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剛過去的端午檔票房僅為3.83億元,是十年來除受疫情影響的2022年之外的新低。
剛剛過去的端午檔票房僅為3.83億元,是十年來除受疫情影響的2022年之外的新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城市影院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鄧永紅上海國際電影論壇暨展覽會上表示,從整體數據看,當前電影市場無論是觀影人次觀影頻次,都是有所下降的。這也造成因電影投資帶來的虧損和糾紛露出水面。
知名影企艱難虧損連連
隨著A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完畢,北京文化、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等一度穩坐電影行業頭把交椅的民營電影公司卻仍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內,北京文化預計虧損2.5億元至2.9億元。此外,博納影業曾于2022年重回A股,但此后連年虧損,該公司2023年預計虧損3.6億元至5.6億元。2023年,博納影業旗下影院票房收入僅10.47億元(不含服務費),但該公司將虧損歸咎于報告期內主投影片表現不及預期。華誼兄弟在2023年的虧損預計達到4.6-6.9億元。與2022年同期的9.8億元虧損相比有所收窄,但連年資金短缺之下華誼兄弟的虧損積重難返,而過去一年該公司主控項目的表現同樣表現不佳。
電影投資光環褪去糾紛不斷
長期以來,電影的具體投資額、盈虧數字等,出品方和發行方都秘而不宣,但是隨著近年來電影市場的蕭條,越來越多電影投資事件出現在公眾面前,例如早前果麥文化披露的投資電影虧損公告,讓市場看到了行業的蕭條,根據果麥文化公告顯示,其投資1300萬元購買了《四海》5%投資份額,截止到電影結束發行放映,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投資《四海》的虧損約為人民幣700萬元至人民幣900萬元,虧損主要原因則只有一句話:票房未達預期。這部由沈騰、劉昊然、劉浩存、尹正等演員主演的電影《四海》,總投資約2.6億元,投資方股東更是包括升騰、吳京等一眾演藝圈老炮,但是根據果麥文化虧損比例計算,該劇2.6億元至少虧損一半。
泥沙俱下 電影投資有人虧損有人被告
近日,有著多年電影投資經驗的章斯函(化名)告訴記者,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部電影成為了被告。據章斯函介紹,2018年12月經人介紹她通過一個專門投資電影的公司與25名投資人簽訂協議,轉手售《懸崖》《一級指控》二部電影的相應投資收益權份額,募集資金金額共計225萬余元,并將募集的部分款項用于這兩部電影的投資。
電影份額投資,確實是一種投資,這種模式其實自電影市場化運作便開始出現。出品方若沒有足夠多的資金,就需要從社會上籌集,并以片酬回報進行分紅,此邏輯類似于股權投資。近年來,國產電影票房動輒過億,甚至幾十億也不在話下,讓無數人看到了美好的“錢景”,進而紛紛轉戰電影投資市場。轉讓雙方簽訂合同,并注明相互承擔的風險權責。但在影片上映前11個月,由于投資人突然舉報,2022年9月,上海黃埔警方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將全案移送黃埔區檢察院審查起訴,黃浦檢察院以新的罪名“集資詐騙罪”將該案起訴至黃浦區法院。章斯函對記者表示,當她看到起訴書時,她都懵了,電影投資盡然違了法?她認為檢察院起訴書中有較多失實和錯誤部分,并正在嘗試與負責本案的黃浦區檢察官姜韜,希望能夠反應相關情況。
“找錢難”一直是電影行業的焦點。4月22日,在第1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的電影投融資論壇上,多位電影投資人表示,投資方并非沒有錢,而是市場上缺乏可靠的電影項目以及幫助投資方看項目的專業中介機構。寧波文影基金總經理趙揚表示,他所在的影視投資基金在投資過程中最看重項目的確定性和資金安全性。由此,影視資本也面臨一個現實問題:投資大制作項目相對可靠,但這些項目并不缺錢,投資方只能靠熟絡的人脈獲得相應投資份額;而找上門的項目往往具備不確定性。
在當前影視行業下行的周期,賺錢不僅僅是影視投資唯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的影視投資糾紛案件,也開始得到大家的關注,在趙揚看來,設立一個影視投融資產業聯盟的必要性在于,提升信息對稱度,保障從業人員的專業度和信用,以及保證資金監管的有效性。
6月19日,工業富聯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2024年度分紅方案,將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