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股驚現詐騙式“退市”,27萬股民踩雷,實控人套現超20億!
又爆雷了!
股票還在,上市公司總部卻“人去樓空”?
你聽過這樣的“鬼故事”嗎?
現在就有這么一家,ST愛康。
曾經光伏行業的璀璨明星,如今卻淪為人煙罕至的“鬼城”。
公司值錢的物品多數都被搬走了,只剩下空空如也的辦公室。
目前,公司退市在即,不僅有4家子公司停工停產,還被證監會立案了;
實控人如今在何處?大家也不知道。
只知道,近28萬股東受到了股價暴跌的“悶殺”,投資損失慘重。
而且,大股東鄒承慧家族在近幾年不斷減持,合計套現超20億元。
如果不是“早有預謀”,那31個跌停直至退市,大股東沒有任何動作,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細思極恐之下,感嘆一家公司從光伏明星到“詐騙式”退市的驚人墮落!
01
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近日,不少媒體報道稱愛康科技(ST愛康)杭州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前臺無人值守。公司內部大量工位閑置,僅少數員工在崗。
ST愛康,也曾是A股的光伏配件明星企業。上市以來,累計融資超過55億元,如今三年凈利潤虧損超20億元,更是走到了退市邊緣,留下近28萬戶股東無計脫身。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蘇州愛康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贛州愛康光電有限公司已經對旗下全體員工予以放假。
截至2024年6月12日,ST愛康的蘇州、湖州、贛州等生產基地已宣布臨時停工停產,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3個月。
即便是ST愛康馬上“嘴硬”表示“正常辦公、正常經營”,可市場的眼睛卻是雪亮的:
6月13日,ST愛康毫無懸念跌停;
6月14日,ST愛康繼續跌停......
自5月6日起,ST愛康的股價開啟了連續跌停的模式,至6月18日,股票已連續31個跌停,這種無量空跌模式讓27.68萬股民深度套牢,毫無“逃命”機會。
ST愛康今天開盤后依舊是雷打不動的一字跌停,最新收盤價為0.37元/股,巔峰時期ST愛康的總市值一度近300億元,最新市值僅剩不足20億元,縮水九成不止。
“這和緬北電詐有什么不同?”有股民在社交平臺憤怒發問。
董秘前腳說不存在ST風險,后腳公司就被ST,隨后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跌停。
連續20個交易日跌停,也讓ST愛康鎖定“面值退市”,退出二級市場,幾乎板上釘釘了!
上市公司出問題,公司董事長大多數都難辭其咎,更有甚者目的不純,就是帶著收割的“鐮刀”來的。
02
果不其然,這樣的神仙公司,證監會多次警告不聽,最后直接對愛康及其實控人鄒承慧立案調查了。
6月12日晚間,ST愛康發布第8次面值退市風險提示,同時披露,公司及實控人鄒承慧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不求實控人對上市公司“肝腦涂地”,可至少應該“鞠躬盡瘁”吧。然而,看看這實控人是怎么做的?
自公司上市以來,ST愛康董事長兼實控人鄒承慧持有公司42.44%的股權,但在2017年至2022年間大筆減持套現,累計套現約20.54億元。目前,鄒承慧及其關聯方僅持有公司6.4%的股份,其中1/3的股份還進行了質押套現。
這種“清倉式減持”讓投資者感到憤怒和失望,同時也反映了大股東對公司的態度變化或資金需求。
截止2023年12月31日,ST愛康資產質押和抵押已經高達53億,而此時它的資產總額才有104億,換句話說銀行已經不給它授信了,只能用資產做抵押或者質押才能獲得貸款,可以看到它到2023年底已經把大半家底抵押或者質押出去了。其中貨幣資金16億,質押就高達15億,基本全部拿出去了。
單單高質押也許說明不了什么問題,那么為表外公司擔保又算怎么回事呢?
剛開始是愛康控股給上市公司ST愛康擔保,為ST愛康輸血。沒過多久,ST愛康反過來給愛康控股下面的小弟做擔保。期間,還時不時給別人做擔保,以及把自己的大半家底做了抵押和質押,換取流動性,最后直至暴雷。
截止2023年12月31日,ST愛康實際擔保余額就高達64億,而此時它的凈資產才有23億,擔保數額是凈資產的近3倍。其中為子公司提供擔保有44億,對外擔保有13億,可以看出,ST愛康可謂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去借錢,母公司借不到了,就讓子公司去借,自己則提供擔保。
有網友甚至調侃道:“ST愛康,不是在擔保,就是在去擔保的路上。”
持續減持、股票質押、資金占用、違規擔保......這變現套路都快成無良大股東的“基操”了。
所以說,像上市后有大股東持續減持、高質押、應收賬款占比偏高,總有大額其他應收款的個股,要注意規避風險了!
說不定就是下一個“ST愛康”,從曾經的光伏行業璀璨明星到如今“血洗”股民“詐騙式”退市,其中的水很深很深!
