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跟熱熱鬧鬧的廣告相比,蒙牛腰斬再腰斬的、不斷向下的股價無疑冰冷了許多!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蒙牛,這家中國最大的牛奶企業之一,跌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股價暴跌75%,蒙牛跌幅巨大
先來看股價走勢圖。
從2021年1月的歷史最高價52.095港元,再到目前的不到13港元,短短三年多蒙牛乳業跌幅居然高達75%以上!
這種腰斬之后再腰斬的走勢,讓蒙牛乳業(02319.HK)市值急劇縮水,目前僅為507億港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470億。
不可思議吧,一個國內數一數二的乳制品巨頭,市值居然僅為470億元。
一說蒙牛,人們必然會想到伊利。
目前,伊利股份的市值為人民幣1500億以上,股價最近也是連續下跌,但整體表現要比蒙牛強得多。
伊利股價的歷史最高點同樣是在2021年1月,為47.83元,目前股價在24.5元左右,較歷史最高點下跌近50%。
眾所周知,食品飲料行業近年來普跌,自歷史最高點以來,“醬油茅”海天味業已經跌了70%多,“油茅”金龍魚已經跌了80%多。
海天味業和金龍魚當時投機炒作的成分太大,市盈率動輒干到100倍,不狠狠來個“價值回歸”倒是不正常。
而伊利、蒙牛跟這些“茅”有所不同,在幾年前的那波基金瘋狂抱團、資金南下港股中,它們并不特別顯眼。
也就是說,無論是伊利還是蒙牛,在幾年前食品飲料股最瘋狂的時候,并沒有特別特別大的泡沫。
如此大跌,大環境原因?
那么,為什么伊利和蒙牛,尤其是蒙牛,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跌幅呢?
蒙牛乳業是港股上市公司,很多人會想,是港股大環境問題導致蒙牛三年多暴跌75%嗎?
在蒙牛股價最巔峰的2021年年初,香港恒生指數最高來到31183點,現在是17300點附近,較當時下跌45%左右。
蒙牛跌75%,港股跌45%,蒙牛跌幅遠超過恒生指數,所以絕不能賴所謂“港股大環境”的問題。
其實蒙牛從2021年初股價見頂之后的一年里,走的還算堅挺,一直呈現出高位震蕩走勢,在2022年2月的時候,股價還一度逼近50港元大關,跟歷史最高股價相差無幾。
然而從2022年3月到10月,蒙牛幾乎是一波流的從50港元附近跌到23.7港元,快速腰斬。
之后股價反彈了幾個月,但好景不長。從2023年2月開始,又是單邊一波流下跌,這次是從39港元跌到了現在的13港元以下,此輪跌幅高達66%以上。
也就是說,最近一年半不到,蒙牛跌居然暴跌三分之二!
在兩輪暴跌之后,蒙牛市值蒸發了1500億以上,可謂傷筋動骨、相當慘烈。
作為頭部消費企業,蒙牛的這種跌幅,一般只有一個因素可以解釋:產品不好賣了。
前段時間,牛肉價格下跌的消息不斷傳來。事實上,牛奶因為行業的供需失衡,價格也在持續下跌。
根據財聯社的報道,牛奶原奶在2023年過剩的基礎上,2024年產能過剩情況更加嚴重。
由于原奶價格的持續下跌,目前更是出現了奶價和成本有記錄以來的首次倒掛。
售價低于成本,就意味著虧損。
相關數據顯示,到了今年5月份,奶價已經跌到了每公斤3.34元/公斤,同比下降高達0.55元/公斤(全成本下降0.31元/公斤)。
由此,牛奶的利潤空間首次進入負值區間,目前行業虧損超過80%。
到了7月份,多個省份的生鮮牛乳平均價格已經降到3.24元/公斤。
原奶賣不動、賣不出去,企業只能被迫將原奶噴粉儲藏。而這一過程又會消耗很多成本,大概噴粉一噸會虧損一萬元以上。這無疑進一步蠶食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摩根大通看空,暗藏商譽暴雷
在這種大背景下,摩根大通最近給蒙牛發了一份看空性質的評級報告,把蒙牛的評級從“增持”降為“中性”。更是大幅削減了目標價,由30港元降至13港元。
目前,蒙牛的股價也就不到13港元,且明顯處于長期下跌態勢,摩根大通如果再看到不靠譜的30港元,反而有失公允。
摩根大通還對蒙牛和伊利進行了一番預測對比,得出來的結論是:蒙牛比伊利更差。
具體數據為:
預計蒙牛上半年銷售額會下降5.6%,比伊利的下降3.6%更差。
預計蒙牛上半年盈利會下滑19.4%,比伊利的微跌0.9%更差。
事實上,蒙牛在2023年凈利潤已經下跌了近10%,在2024年原奶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蒙牛高管也在業績會上直言,可能還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無并購,不商譽。過去這些年,蒙牛全面開啟買買買的模式,投資了貝拉米、現代牧業、妙可藍多、中國圣牧等公司,耗資超過100億元。
然而這些投資并購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高溢價收購更是會導致商譽大幅減值的潛在暴雷風險。
最典型的例子是,蒙牛2019年耗資超過70億收購的澳大利亞貝拉米,溢價高達驚人的500%以上!
這可是傳統的食品行業,根本不是高科技行業,所以憑什么有如此之高的溢價呢?
2021年、2022年,蒙牛直接計提貝拉米商譽減值分別超過6億元、7億元。
蒙牛之前投資的妙可藍多,2023年業績也大幅腰斬,股價更是暴跌不止。
種種的不靠譜并購之后,到了2023年,蒙牛的商譽已經高達近90億元,比2017年的45億左右幾乎翻了一倍!
在不利局面下,蒙牛管理層在今年3月份發生“巨震”:盧敏放離職,高飛上任。
盧敏放在蒙牛總裁位置上多年,他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被問到三聚氰胺事件后如何解決牛奶質量時,他說的這樣一句話:“蒙牛酸奶業務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發展很快,我們總把優質的高質量的產品放到這些市場,這就改變了大家的看法。”
在國民日益重視食品安全、食品質量的大背景下,一個超級乳企的CEO居然說出這種話,無疑會刺痛無數中國內地消費者的神經。
目前,奧運賽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蒙牛作為國際奧委會的贊助商,也正狂打廣告,突出自家品牌代表著健康、陽光、向上。
然而跟熱熱鬧鬧的廣告相比,蒙牛腰斬再腰斬的、不斷向下的股價無疑冰冷了許多!
年關將近,闔家團圓之際,為打造安全和諧家園,進一步增強公眾的防騙防詐意識,保護一年辛苦賺的“錢袋子”...
網商銀行的小微企業綠色評級體系,因推動小微企業綠色轉型,為破解金融領域“普惠不綠色,綠色不普惠”的難...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