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云又有大動作了。
馬云又有大動作了。
作者 | 王思琪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馬云又有大動作了。
投資家網獲悉,天眼查APP 近日更新了一則動態顯示,一家名為“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初創公司在杭州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鄧中華,注冊資本1.1 億元。這家公司從名字上看比較陌生,背后卻站著一位牽動中國互聯網與科技命運、前途的大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
馬云自歸國以來,始終被外界高度關注。他用100 多天時間完成了一系列關乎阿里巴巴未來的重大舉措,包括“1+6+N ”組織架構調整,換帥張勇,啟用“十八羅漢”蔡崇信,扔掉阿里巴巴實控人身份。而在螞蟻集團整改靴子落地后,布局好一切的馬云,悄悄隱匿了。
上個月,英文報紙《論壇報》披露了馬云行蹤,他低調前往了巴基斯坦。另據《證券時報》消息,他前面還去了孟加拉國。此后,再難覓得馬云蹤跡,也沒人知道他要干什么。
“一米八海洋科技”突然出現,外界才捕捉到了馬云蹤跡。據了解,該公司有兩大股東,分別是持股80% 的香港1.8 Meters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 與持股10% 的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投資家網查閱股權穿透信息發現,馬云持有后者99% 的股權。
那么馬云參投的新公司到底要干什么,說出來可能難以置信,“學習袁隆平”。
一
袁隆平,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在心的名字。
2021 年5 月22 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 歲。上億網友留下淚水,“他的離開,是世界一大損失。”
袁隆平一生有兩個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在夢中,袁隆平夢見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子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袁隆平和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1997 年,袁隆平已過退休年齡,但他為了解決世界人民糧食溫飽問題仍堅持奮戰在一線,并在兩系法基礎之上提出研究“超級稻計劃”。原本該計劃有兩個目標,第一期(1996 年至2000 年)每畝產700 公斤;第二期(2000 年至2005 年)每畝產800 公斤。2004 年,袁隆平就實現了二期目標,可他不滿足,陸續提出了更多目標,實現每公頃產糧16 噸。
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希望,“不只是中國人,世界都能吃飽飯。”曾有機構預測,“全世界有22 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水稻,可以多養活超4 億人口。”
夢想實施之時,這位解決億萬人溫飽問題的偉大科學家永遠離開了他所熱愛的事業。袁隆平走了,他的追隨者卻越來越多,為“糧食覆蓋全球,解決人民溫飽”的目標奮斗著。
眾多追隨者里就有今天的主角,馬云。
2019年,還是一個“高調”企業家的馬云多次在演講中闡述著“畝產1000 美金”的計劃。
所謂“畝產1000 美金”亦是馬云對袁隆平解決人民糧食溫飽的呼應。他說,“讓農民的土地增值,讓每一塊土地的畝產從1000 斤到1000 美金,是農村需要解決的最重要事情。”
馬云表示,阿里巴巴要從三個方面推進。一是,利用互聯網實現農產品向城市居民按需定制;二是,讓農民通過互聯網獲得更多科技支持;三是,打造新型供銷合作社體系。
彼時,馬云雖然提出了“畝產1000 美金”計劃,但從他的操作思路看,本質上是“互聯網賦能服務”。里面多少有些“講故事”的成分,網友們也覺得馬云在“吹牛”。
正當外界期待“畝產1000 美金”如何落地時,他把阿里巴巴指揮權交接給了張勇。
馬云“退休”了。
二
2019 年之后,網上找不到太多與馬云有關動態。“畝產1000 美金”計劃就像一陣風,輿論焦點很快從馬云轉移到“最牛打工仔”張勇管理下的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身上。