03
愛康科技是如何從輝煌到衰落的呢?
一切的起點,源于一位名叫鄒承慧的湖南大學畢業生。
他在2001年提出用B2B模式革新鋁材貿易,短短兩年便將公司海外業務推上巔峰。
隨后,光伏行業首富施正榮的成功案例,像一束光,照亮了鄒承慧心中的創業之路。
2006年,愛康科技應運而生,專注太陽能電池的配套產品。
起初的鋁邊框生意并不順遂,但在鄒承慧的“神秘操作”下,第二年不僅扭虧為盈,還一躍成為行業龍頭。
2011年,愛康科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巔峰時期,愛康科技的總市值一度高達275億元,是A股知名的光伏行業巨頭。
然而上市融資的8個億,仿佛打開了鄒承慧財富欲望的潘多拉魔盒。
值得一提的是,愛康科技在光伏行業“洗牌”中憑借募得的資金躲過一劫,卻也加劇了鄒承慧利用資本市場“割韭菜”的決心。
通過一系列定增,愛康科技從股市募集超過56億資金,而鄒承慧本人也從15年開始連續6次登上富豪榜。
在此期間,愛康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鄒承慧不斷減持公司股份,累計高達6.27億股,套現超過20億元。
精準減持之后,愛康科技的業績也開始大變臉。
2021年到2023年,公司凈利潤連續三年巨虧,分別虧損4.06億元、8.33億元和8.26億元,三年累計的虧損額約為20.65億元。
當然,如今ST愛康的經營困境與其多年搖擺不定未賺錢的主業也頗有關系。
上市后,愛康科技也經歷過多次業務轉型,無論是電池組件、邊框、支架、乃至涉足光伏電站,卻始終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主業。
上市前的2006年至2010年,愛康科技專注于光伏配件制造領域,確立了光伏制造板塊細分產品的龍頭地位;
2011年至2015年,以光伏電站投資為核心,愛康科技完成了從配件供應商到電站運營商的轉型;
2016年至2020年,愛康科技再聚焦高效電池、差異化組件制造;
2021年,瞄準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
不斷調整的愛康科技卻沒有在風口上賺到錢,往往產大于銷。尤其是2019年之后,愛康科技虧損明顯加劇,至2023年5年時間累計虧超36億元。
04
最近3年,愛康科技的高管僅薪資就拿了2.83億元。而2018—2020年,高管薪資發了近2.7億元。似乎公司在過冬,公司高管卻在過節。
這些財務問題不僅反映了公司經營的持續惡化,也暴露了內部管理的混亂和缺乏有效控制。
更有甚者,在公司股票連跌陷入退市困境的時候,大股東不僅沒有任何救市的動作,愛康科技還涉嫌“忽悠式”增持。
今年2月底,愛康科技披露說股東要增持,結果過去3個月后又“各種原因”,留下一句“尚未增持”,沒了下文。
這期間,愛康科技經歷了無休止的跌停,最終近28萬股民眼睜睜地看著股票慘被ST而無能為力。
自4月30日起,27萬多股民如同進入“地獄模式”。當日,公司突然發布公告稱,股票自5月6日起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也就是ST。
令人震驚的是,愛康科技董事長鄒承慧還在早前多次公開聲明中,明確表示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
此外,在被ST后,鄒承慧還在聲稱50億訂單在手,今年業績無虞。
然而,卻被3家基地暫時“停工停產”的現實狠狠打臉。
這無疑又是一次“無中生有”欺詐行為!
愛康科技這一系列的做法,都讓人看起來像是“早有預謀”,一次又一次的虛假消息,讓趨利的投資者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終牢牢綁定在了ST愛康這架即將“支離破碎”的馬車上!
從輝煌到隕落,愛康科技的故事充滿了管理層的失誤、欺騙和貪婪。
在股市的茫茫大海中,有些公司如同行尸走肉,外表看似平靜,內里卻早已千瘡百孔。
今年以來已有33家公司觸及退市標準,其中面值退市22家、占比三分之二,可對比的是,2023年全年兩市共退市47家。
在資本市場中,誠信和透明是企業生存的基石。
任何企圖通過欺騙和隱瞞來獲取短期利益的行為,最終都將受到市場的嚴厲懲罰。投資者也應保持警惕,不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仔細審視公司的真實情況,以免陷入類似ST愛康的陷阱。
ST愛康的案例也在提醒上市公司,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一時的市場機遇和技術優勢,更重要的是要有穩健的管理、透明的治理和對股東利益的真正尊重。
否則,再輝煌的企業也可能迅速隕落,成為市場中的“惡意退市”樣板公司!
2月18日,昆侖萬維開源中國首個面向AI短劇創作的視頻生成模型SkyReels-V1、中國首個SOT...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年均50多場獨具特色的文旅活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備受全社會廣泛關注...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