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裁員、縮水96%,又一汽車供應商崩了!
裁員、市值縮水96%...
又一汽車產業巨頭撐不住了!
是的,美國激光雷達最后的希望,眼看要活不下去了,退市在即。
要知道,這家激光雷達明星企業曾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激光雷達公司;誰又能想到曾近千億元的行業龍頭,如今卻突然爆雷遭遇資金鏈危機。
曾經激光雷達要被賣到幾十萬元一顆,這也讓它的研發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沒過幾年激光雷達全球鼻祖就宣布破產,美國激光雷達玩家接二連三地“死去”,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性價比!是中國的激光雷達企業把價格打下來了。
2023年,中國激光雷達的價格已經低于500美元,而歐美激光雷達企業的均價還要700美元,甚至高達1000美元。
在2023年的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中,中國廠商領跑全球,合計拿下了全球84%的份額;
而且前三全都是中國企業,這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超車”給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不禁感慨,汽車行業發展至今,已然邁入數字化大變革前夜,智能化、電動化是汽車大勢所趨,這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電動汽車當紅的時代,燃油車遭擠兌,BBA被吊打,儼然已成為一種現象。
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無疑是比拼智能化,而這也恰恰是國內車企正在努力的方向。
01
太突然,又一汽車供應商要活不下去了!
據路透社報道,車用激光雷達傳感器制造商 Luminar 近日表示,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自2024年初以來已經裁員約 30%,高于此前宣布的裁員幅度20%。
據統計,這些新的人員調整以及未來幾個季度將實施的其他成本節省措施,每年將為Luminar額外節省約8000萬美元的現金。
要知道,這家曾經估值最高的激光雷達公司,巔峰市值曾高達120億美元(約842.7億元);
如今,曾經的激光雷達明星也崩盤了,市值縮水了超96%,只剩4.6億美元(約32.3億元),資金鏈危在旦夕。
為了自救,Luminar不得不“節衣縮食”裁員再裁員。
可惜這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不僅沒有奏效,還讓其陷入了退市危機。
Luminar股價已經連續17個交易日跌破1美元,留給Luminar挽回股價的時間不多了。
Luminar 在激光雷達領域一直都是雄心勃勃,與多家世界知名車企有著合作關系,奔馳、沃爾沃、奧迪、豐田、特斯拉、Mobileye、空中客車、上汽集團等都是其客戶,另外還有曾經的芯片龍頭英特爾、中國的自動駕駛運營商小馬智行。
看似實力雄厚,Luminar實則是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年 5 月,Luminar 宣布將對生產部門進行重組,計劃裁員 20%。該公司在宣布向沃爾沃運送“下一代激光雷達”后,便表示將過渡到“輕資產”型業務模式,將產品制造外包給合作伙伴,并減少其全球業務版圖。
Luminar 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激光雷達行業鼻祖、德國激光雷達公司Ibeo 已經破產,美國激光雷達元老Quanergy破產,另外兩家激光雷達頭部公司Ouster和Velodyne也早已宣布合并抱團取暖......還有另一家美股激光雷達上市公司Innoviz,年初裁員13%,已接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風險提示,目前想要翻身怕是也難了。
Luminar仿佛成了美國激光雷達行業最后的希望,但處境也是岌岌可危!
為什么美國激光雷達玩家們,都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崩盤”了呢?
02
首先,我們還是簡單科普一下,激光雷達是什么?
激光雷達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激光雷達可以用在多個設備中,比如飛機、潛水艇、智能汽車等等。
近年來,政府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等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激光雷達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政策空間和機遇。
例如,《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明確指出,面向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健康醫療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智能傳感器應用示范,這為激光雷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向。
這些政策不僅為激光雷達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支持,還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快速增長。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激光雷達傳感器有助于自動駕駛汽車和駕駛員輔助系統獲取道路的三維地圖,并被視作實現車輛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零部件。
激光雷達作為感知層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廠商也開始跟進研究并取得突破,使得中國在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儼然已成為全球車載激光雷達革命的推動原力。
報告顯示,在2023年的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中,中國廠商合計拿下了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84%的份額,全球前三都是中國企業!
