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禮記·月令》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禮記·月令》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其中提到的“物勒工名”是我國最早的手工業管理制度。它要求手工業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從某種意義來說,物勒工名也是我國最早的問責制。
“物勒工名”制度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有些器物上還出現了主造人和監造人的名字。到了秦朝,物勒工名制度以法定形式固定了下來。如秦簡《工律》中規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可以說,正因為有了這種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秦國才可能在列國紛爭中以富國強兵之勢一統天下。
漢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的實施日臻完備,深入到官營手工業的各個方面,且銘刻內容較為豐富。唐朝在承襲前代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和發展,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養考核結合起來,從技藝培訓,到產品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嚴格規定,使得這一時期涌現了大批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工匠家族。
明清時期,政府對官營手工業的管理更加嚴格,勒名制度也更規范、具體,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層層勒名。南京明城墻即為典型代表,每塊城墻磚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塊“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刻有67個字,記錄了11級燒磚責任人,這是目前南京城墻上發現的責任層級最多的一塊。據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結構嚴密、層次分明的質量責任體系。
銘文無聲,一刻千年。而在中醫藥領域,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中藥材從種子種苗、種植、采收、加工、質檢、倉儲直至銷售的各個環節進行信息記錄和跟蹤,建成的中藥材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正是“物勒工名”制度的傳承創新。
2015年,振東中藥材公司打破農業種植、工業加工、市場流通等環節的數據壁壘,勇于“勒名”,為中藥材量身定制了“電子身份證”,通過“一物一碼”真正做到“來源可知、去向可追、過程可控、質量可查、責任可究”的閉環管理,實現中藥材從種植到銷售全過程可視化追溯,不僅贏得了國內市場客戶的青睞,更邁出國門,出口俄羅斯、羅馬尼亞、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國家、地區,從而讓振東中藥材成為好品質的保障、好產品的背書。
從“勒名”到“溯源”,從手工業制造到中醫藥產業,跨越千年,雖然名稱和行業形態發生了變化,但是對匠心精神的傳承是永恒不變的。
作為復雜精細手術的代表,手術機器人因其精準操控和三維放大視野,在食管外科手術中展現出顯著優勢。
2025年6月21日,“學習強國”線下學習空間——北京國貿金地中心站啟動儀式暨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研討會...
華鳳炎老人是華氏中醫第八代傳人,他傳承了華氏擅長中醫內科對各類時病、肝膽脾胃、心血管疾病、婦科雜病等...
2025年1月21日中金公司發布了“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遠知行的調研報告,這一報告引起了媒...
2024年底,上海國拍攜?MOJO FEST在?屆MOJO FEST卡趣嘉年華上推出名?&名品拍賣會...
歲聿云暮,一元復始。過去一年里,金融機構始終聚焦主業,踐行社會擔當,服務國家戰略,發揮“金融+慈善”...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