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3月16日《科學》雜志發表了題為“從心出發(Straightfromtheheart)”的文章,文章提出“神經酰胺可能比膽固醇更能預測心血管事件,醫生和制藥公司正意識到它的潛力”。
2023年3月16日《科學》雜志發表了題為“從心出發(Straight from the heart)”的文章,文章提出“神經酰胺可能比膽固醇更能預測心血管事件,醫生和制藥公司正意識到它的潛力”。這篇文章激起了全球心血管領域的熱烈討論,文章也被國內多家媒體轉載和解讀,因為膽固醇作為傳統檢測指標統治這個市場已經很長時間,其局限性也已經暴露出來,這個領域太需要新的指標,讓病人得到更多的獲益。
《科學》發表的文章講述了一位病人,Blendermann女士受益于美國Mayo診所神經酰胺CERT(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test,心血管事件危險評分)檢測的案例。B女士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三個姐妹都在40-50歲死于心臟疾病,父親經歷過搭橋手術,同時她患有自身免疫紊亂,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盡管傳統心血管檢查顯示她并無心血管風險,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也處于正常水平(100 mg/dl),但醫生仍高度懷疑她的心血管風險,推薦她咨詢Mayo診所的心血管專家Vlad Vasile,專家建議她立即進行神經酰胺CERT檢測。她檢測評分是“中高”,這意味著她遭遇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是低風險人群的2倍以上。Vasile醫生以此對她進行治療,通過藥物、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進行干預,一年后她的CERT評分從“中高”到“低”,這讓她松了一口氣……這是神經酰胺CERT檢測“早檢早治,守護心安”最好的印證。
近30年來,由于他汀等降脂藥物的普及,病人從降低膽固醇中獲益。但因心血管事件住院的病患人群中50%的LDL-C仍在正常范圍,卻有高達70%的人仍然存在較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這意味著這些患者的傳統血脂指標正常,實際仍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人群。德克薩斯西南醫學中心的Philipp Scherer教授認為“已經有太多的證據表明神經酰胺是代謝障礙的主要驅動因子 ”。與膽固醇相比,神經酰胺更直接地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神經酰胺作為一種新的心血管風險指標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神經酰胺在人體血漿內含量極微少,占比不到所有脂類分子的1%,得益于精準檢測技術——質譜檢測的發展,才實現了對這一體內的微量物質進行精準檢測。
神經酰胺是磷脂的一種,是脂肪代謝的中心環節,也是細胞信號通路的中心分子,參與細胞生長、分化、增殖、凋亡,對細胞間的相互作用、胞內信號轉導有著重要的調節功能,它被稱為“活性分子”,而LDL卻是“惰性分子”。大量基礎、臨床研究證實:神經酰胺發揮“膠水”作用,刺激LDL-C聚集,促進脂蛋白滲入血管壁,增加脂蛋白通過血管內皮的浸潤率,誘導斑塊形成;神經酰胺也作為第二信使刺激細胞因子,將炎癥免疫細胞吸引到斑塊部位,斑塊破裂,繼而誘發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等疾病。
在2016年,全球知名的心血管精準醫學公司Zora Biosciences的科學家、芬蘭坦佩雷大學教授Reijo Laaksonen和他的團隊首次發現血漿中的神經酰胺能準確地預測心血管死亡事件,并獨立于LDL。此研究發表在著名的心血管雜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影響因子高達40分,此研究被高度引用,成為神經酰胺的里程碑研究。“神經酰胺是心血管風險的極好預測指標”,Mayo診所心血管實驗室主任Jeff Meeusen也肯定了這種說法。
基于超過10萬人的研究數據,Zora團隊開發出神經酰胺心血管事件風險評分,即神經酰胺CERT檢測,這種算法讓臨床醫生更能直觀、清晰地了解檢測結果,關注病人風險。同時評分也能消除檢測噪音,讓風險預測更加精確。CERT檢測已在多個著名大型研究隊列中得到驗證,能比LDL-C更早、更精準預測心血管事件的風險。CERT檢測已被業界所認可,成為神經酰胺檢測的標準,前文中B女士的檢測結果也是CERT檢測形式,為此Zora擁有神經酰胺CERT檢測的全球專利。Dr.Laaksonen教授指出,“神經酰胺是心血管事件風險預測的最佳脂質指標,神經酰胺CERT檢測正在進入血脂臨床指南,芬蘭所有的私立醫院、50%的公立醫院已經開展神經酰胺CERT檢測;在美國,Zora把神經酰胺CERT檢測授權給了Mayo診所和美國最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Quest,檢測也已進入了著名保險公司BUPA的商業保險目錄,相信這只是開始……這意味著有更多的人,特別像B女士一樣的“正常人”,將從神經酰胺CERT檢測中獲益。”
2019年葛均波院士團隊發表了中國人群神經酰胺的相關研究,這是中國第一篇關于神經酰胺輔助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研究。此研究覆蓋4家中心,入組2773名胸痛患者,被認為是2019年中國心血管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葛院士認為,“神經酰胺評分可以精確預測心血管事件,還可以進行輔助診斷,是ACS(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獨立預測因子,中外數據也趨同。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神經酰胺評分將在心血管領域有更多的運用。”
《科學》提到專門用于降低神經酰胺的藥物即將問世,明年至少有兩家公司有望開始臨床試驗,故以神經酰胺CERT檢測為起點的診療閉環將被加強,早檢早治,守護心安。正如Zora科學家Dr.Laaksonen教授所說,“我們猜測更多的人會有對神經酰胺感興趣。”
參考文獻
[1] Lipids called ceramides may be better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problems than cholesterol. Doctors and pharma are waking up to their potential
[2] Hilvo M, Meikle PJ, Pedersen ER,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eramide- and phospholipid-b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estimation scor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Eur Heart J. 2020;41(3):371-380. doi:10.1093/eurheartj/ehz387
[3] Havulinna AS, Sysi-Aho M, Hilvo M, et al. Circulating Ceramides Predict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he Population-Based FINRISK 2002 Cohort.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6;36(12):2424-2430. doi:10.1161/ATVBAHA.116.307497
[4] Laaksonen R,Ekroos K,Sysi-Aho M,et al. Plasma ceramides predict cardiovascular death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beyond LDL-cholesterol [J]. Eur Heart J,2016,37( 25) : 1967-1976. DOI: 10. 1093 /eurheartj / ehw148.
這一舉措不僅加速了斯帝爾在智能打磨技術領域的深耕,也標志著柔性力控機器人在工業形態與人形形態的雙向融...
2月10日,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科生物”)股票代碼300009,召開第...
新場景、新舉措、新標準發布,8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衛星互聯網產業園揭牌,國內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
日前,由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指導,金融時報社主辦的...
新春伊始,企業紛紛開足馬力搶抓生產,京東政企業務以「開工即沖刺」之勢,聯合眾多品牌啟動「政企開工季」...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