從2023年的廠商市場份額來看,禾賽科技(37%)、速騰聚創(21%)、圖達通(19%)占據了全球前三,華為(6%)、大疆覽沃(1%)分別排名第五、第七。
03
禾賽科技以37%的市場份額蟬聯了全球第一,速騰聚創以21%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
2023年,禾賽科技在自動駕駛出租車激光雷達市場上擁有73%的市場份額,理想汽車是其最大單一客戶。
業績方面,2023年,禾賽科技實現營收18.77億元,同比增長56.1%;全年激光雷達出貨量為22萬臺,同比增長176.1%。
今年一季度,激光雷達總交付量達5.9萬臺,同比增長69.7%。目前其激光雷達已經滲透到15萬元以下的大眾消費市場。
排名第二的速騰聚創是近年來增速最迅猛的激光雷達企業,2024年上半年速騰聚創激光雷達總出貨量約為243400臺,同比增長415.7%,營收達到7.27億元,同比增長121%。
圖達通是蔚來汽車的激光雷達供應商,據說準備赴美IPO。
華為得益于鴻蒙智行等合作車型的大賣,以6%的市場份額上榜;而小鵬P5是大疆覽沃最為成名的一次合作。
中外風月同天,但企業的悲歡卻并不相通!
在激光雷達這條賽道上,中外企業兩極分化愈發明顯。
一頭是受益于高階智駕市場爆發的中國玩家,另外一邊是美國激光雷達玩家高傲后的“自救”。
特斯拉CEO馬斯克對激光雷達的態度就很傲慢,早在2019年他就表示只有“傻子”才會使用激光雷達。但隨著市面上使用激光雷達的車企越來越多,只使用超聲波雷達的特斯拉開始急了。
華為小鵬智己都已經用端到端的技術了,就連小米su7 自動找車位都已經在用端到端技術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歐美路況跟中國路況完全不一個數量級,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到歐美路段那絕對是秒殺特斯拉的FSD。
04
美激光雷達企業曾借助技術優勢賺的盆滿缽滿,可現在終于嘗到了自滿的代價,一家又一家明星企業相繼破產,甚至有的早就“死去”。
與之相反的是,國產廠商正在快速崛起,搶占到了更多市場用戶心智。
激光雷達作為智能駕駛的關鍵傳感器,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有近200個乘用車/輕型商用車激光雷達項目,其中90%來自中國整車廠。
與歐美整車廠主要在高端汽車使用激光雷達不同,中國激光雷達制造商正在利用規模優勢和新技術來降低激光雷達的成本,并將激光雷達整合到更便宜的汽車上,從而促進并推動了激光雷達技術的大幅降價和普及。
中國汽車廠商的這一舉措也使得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2023年,中國激光雷達的價格已經低于500美元,相比之下,歐美激光雷達企業的平均售價仍在700至1000美元之間。
據業內人士稱,現在激光雷達的價格越來越低了,兩三千元的價格很常見,再過段時間估計可以逼近千元,這在兩三年前簡直不敢想。
據統計,去年國內激光雷達的裝車量為76.2萬顆,而這一數值前年還只有1.7萬顆,增長率達到驚人的4382%!
?過去一年,隨著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在國內逐漸成熟,激光雷達也持續向更廣的市場區間擴張,中國汽車OEM正在將激光雷達納入更實惠的D級細分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主流車企L3級自動駕駛部署加快,以及相關政策與標準的逐步出臺,將給激光雷達行業帶來全新一輪大規模增長機會。
2023年,全球汽車激光雷達市場為5.38億美元,同比增長79%。預計到2029年將增長至36.32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8%。
相信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結合,車載激光雷達有望在接下來的新能源汽車大潮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