話題則從“農民賺錢”過度到“造富運動”。2020 年,螞蟻集團杭州總部傳來陣陣掌聲,按著規劃這只“超體量金融巨獸”將在科創板以2.1 萬億元“天價”估值完成IPO 。
屆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會誕生一大批高管、員工富豪,資本無盡狂歡。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互聯網行業存在的某種亂象,“一邊講故事,一邊掏走財富,一邊制造泡沫。”
2.1 萬億元“天價”估值是否合理?市場有過質疑,卻被淹沒。直到監管出手,“造富運動”突然煙消云散,螞蟻集團急忙撤回IPO ,步入漫長整改期,輿論又想起了馬云。
最近幾年,關于阿里巴巴,社交平臺上討論最多的有兩件事。一個是馬云到底在干什么?另一個是螞蟻集團還能IPO嗎?從表面上看,馬云一直在世界范圍內吃喝玩樂。
據媒體報道,馬云去過荷蘭、西班牙、日本、泰國等歐洲亞洲國家,吃著壽司、用太極跟拳王“PK ”日子過得無比逍遙。當然, 這些只是他給外界制造出來的“假象”。
馬云始終沒有忘記,他要造福農民的夢。2021 年10 月,馬云到訪荷蘭考察了多家農業及現代溫室技術相關的荷蘭公司,提到了農業人才與“如何可持續地生產糧食”。
不過,那時候沒人能把馬云想做的事與袁隆平的夢想關聯到一起。去年,跑日本吃壽司的馬云,重點考察研究了當地漁業養殖技術;今年初,在泰國打拳的他聯系到了正大集團。
正大集團即國內早期綜藝節目“正大綜藝”的出資方,世界最大的農業集團之一。馬云與正大集團掌舵人謝氏家族會面,聊了不少與糧食種植、瓜果蔬菜、農副產品有關的話題。
聊完這些,馬云歸國了。
三
馬云人在國內,仍在制造“假象”。
他在杭州大談ChatGPT 一度引發媒體無限遐想,認為他要挑戰微軟、谷歌帶領阿里巴巴重倉人工智能。反手,馬云來了個大招,進行“1+6+N ”組織架構調整,拆分現有業務。緊接著,他換帥張勇,啟用“十八羅漢”召回美國NBA 中國董事會成員、籃網隊老板蔡崇信。
阿里巴巴仿佛回到了那個“十八羅漢”熱血澎湃的創業階段。
“我對錢不敢興趣”的馬云扔掉了伴隨他風雨幾十年、商界難敵手的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實控人身份。而在螞蟻集團整改靴子落地后,馬云行蹤飄忽起來。他去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有消息稱,他在考察海外電商平臺,其實他是為入局“一米八海洋科技”做準備。
實際上,互聯網公司布局農業有不少案例,比較知名的是,丁磊在2009 年搞出“養豬大計”,網易味央一度火遍互聯網。但這個業務高開低走,今年6 月更是遭遇了新的危機。天眼查APP 顯示,味央關聯公司浙江味央增加兩則股權凍結信息,涉及金額達到1.2 億元。
馬云入股“一米八海洋科技”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他沒帶上阿里巴巴、云鋒基金,自己弄了個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以個人身份間接持股,直接參與新事業。
“這太不馬云了”。阿里巴巴是產業資本頂流、云鋒基金是VC/PE 頂流,他竟一個沒用。說明,馬云沒完全“講故事”。他想“學習袁隆平”,用科技攻堅世界人民溫飽與吃好問題。
“學習袁隆平”并不容易,關鍵要“持之以恒”。記得馬云剛退休時,他說想干回老本行,做老師,老師沒繼續干,現在他做起農業,理想路徑某些方面與袁隆平倒有幾分相似。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語里曾如此描述袁隆平,“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
袁隆平名滿天下,淡泊名利,專注糧食。馬云名滿天下,對錢不敢興趣,布局農業。
期待馬云的新事業,未來有所建樹。
2025年4月3日,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聯合索威爾(NASDAQ:LHSW)正...
萬億銀發經濟浪潮,是時代賦予的寶貴機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2025年4月8日至11日,國家會...
國際一流麥角硫因原料大廠江蘇僅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僅三生物”)宣布完成由集富亞洲領投的億元...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