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星電子,危矣!
“請救救三星!”
眼下,這種來自民間的聲音,響徹韓國。
一直以來,這家韓國的巨無霸企業,其產業之廣圍繞了韓國人的一生;
三星手機、三星半導體都曾屹立世界之巔,可以說三星是韓國人的驕傲,更是韓國人的“飯碗”。
可如今,他們卻心急如焚,為這家關乎韓國命運的企業感到擔憂。
由于AI芯片業務進展遲緩,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雙雙不及預期,三星高管罕見道歉!
甚至于不少韓國人在請求政府出手,扭轉三星乃至韓國經濟的頹勢。
“踏空”AI業績遇冷,全球大裁員30%,半導體部門或面臨重大重組......昔日的全球霸主日暮西山之勢凸顯。
三星,會垮掉嗎?
這句話成了壓在韓國民眾心頭的一座大山。
因為,“韓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這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
01
罕見道歉!“踏空”AI,三星領導人稱“負全責”。
多家媒體報道,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計劃今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圍進行裁員,公司某些部門將裁減30%的海外員工,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等不少工廠將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三星電子全球共有 267800 名員工,其中超過一半(即 147000 名員工)在海外工作,制造和開發占這些工作崗位的大部分,銷售和營銷人員約為25100人,其他領域的員工為27800人。
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有多少人將被解雇,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受到影響無疑是最大的。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南部的一家三星工廠工人罷工仍然沒有結束的跡象,該工廠 1000 多名員工拒絕了一項和解提議。這是印度近年來最大的勞資糾紛之一,已經進入第二個月。
這家工廠對三星至關重要,占其 2022-23年120 億美元印度銷售額的約五分之一。
在這場發生在印度不斷升級的勞工危機中,三星蓬勃發展的高帶寬內存(HBM,目前是人工智能處理器的重要選擇)遭遇產能打擊,可能導致三星多年來的辛苦追趕付出白費。
據統計,目前三星電子在印度擁有約 25000 名員工,其中生產人員占據了大半。
裁員也許是三星為了應對全球經濟放緩導致的全球科技產品需求減少,試圖通過節省成本來維持其利潤。
究其根本是,三星電子的關鍵部門正面臨越來越大壓力。公司核心的芯片業務從行業嚴重衰退中復蘇緩慢,而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方面,三星面臨著來自蘋果和華為的激烈競爭。
前不久,三星公布其第三季度初步營業利潤約為9.1萬億韓元(約475億元),低于此前預計的11.5萬億韓元。
因低于市場預期,“高傲”的三星罕見地道歉了!
可惜市場并不接受,三星電子股價慘遭拋棄。
三星電子8日當天低開跌1.3%,截至10月10日,該公司股價較前一日下跌2.32%,已觸及去年1月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以來,三星電子的股價已下跌超22%。
02
科技領域這幾年變化得太快了,快到連韓國電子業龍頭都有點兒跟不上節奏。
以前靠著一臺高端智能手機或一款奢華冰箱就能橫掃市場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現在呢,大家更想要的是能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能跟你聊天的智能家居、還有懂你心思的AI助手。
這種“未來感”的生活需求,讓三星在這些領域的布局卻顯得有點兒遲緩,沒能趕上這波“風口”。
一步慢步步慢,業績放緩的同時,裁員、關閉工廠就成了三星“自救”的重要手段。
其實早在2018年,三星就在中國大幅裁員,先后關閉了深圳、天津的工廠。2019年惠州三星工廠的裁員關閉退出,更是三星手機在中國最后的防線。
遙想2012、2013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超20%,連年稱霸、風光無限,國產廠商只能仰望。
誰能想到,僅僅幾年過去,三星手機在中國銷量只剩不到1%,特別是這兩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潰敗之勢越來越明顯,幾乎禿瓢;
而市場份額的持續暴跌也使得三星不得不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所有工廠,徹底淪為了國內的三線品牌,其衰落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三星手機在國內的潰敗原因無非這幾點:
國產競爭品牌快速崛起。近幾年大眾對國產手機的信賴越來越高,華為、小米、vivo、OPPO、榮耀這幾大國產品牌都在快速崛起,不管性價比,還是系統、續航、外觀、拍照,大家修煉的各有所長,尤其是華為的崛起更是直接替代了曾經主打商務風的三星;
本土化能力缺失。三星不止賣的貴,在用戶體驗這塊做的實在是太差了,系統很差,經常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開始卡頓,賣完就了事的服務態度十分傲慢,更主要是不了解中國用戶需求,創新不足;
