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編寫的《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及《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榜單(2024)》《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園區榜單(2024)》在第五屆智庫科學與工程國際研討會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和區域創新高地平行專題暨第二屆科技園區創新發展智庫論壇上正式發布。
《報告》是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經過長期調研以及行業專家的深入研究,自2020年起推出的系列報告之一?!秷蟾妗吩O計出了一套符合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發展的“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包含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21個三級指標,從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創新保障能力三個方面,持續、客觀、科學的對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進行評估。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178家國家高新區共有2753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上市公司2257家,港股上市公司380家,美股上市公司116家,較上年增加了180家。由此,《報告》主要以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展開評估和分析。
其中,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實現總營收223631億元,同比增長5.7%;研發支出為9367億元,同比增長8.5%;研發強度為4.3%,同比增長4.9%。

圖1:2021-2023年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營收及創新投入情況
百強企業:創新勢能強勁
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主要分布于40個國家高新區。其中,中關村科技園區擁有創新能力百強上市公司23家,位列第一位;上海張江高新區、深圳高新區分列二、三位,分別擁有創新能力百強上市公司8家和7家。

圖2:百強企業各國家高新區分布情況(部分)
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在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及創新保障能力方面均表現出色,主要呈現如下特征:第一,百強企業研發投入更高。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平均研發投入為42.43億元,遠高于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均值4.3億元;第二,百強企業核心技術更多。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平均核心技術儲備為4317項,遠高于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均值425項;第三,百強企業人才結構更優。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碩士及以上人數占企業員工總數比重為9.13%,比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碩士及以上人數占企業員工總數比重(7.04%)高2.09個百分點。
表1: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企業與上市公司實力對比

百強園區:中關村一騎絕塵
國家高新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百強園區主要分布于28個省(市)。其中,江蘇位列第一,擁有創新百強園區15家;廣東緊隨其后,位居第二,擁有創新百強園區10家;浙江、福建、山東、安徽、湖北等?。ㄊ校┮来芜f減。

圖3:百強園區各?。ㄊ校┓植记闆r
中關村科技園區上市公司領先優勢顯著。2023年,中關村科技園區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達9.2萬億元,同比增長6.3%,位列全國第一;研發投入達3365億元,同比增長6.7億元;新增知識產權價值達5754億元,同比增長3.7%。
深圳高新區上市公司核心技術儲備加速。2023年,深圳高新區A股上市公司核心技術儲備達到13.9萬項,同比增加37.8%,位列全國第一;研發強度達到7.4%,同比增長8.2%;營業利潤達到922億元,同比增加6.2%。
上海張江高新區上市公司投資收益領跑全國。2023年,上海張江高新區A股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為352.6億元,位列全國第一,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為1.5億元;研發人員數量達到17.9萬人,同比增加11.5%。
百強榜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