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家網獲悉,長期沉淪的恒大汽車突然傳來兩大“利好”。一個是,竟然有“神秘”買家想收購恒大汽車約29%股權;另一個是,5月27日,該公司在港交所恢復買賣。正是市場傳出“恒大汽車找到接盤俠”的消息,促使它們復牌暴漲86.84%,市值76.99億港元。雖然,恒大汽車復牌暴漲,可這家公司距離超7800億港元市值巔峰,已灰飛煙滅7700億港元,仍處漩渦之中。“神奇”的是,當外界以為恒大汽車會隨著許家印“翻車”退出歷史,它們又找到了“救星”,其“玄幻”程度,恐怕只有“下周回國”賈躍亭的FF能比肩了。這顆媒體眼中的“新能源大雷”再次被資本捧到手心。5月26日,恒大汽車趁外界休息悄悄發了份公告。內容大概是,有“神秘”買家要資助恒大汽車,讓它們堅強活下去。恒大汽車表示,“待訂立買賣協議后并在其條款及條件的規限下,約29.0%的股權將被收購。”恒大汽車公告是周末發的,但還是引發了業內極大轟動。一是,恒大汽車深陷漩渦,它們曾是許家印“翻車”前的“最后底牌”;二是,恒大汽車“停產停工”面臨經營困境,且飛掉了一單中東土豪5億美元的“救命錢”;三是,恒大汽車股價殘破不堪,市值蒸發殆盡。試想這么一家造車公司,還有人愿意接盤?也是無比“玄幻”了。而恒大汽車誕生的歷史,與許家印的“謀劃”有很大關系。2014年,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元年”。這一年新能源行業出現兩位“曠世奇才”。一位是主張“生態化反”跑到美國成立FF的賈躍亭;一位是“宇宙奇點”要把新能源造車撲向美國、日本的前360副總裁沈海寅。二人“隔海相望”,憑借一己之力拉開了資本瘋狂入局造車新勢力的開端。看到“老友”賈躍亭造車,“足球達人”許家印也“謀劃”起了造車事業,成立恒大汽車早期雛形恒大新能源汽車(天津)有限公司。公司有了,許家印未急忙施工,他決定“先觀察觀察”。許家印在“觀察”什么?自然是賈躍亭的造車進度。他想看看,FF會造出什么樣的車,并為自己的造車事業提供參考。許家印等啊等,等到恒大暴雷前夜,都未見賈躍亭的車。反觀賈躍亭,用“FF需要融資,才能造車”為由,從“老友”許家印身上薅走了一筆融資。2018年,恒大健康公告稱,“以67.467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權,通過時穎公司持有FF公司45%股權,躍升第一大股東。”吹響了許家印全面進攻新能源的號角。2019年,興奮的許家印,拉著恒大新能源汽車(天津)有限公司召開了“國能93車型量產下線儀式”。他在儀式上向外界大膽披露了,恒大造車計劃。由此成為“風云人物”。不知道,賈躍亭是怎么跟許家印講故事的,2019年之后,許家印徹底魔怔了。2020年,恒大健康更名恒大汽車。許家印畫了一張巨餅。他說,“恒大汽車要實施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中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國協同研發,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如此豪情壯志,讓全球資本陷入癲狂。有趣的是,許家印畫餅那年,他的“老友”賈躍亭,利用美國法律漏洞,完成了一波“神操作”。在合法合規狀態下,巧妙的將30億美元債務,用申請個人破產重組的方式轉換成了FF的股權,把潛藏大雷債權人弄成了FF的股東。大洋彼岸的許家印,沉浸在巨餅里,全球資本很買賬,2021年締造了恒大汽車超7800億港元市值巔峰。然而,恒大積壓的債務以及怨氣直沖九霄的債權人,此刻埋下隱患。債權人不給許家印任何“喘息”機會,經歷市值巔峰的恒大汽車當年股價就崩了,恒大暴雷,供應商發難。更有趣的是,許家印麻煩來了,安撫好債權人的賈躍亭倍感輕松,把30億美元債務化于無形的他,帶領FF借助SPAC登陸美股IPO,再一次站上全球創業“神壇”。2022年,跟債權人扛了一年的許家印扛不住了,恒大相關業務雷聲滾滾。他在干什么呢?用“擺爛”的方式強迫債權人“二選一”。其中有一點是“模仿”賈躍亭,債轉股。彼時,許家印計劃,“用恒大的債務去換恒大汽車的股權,只要債權人同意,他就高枕無憂了。”實際上,恒大汽車與FF有所不同。恒大汽車兩年虧掉989億元,總資產1152億元,卻背負了1839億元債務。也就是說,恒大汽車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債權人轉移過去是接盤“垃圾資產”與負債。FF不一樣,債權人轉移成FF股東,可以做個IPO回本的“美夢”。許家印估計發現了“謀劃”漏洞百出,他選擇了以繼續坑恒大為代價的“補救”,將恒大汽車47個非汽車項目用2元“友情價”賣給恒大,想把恒大汽車包裝成“優質資產”。里面有個問題,債權人不傻。恒大汽車入不敷出,市值破爛不堪,債轉股意義在哪?于是許家印想到了他在海外的其他“老友”,意圖用中東土豪的5億美元融資拉升資金盤。“新股東進來,老股東就有退的希望。”可惜,許家印“壯志未酬”先“翻車”了。其實,接下來的故事就跟許家印沒關系了,余波仍在影響恒大汽車。恒大汽車也不客氣,一直在等中東土豪的5億美元融資。中東土豪也不客氣,說不投就不投了。似乎沒毛病,錢是許家印拉來的,他“翻車”了,錢肯定就跟著一起“消失”了。由于市場存在諸多“利空”,恒大汽車階段性停牌,保留幾十億港元股價,作為未來談判籌碼。經營上,恒大汽車如履薄冰,闖入新能源行業幾年累計巨虧超1100億元。前面提到,許家印包裝恒大汽車玩了一出大瘦身,使其擁有的1152億元資產降到348.51億元,負債隨即下降,由1839億元降到725.43億元,需要注意的是,恒大汽車未改變資不抵債困局。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車累計交付超1389臺車,賣的十分艱辛。股價、經營、債務、銷量,恒大汽車基本沒有一項不存在風險。“玄幻”的是,危機重重有人買單?周末,恒大汽車的公告里披露,占全部已發行股份約29%的31.45億股,將即時被收購。說明,潛在買家老早就跟恒大汽車達成合作。不過,潛在買家是誰,很是“神秘”。恒大汽車算是豁出去了,直接拋售29%股權跟賣身無差別了,仿佛“誰管公司不重要,有錢就行。”最令人佩服的是,“神秘”買家,敢給恒大汽車接盤,實在太“玄幻”了。但是反過來想想,那些接盤FF的是“玄幻中修仙”。恒大汽車只能算沒錢,至少造車、賣車。FF呢?“一車未造,交付11臺,召回11臺,有人質疑11臺假數據。”賈躍亭的造車之旅駛入幽冥。受“神秘”買家接盤“利好”提振,恒大汽車在資本市場獲得久違的關注,截至港股收盤,公司股價暴漲86.84%,市值76.99億港元,總算給持續被套的股民,一絲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