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突然!又一電商巨頭爆雷,員工就地遣散,創始人賣房抵債
突然宣布停業、老板賣房還錢,誰又“爆雷”了?
近日,一則關于海帶網員工就地遣散、供應商上門維權的消息迅速傳開,“海帶網”的突然“爆雷”,同時也震驚了整個跨境電商行業。
又一巨頭倒下,跨境電商還有得玩嗎?
存在即合理,跨境電商未來可期,不過巨變在即!
過去幾年,各行各業,各有各的不容易,但你要說還能有什么賺錢的行業,那跨境電商絕對是最亮眼的那一個。
2017-2021年之間,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規模持續保持著高于20%的同比增速;預計2025年將突破10萬億元。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大航海的時代!
“七分產品,二分運營,一分運氣”!
在跨境電商領域,永遠也不缺淘金者,年輕人的瘋狂涌入,卻再難一夜暴富。
想想也是,如此大的市場規模,電商巨頭們怎可放過,紛紛入場競爭逐漸白熱化,洗牌在所難免。
2024年,隨著行業邁入深海區,跨境電商正在迎來一個充滿變革與機遇的新時代。
目前,全/半托管策略、低價策略、AI電商的智能推薦3支利箭已攪動了整個行業;
跨境電商,將迎來巨變!
01
曾經在跨境電商領域熠熠生輝的“海帶網”,近日以令人震驚的方式成為了焦點。
近日,杭州知名跨境電商平臺“海帶網”突然爆雷,員工就地遣散,供應商上門維權。
據了解,海帶網前不久毫無預兆地召開會議,以含糊的“某些原因”要求員工迅速辦理離職手續,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就地遣散,90%以上的海帶網員工感到困惑和迷茫,隨后事件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
7 月 31 日,“海帶網”位于杭州的辦公場所變得冷冷清清,員工們匆忙離去,只留下一些個人物品和眾多的離職/調動交接表。
天眼查顯示,杭州誠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淘科技”)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僅有158萬元。
官網顯示,誠淘科技旗下的海帶網是一個跨境母嬰B2B電商平臺,致力于為中小賣家提供進口貨源與軟件服務,與歐洲、澳洲、日韓等100多個品牌、80000多個中小賣家建立了合作,產品覆蓋奶粉、尿不濕、嬰幼輔食等熱門品類。
自成立以來,其自營跨境進口平臺和跨境電商 SaaS 軟件服務都享有良好口碑,一度被視為行業頭部之一。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一切看似順風順水的時候,海帶網卻突然“爆雷”了!
多方消息證實,海帶網確實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境,無法繼續正常運營。
關于海帶網“爆雷”的原因,業內眾說紛紜:
有說資金鏈斷裂的,也有說是違規操作、內部管理問題的,更有甚者說是市場壓力所致,總之,海帶網的倒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可惜的是,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員工措手不及,也讓眾多供應商陷入維權困境。
02
目前,海帶網面臨的最大壓力,還是來自于商家。
據了解,海帶網提出的欠款按三折兌付的方案,引發了供應商群體的分歧。
畢竟,誰又能接受自己真金白銀的貨款,結果最后僅僅三折兌付!
誠淘科技老板透露,目前已有一百多位商家接受了處置方案,公司拿出了所有資產。他本人還賣了一套房子,才給出了三折這個方案。
公開資料顯示,海帶網的創始人、董事長朱寶金曾是阿里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經歷過B2B、C2C、B2C等業務,但這些都未能阻止企業的突然崩塌。
據官網信息,海帶網曾獲得梅花創投、以太資本、New Look、星河互聯等資本的三輪近億元的風險投資。
從時間上看,海帶網應該早在4-5月份,資金或風控某方面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后續拖欠貨款、供應商上門追討不過是危機的延伸,而所謂的聲明,不過是一種經營危機的借口。
總之,海帶網的爆雷,為正“炙熱”的跨境電商賽道潑了盆“冷靜”的水。
以前海外代購曾火過一段時間,間接地體現出了人們對全球購的需求,B2C跨境電商在2022年本土各大電商平臺出海后,再次迎來發展高峰。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15.6%,貿易額達到16.8萬億元。
中國出海四小龍(阿里速賣通、拼多多Temu、字節TikTok Shop、希音Shein)在海外持續霸榜(電商應用下載榜、流量榜),狂掃四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上線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Temu的App在全球48個國家被下載了超過2億次、打開了超過1.2億次。
隨著Temu的崛起,“跨境電商”這四個字,又一次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跨境電商,仿佛又迎來了一輪新的機會,吸引著那些已經入局,和正在圍觀的人們。
03
中國跨境電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已經經過了四個發展階段:
1992-2003年,品牌商基于中國制造業紅利,以工貿一體化形式出海;
