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熱風席卷全球,中國企業躍躍欲試。
作者 | 吳雯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AI 熱風席卷全球,中國企業躍躍欲試。
近日,國產GPU 龍頭企業景嘉微宣布,擬定增募資不超過42 億元,投向高性能通用GPU 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
當前,ChatGPT 掀起全球AI 大模型混戰,帶動高端GPU 芯片需求大爆發,海外巨頭英偉達早已賺得盤滿缽滿,公司股價在5 個月內飆漲180% ,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其創始人黃仁勛身價暴漲,成為科技圈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眼看同行名利雙收,景嘉微自然不愿錯過這個好機會,公司募資搞研發不失為一計良策。不過,景嘉微的產品與英偉達還存在大約5年的技術代差,42 億募資能不能助力景嘉微迎頭而上?眼下似乎還言之尚早。
一
英偉達乘著AI 東風扶搖直上,國產GPU 龍頭企業景嘉微也不甘人后。
近日,景嘉微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42.01 億元,募資凈額將用于高性能通用GPU 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通用GPU 先進架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GPU 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芯片或繪圖芯片,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游戲機和一些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上運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作為計算機的核心芯片之一,GPU具有較高的資本和技術壁壘。
GPU 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并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也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眼下AI大模型如火如荼,全球市場對GPU 的需求持續上升。
公開資料顯示,景嘉微成立于2006 年4 月,致力于信息探測、處理與傳遞領域的技術和綜合應用,為客戶提供高可靠、高品質的解決方案、產品和配套服務。2016 年3 月,景嘉微在深交創業板成功上市,當前股價近100 元,總市值超420 億元。
景嘉微的產品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圖形圖像處理、計算與存儲產品、小型雷達系統、無線通信系統、電磁頻譜應用系統等方向,廣泛應用于有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航海、車載等專業領域。
不過,景嘉微現有的GPU 產品主要應用在圖形處理領域,兼具部分計算應用特性,尚無法充分滿足下游應用領域對于畫質、算力等日漸提升的需求。
但以ChatGPT為首的各類大模型推出后,對高性能加速計算GPU 產品有龐大需求,而這類產品主要由英偉達、AMD 、英特爾等少數國外企業壟斷。
據市場調研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 的報告顯示,2020-2022 年英特爾的PC GPU 市場份額保持在60%-72% 之間,其余市場份額幾乎由英偉達和AMD 占據。因此,盡管GPU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真正從中受益的僅限于英偉達、英特爾和AMD 等少數國外企業。
景嘉微認為,我國是全球電子信息制造和消費大國,對GPU 芯片需求巨大,全球GPU 市場寡頭壟斷格局一方面導致進口GPU 產品供應在型號和性能等方面相對受限,無法完全滿足國內企業的應用需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對進口GPU 產品的長期依賴,導致國內高性能GPU 芯片的技術演進相對滯后,產業鏈存在短板。
此外,部分國家對GPU 等高性能芯片的出口管制不斷升級,這對我國高性能GPU 的研發生產,以及AI 、超級計算機等先進應用造成阻力。國內企業亟需塑造國產GPU產業鏈。
在此背景下,景嘉微順勢而為,擬募資不超過42.01 億元,發力高性能通用GPU 芯片研發。景嘉微闡述了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是夯實自主芯片發展,打破國外壟斷、保障信息安全;二是完善公司產品布局,滿足高性能GPU 芯片應用方向;三是綁定先進封裝產能,突破工藝限制并提升產品性能。
以上不難看出,身為國產GPU龍頭企業,景嘉微已經自動承擔起加快國產GPU 開發的重擔,并且付諸實踐,計劃以定增募資的方式推動高性能通用GPU 芯片的研發工作。
二
其實,自成立以來,景嘉微一直肩負著國產替代的重要使命,其中以曾萬輝、喻麗麗夫妻為代表的、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核心團隊已經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
曾萬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也是一名具有代表性的70 后群體,他于1970 年出生在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曾萬輝一邊努力讀書,一邊幫家里分擔農務。
刻苦學習的曾萬輝,在高考時一鳴驚人,成功進入國防科技大學,攻讀微波與毫米波技術專業。本科畢業后,曾萬輝選擇繼續深造,又讀了三年碩士,妥妥的學霸人設。
