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作為國家根本,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之下,農業的發展與數字化轉型息息相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例,在農業數字化進程中,首當其沖的是農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綱要》中提及:中國農村互聯網市場的電商板塊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農業作為國家根本,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之下,農業的發展與數字化轉型息息相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例,在農業數字化進程中,首當其沖的是農村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綱要》中提及:中國農村互聯網市場的電商板塊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據估計,到2025年,中國農村互聯網市場的電商板塊規模將達到2.8萬億元。
政策:利好政策頻發,農業產業互聯網賽道機遇不斷
自2019年以來,在二十大、國務院一號文件以及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數字農業和農業電商相關的提及次數就超過了20次,尤其在數字中國的大政策背景下,農業產業互聯網行業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的保障,為農業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因此,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國內第一產業人口占比由2021年的22.87%上升至24.08%。 2022年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220萬人,相較2021年增加100萬人。《“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顯示,計劃到2025年,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500萬人。
市場規模巨大,又有著政策的巨大支持,為何除了惠農網、一畝田之外,目前從事專業的農業電商企業卻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國內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是很高,加上農產品生長周期較長,因此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農業是一個回報率相對較低的行業;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農業電商入門簡單,要做好卻不容易。比如:要保證產品質量,就需要把控產品,那么就需要把整個服務上行至產地,甚至從選種苗開始;還需要對農產品特性足夠了解,比如:什么樣的農產品需要什么樣的包裝、物流條件等等,不是簡單的“農產品+互聯網”就能做好,而是需要做一個完整的農業行業的數字化生態轉型和升級。這需要在前期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因此像惠農網這樣,能夠堅持十年的企業可謂是鳳毛麟角。也正因為如此,能夠在殘酷市場環境下存活下來并發展良好的企業,他們都不僅僅是在農業互聯網領域有所建樹,在產品上行服務、農業產業數字化服務這些領域也十分擅長,在農業電商這個朝陽賽道上,他們有著先發優勢。
經濟:消費多元化態勢形成,農業產業互聯網需精準產銷對接
在市場的整體發展進程中,C2C、B2B、B2C等等各種平臺或者說商業模式應運而生,根據艾瑞網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白皮書》報告顯示,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以自我需求為決策中心,購買前的決策信息來源更加多元和全面,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這也就是C2B2C開始盛行的主要因素。從此,各類具有圈子屬性的品牌和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在市場上出現,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優勝劣汰后,一些“小眾”、“圈子”、“亞文化”的品牌以用戶需求為基礎,定向生產產品,然后再利用品牌自身的影響力,擴展用戶甚至是圈子,這也就是近年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產品、文化開始注重“破圈”。
C2B2C也逐步開始在農業行業盛行,消費理念的概念帶動的是整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更多具有特色的農產品開始嶄露頭角,同時品牌化與農產品的結合也越來越深,消費端與生產端在大數據和精準算法的撮合下更具多元化。
在此市場環境下,農業產業也正在通過大數據和算法在進行轉型,但是農產品的生產周期更長,短則3-6個月,長則3-5年,海量數據如何標準化則是一道很高的門檻,這對農業互聯網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惠農網創新制訂了“互聯網農產品電商數據分類標準”,且經過十年發展,其大數據沉淀在行業內也是首屈一指,因此他們平臺在產銷對接這一領域也一直領先于行業,據了解,他們在大數據、金融和人工智能領域布局完整成熟,在C2B2C的市場表現,也值得期待。
社會:農業產業互聯網基礎建設初具規模,社會條件儼然成熟
自2015年起,商務部開始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目前已在全國超過1000個縣(市、區)開展,通過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的促進政策,推動著數字農村的快速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數字化的新活力,截止至2021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已經超過36%,且農業農村的電商增長要比全國總體增長高出4個百分點 。
在項目開展期間,各電商示范縣及社會各界積極與成熟的、有豐富經驗的、具有農業專業基礎的產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展開合作。與以往的單項目合作不同,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的合作是多元的、立體的、體系化的,從產業布局、產業鏈開發、物流鏈打造、農產品品牌運營、數字化人才體系建設培養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在優秀助農、惠農企業的共策共建下,許多示范縣做到了有產有業、有物有流、有品有牌、有人有才。據悉,僅湖南惠農網一家企業就服務了全國上百個縣域,并多次收到國家商務部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的嘉獎。
技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時代,農業產業互聯網期待彎道超車
2022年內農業總產值為8.44萬億,年均增長速度為9%。農業是傳統行業,也是國之根本。傳統意味著歷史悠久經驗豐富,也意味著整個行業的轉型也會遇到更多的挑戰。隨著數字中國大戰略的推行,以及供應鏈、渠道的改變,如何解決農產的流通模式,以及用新技術加速行業的數字升級轉型成為了國家、政府、行業關注的課題。
近年來逐步成熟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也自然被農業行業所關注,在新技術面前,比起其他行業相對成熟的數字化程度,農業行業反而有了更大的挖掘空間,技術的革新給予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目前,已經有不少政府、科研機構、學校與農業大數據相關企業展開了深度合作,在農業商業邊界拓展、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市場行情、生產資料整合、產品和品牌溯源、農技專家資源云分配等多方面引入農業大數據,同時還有行業領軍企業著手與人工智能惠農AI的開發和研究,目前已經結合農技專家的大數據沉淀,在解決農戶種養殖難題上投入使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作為惠農AI以及農業大數據標準化的參與制定企業,惠農網CEO申斌表示,未來惠農網將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向加大投入,爭取早日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和升級,讓以后每片土地、每棵樹都能數字化、智能化。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
*《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白皮書》;
*《2021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2023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研究報告》;
*國家農業農村部數據庫。
自從2022年二十大中提到數字中國的大戰略后,各個行業都開始謀求數字化的轉型之路,作為國之根本的農業...
2025年6月27日,「創新領航·醫工結合」成長營Demo Day在北京成功舉辦,伴隨著結業證書的頒...
2025年6月30日,DJI 大疆正式發布全新旗艦級民用運載無人機DJI FlyCart 100(以...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