安全問題應該是壓死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如今相信很多人還記得三星Note 7的爆炸事件。
當時迫于壓力,三星迅速宣布在全球召回250萬臺Note7,震驚的是,竟然不包括中國。
直至2019年10月10日才啟動中國大陸地區的召回計劃。失去信賴的三星手機,在一點點地流失著中國手機市場份額。
03
當然三星的高傲,遠不止于此。
2020年5月23日,一則關于三星手機大面積崩潰的消息開始在各大網絡社交平臺刷屏,結果三星輕描淡寫的回應徹底觸怒了用戶,三星也為其高傲的態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隨著一次次漏洞的發生,很快三星不僅把僅剩的市場份額給“玩”沒了,工廠還退出了中國市場。
與之對比的是,國產手機憑借著對本地市場的深刻理解、快速響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以及高性價比的產品,逐漸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更加危險的是,不止在中國,整個三星帝國,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當地時間10月8日,三星電子發布2024年Q3業績預告,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79兆韓元(約4124億元),低于市場預測的81.57兆韓元;營業利潤為9.1萬億韓元(約475億元),環比下降12.8%,且低于市場預期的10.3萬億韓元。
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的營收和利潤雙雙不及預期的根本,就是其AI芯片業務進展遲緩。
就在幾年前,這家韓國巨頭,剛剛打敗高通、英特爾,問鼎全球半導體第一,引來韓國人一片歡呼。
從三星電子業務來講,半導體向來是三星重要的利潤來源和護城河。
作為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巔峰時期曾獨占全球45%以上的內存市場。
然而近兩年來,伴隨三星電子先進制程芯片及AI芯片領域的進展緩慢,快速崛起的傳統設備廠商以及AI芯片廠商,快速搶占了大量本屬于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
三星今年第二季度銷售額為74.07萬億韓元,同比增長23.44%;營業利潤為10.4439萬億韓元,同比大增1462.29%。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存儲芯片價格上漲以及生成式AI帶動的強勁需求,讓三星DS(半導體)部門強勢增長,總利潤貢獻占比達61.8%。其中,存儲芯片業務占據該部門總營收的70%以上。
而2023年,由于半導體部門虧損較大,三星全年營業利潤同比減少超過八成,虧損額高達14.88萬億韓元。
04
三星本意是追上中國臺灣的臺積電,結果走了彎路,錯失AI芯片最大機遇。
用行業內的話來說,“一旦你采取了錯誤的策略并開發了錯誤的芯片,其連鎖反應將持續三年左右。”
最諷刺的是,三星3nm芯片Exynos 2500的良率低于預期,可能導致無法正常出貨,因此Galaxy S25系列不得不使用高通的驍龍芯片。
臺積電在第二季度占據了62.3%的市場代工份額,而三星的市場份額僅為11.5%。
雪上加霜的是,三星半導體部門或將面臨重大重組的歷史決定。
這對三星來說,無疑是重大改變,稍有不慎怕是要面臨大廈將傾的風險,韓國全民渴望就職的“飯碗”可能不保啊!
三星帝國背后有韓國人一生相關的產品作為依托。
作為全韓最大的企業,三星不止壟斷韓國電子行業,其業務還涉及金融、酒店、軍工、機械等領域。
正應了那句,“韓國人一生離不開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
當然,商業沉浮沒有什么是一塵不變的!
再大的巨頭,如果不跟隨時代的潮流,不注重用戶的聲音,那么也將被時代所淘汰!
對手越是強大,我們越是不能妄自菲薄,因為“三星們”傲慢的同時,我們在拼搏強大。
2008年,喬布斯拿著iPhone橫掃世界時,華為還埋首通信領域;2012年,三星稱霸中國時,小米們才剛剛成立。
從0到1,從模仿追趕,到比肩巨人,誰不是隱忍蟄伏、負重前行?
強大、傲慢的“三星們”,制造出無數行業慘案,讓千千萬萬中國企業覺醒,沒有核心技術,每一天都將如履薄冰。
我們為什么要支持華為,為什么要支持國產,難道諾大的中國市場,只能讓蘋果、三星、特斯拉等外來品牌統治?
絕不能!請記住,華為、比亞迪等國產品牌的奮起追趕,做的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這些努力畢將讓傲慢的“三星們”失去中國市場。
當然,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
要想在這種硬科技領域做出突破,靠的不是口號和情緒,而是經年累月的人才、資金投入,這與國家重視高端制造的新發展格局不謀而合。
現在,屬于硬科技的時代才剛剛開啟,希望市場給予國產產業鏈充分的時間、空間來成長!
總有一天,這片熱土終將點亮屬于我們自己的科技之光!
2025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中國雙碳戰略縱深推進的第五年,亞太地區頭部公務機運營商華龍航空...
近日,impact.com憑借其在助力AI/SaaS企業實現聯盟規模化增長方面的卓越表現,從400+...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