手握研究生學歷的曾萬輝,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事業單位,這份工作不僅薪水豐厚,而且還是“鐵飯碗”。就這樣,曾萬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農門,華麗逆襲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這份人人羨慕的好工作,卻與曾萬輝的理想相去甚遠。沉淀數年后,36歲的曾萬輝毅然決然選擇辭職,攜妻子喻麗麗回到長沙,與同窗好友一起創辦了景嘉微,夫妻倆是公司實控人。
景嘉微成立不久,就接到一家研究所委托,開發一款芯片顯卡驅動軟件,這讓核心團隊意識到,GPU 作為圖顯產品的核心,未來市場潛力巨大,于是將資源集中投入GPU 研發。
眾所周知,GPU 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經過整整8 年的艱苦鉆研,景嘉微于2014 年成功研制出首款國產GPU 芯片JM5400 。
在這款高可靠、低功耗的GPU 芯片上,景嘉微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也是我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PU 芯片,在關鍵核心場景打破了國外GPU 的壟斷。以此為開端,景嘉微踏上了國產替代的新征程。
值得一提的是,景嘉微的核心班底,大多來自國防科技大學。在公司高管團隊里,董事長兼總裁曾萬輝、高級副總裁余圣發、副總裁胡亞華,均為國防科技大學的碩士,三人年齡超過50 歲,是從年輕時一路走到今天的創業搭檔。
因為主要高管都具有國防科技大學的背景,景嘉微與軍隊和政府部門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在信創、國防等產業擁有天然優勢,被外界視為GPU 領域的“國家隊”,公司旗下產品在多個國家重點項目中都得到了成功應用。
此后,景嘉微再接再厲,于2019年第一次推出商用版本的GPU ,可全面支持國產CPU 和國產操作系統,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全國產”生態的構建。在國產替代方面持續深耕的景嘉微,一步步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GPU 芯片巨頭。
日益崛起的景嘉微,于2016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目前,景嘉微股價近100元,總市值超420億元。
伴隨景嘉微上市,曾萬輝的身家也跟著水漲船高。據《新財富》雜志的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曾萬輝、喻麗麗夫妻二人位列2023長沙富豪榜第五。而憑借超百億身家,曾萬輝坐上了湖南新化首富的寶座。
三
由于國產GPU 研發起步較晚,與國外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景嘉微雖然貴為國產GPU 產業龍頭,但與英偉達等海外巨頭相比,還存在大約5 年的技術代差。
當前,以ChatGPT 為代表的AI 大模型如火如荼,英偉達的高端GPU 芯片占據了AI 算法訓練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從中直接受益。今年前5個月,英偉達股價飆漲約180% ,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其創始人黃仁勛凈資產增長超200 億美元,成為科技圈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AI 大模型混戰帶動全球GPU 芯片需求大爆發,價格也是一天一個樣兒。景嘉微自然不愿錯過這個難得一遇的好機會,通過定增募資去研發高性能通用GPU 芯片,成了公司的當務之急。
景嘉微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有助于增強公司在高算力計算芯片領域的進一步深度布局,同時吸引高素質研發人才,從而提升公司未來競爭力,實現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在研發高性能GPU 芯片的目標之下,景嘉微壓力不小。首先是財務方面,2022年,景嘉微實現營收11.54 億元,其中芯片收入同比下滑41.74%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97 億元。
對此,景嘉微管理層解釋稱,業績波動是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受公司所在行業政策波動影響,市場需求萎縮,導致公司芯片產品銷量減少。”
進入2023 年,情況似乎進一步惡化。今年一季報顯示,景嘉微營業總收入為6518 萬元,同比驟降81.98% ;歸屬凈利潤為-7068 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自身業績不給力,募資搞研發成了景嘉微的首選。然而,由于上次募資金額實際投產不足40%,景嘉微本次大手筆募資搞研發的操作,引發了外界質疑。
我們把時針回撥到2018 年,當年景嘉微通過定增募資10.88 億元,承諾募資凈額將用于面向消費電子領域的通用類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高性能通用圖形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但最終實際投資金額合計僅為3.83 億元,其中消費電子領域的通用類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終止;高性能通用圖形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實際投資2.75 億元,較承諾的8.72 億元相差約5.96 億元。算下來,募資金額實際投產不足40% 。
眼下,景嘉微的首要目標是盡快推出更強大的GPU 產品,盡量縮短與英偉達等海外巨頭的技術代差,以期在這一波AI 浪潮中分一杯羹。
但景嘉微擬募資42 億元的大手筆操作能否成行?公司用募資去搞研發的行徑又會取得什么結果?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