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十一以來,即時零售行業價格戰持續升溫,“真低價”“真便宜不怕比”等口號再次激發消費者對于價格的關注。
雙十一以來,即時零售行業價格戰持續升溫,“真低價”“真便宜不怕比”等口號再次激發消費者對于價格的關注。然而,近日有不少網友發現,在比價過程中自己和朋友下單的同一款商品,價格卻不一樣。這種“看人定價”現象引發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據網友反映,在小象超市APP上,不同地址的不同用戶在同一款商品上看到的價格并不一樣,而且通常情況下,越是美團小象的重度用戶,看到的價格越高。例如同一款五糧液52度濃香型白酒,一個用戶看到的是979元有“假一罰十”承諾,另一個則是989元沒有“假一罰十”。
另一款黃天鵝鮮雞蛋更是離譜,同一款商品竟然出現了4個不同的價格。
在肉類、海鮮、蔬菜等品類中,這種“看人下菜碟”的現象也非常普遍。
此外這種價格因人而異的情況還涉及到方便食品、飲用水、洗護日用品等領域。
此類現象過往被稱為大數據“殺熟”,是指互聯網平臺利用收集到的用戶數據,對老用戶或消費習慣較為固定的用戶進行價格歧視,使其支付的價格高于新用戶或消費習慣不同的用戶。
早在2020年,美團就因為在配送費上采取差異化定價而引發爭議,老會員用戶的配送費普遍高于新用戶,被很多老用戶吐槽,并沖上熱搜受到全社會關注。當時美團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但這一解釋并未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即時零售作為一項能給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購物體驗的零售模式,在經歷了前幾年的曲折發展后,從今年開始重新受到了用戶的青睞,重新回暖并開始快速增長,并有望成為電商行業為數不多的新藍海。各即時零售平臺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在商品品質、配送服務上下更多功夫,而不是利用手中的消費數據不當獲利。
市場專家也提醒消費者,為了應對大數據“殺熟”問題,需加強個人隱私保護,不要讓手機APP隨意訪問個人信息,防止平臺非法收集用戶信息。在選購商品和服務時,要做到貨比三家,確保放心消費。
2025年4月29日晚,光峰科技(688007.SH)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
4月28日,蒙牛集團發布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展現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綠色實...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