2004-2012年,隨著中國賣家入駐eBay與亞馬遜等電商平臺,B2C品牌商大量涌現,多以代銷模式銷售高性價比產品;
2013-2018年,品牌商開始關注產品研發。其中2016年,亞馬遜全球開店興起,B2C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2019年后,國內數字技術應用愈發成熟,加之2021年亞馬遜陸續整治平臺不良現象,各品牌商不斷強化自身數字化能力,加速整合供應鏈,筑高品牌壁壘,中國跨境出口電商品牌商邁向品牌精耕期。
可以說,全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電商滲透率不斷增加,消費者對電商消費方式的接受度持續提高,電子商務正在成為全球主流的消費方式之一。
從全球電商市場規模來看,中國遙遙領先,高達3萬億美元,其次為美國、英國、日本、韓國。
2022年全球電商滲透率預計達到20.3%,零售額預計從2017年的2.4萬億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5.5萬億美元。
從全球電商市場滲透率來看,中國同樣絕對領先,高達47%,其次為印尼、英國、韓國,在30%左右,全球平均電商滲透率在19.5%。
中國制造業和產業帶的優勢疊加跨境電商的去中間商優勢,造就了中國產品性價比在全球跨境電商平臺的絕對領先。
2017-2021年之間,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規模持續保持著高于20%的同比增速;預計2025年將突破10萬億元。
中國跨境電商蓬勃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連創新高,在貨物貿易總額比例不斷提升,成為我國當前外貿發展的重要新動能。
04
電商平臺,有自營(京東)和第三方(淘寶)兩種模式。
Temu/SHEIN/TikTok Shop/速賣通Aliexpress的全托管模式,是介于中間的第三種,一個完全由供需關系驅動的線上寄售模式,按照需求量,寄售那些消費者想要的商品。
簡單來說就是,你按照供貨價給我供貨,之后的定價、物流、售后等等事情,都由我來解決(或協商解決)。
在全托管模式中,商家的本質不再是“賣家”,而是成了平臺的“供應商”。
術業有專攻,商家只負責生產,平臺來負責銷售,這樣雙方的合作就發揮了各自最大的優勢。
而中國出海四小龍Temu、SHEIN、TikTok Shop、速賣通,同樣有著各自獨特的優勢。
但是,全/半托管策略、低價策略已經把行業攪動的天翻地覆,隨著AI電商的智能推薦愈發成熟,跨境電商行業的格局可能迎來巨變!
數據顯示,當前,全國主要進口跨境電商有57家,其中上海分布最多,有16家;北京其次,為12家;浙江為11家;廣東為10家;海南、河南各兩家,此外,其他地區分別為1家。
2022年7月至今,跨境電商進口服務商“死亡”數達6家,分別為:小美快購、萬里目、洋食網、豐趣海淘、叮當獅、女神海購,包括公司破產、倒閉、重大重組、工商注銷、創始人跑路、平臺關停或停更等。
實際上,對于跨境電商,監管部門已多次出臺政策規范。
奈何,利益太大,環境變化太快,以致于部分平臺因步子邁的太大而爆雷!
數據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近60%的賣家營收、利潤均未能達到預期目標,23%的賣家利潤不及預期,有20%的賣家營收及利潤均達到了目標。
對于2024年下半年的展望,行業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度。
跨境電商是與國際形勢緊密相關的,大環境的變化,個人難以抵抗,但在變化中升級,在夾縫中求生,在競爭中求異,這也是常理所在。
回溯過往!
2023年,是出海的大年。
走出去,不再是很多人拓展業務的可選項,而是成了擺脫“內卷”的必選項。
去年,拼多多市值憑借Temu在國外的成功而飆升;SHEIN的利潤較上一年增長了150%;TikTok Shop在美國站的總GMV黑色星期五期間環比增長了131%;速賣通Aliexpress的月度用戶數飆升至613萬人......2023年,無疑是國內跨境電商再次崛起的一年。
展望未來!
2024年,依然將會是出海的大年。
但是,在這幅浩浩蕩蕩的時代畫卷的背后,是一個“一邊火焰,一邊海水”的世界。
一邊,是卷不動了的商家們,在叫苦不迭。另一邊,是模式創新的平臺們,實實在在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這是一個對買家來說最好的時代,同樣也是一個對賣家來說最拼的時代!
2023年5月6日,2023首屆廣州白云國際物流產業峰會上,運聯研究院高級研究總監田勇帶來《2022...
近日,移動市場情報平臺Sensor Tower發布《2025年3月中國手游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數...
據風芒能源不完全統計,2025年一季度,國內11家風電整機商共中標200個項目,中標規模總計33.2...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公布我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和項目,總數共計3...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全球動力電池最新統計報告,今年前兩個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
云南省近日出臺政策,為咖啡產業提供資金支持。該政策面向從事咖啡種植、生產加工及標志管理的企業、合作社...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