為在新能源開發領域深耕多年的龍頭企業,陽光新能源始終堅持“多發電 更友好”的價值主張,旗下的“陽光...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