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自然·衰老》雜志在全球范圍內發表了中國愛生生命科學家團隊關于“百歲老人的長壽表征研究成果”,通過對來自中國長壽之鄉富集地——廣西的千余名長壽人群及其對照組的腸道菌群進行隊列和縱向研究發現:長壽人群具有獨特的腸型和衰老模式。
近日,《自然·衰老》雜志在全球范圍內發表了中國愛生生命科學家團隊關于“百歲老人的長壽表征研究成果”,通過對來自中國長壽之鄉富集地——廣西的千余名長壽人群及其對照組的腸道菌群進行隊列和縱向研究發現:長壽人群具有獨特的腸型和衰老模式。
此次在《自然》子刊發表的研究成果是愛生生命在長壽科技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展示。合作單位包括廣西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大學、廣西大學和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前沿生物醫學科學專家團隊。
長壽科學研究對產業落地有重要指導意義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長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近年來,廣西先后出臺《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等文件,因地制宜促進健康產業發展,培育健康長壽新業態,形成通過科技手段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新機制。
廣西得天獨厚的長壽資源優勢吸引了諸多健康長壽產業項目落地,長壽科技新型產業技術在廣西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20年11月27日,南寧市與愛生生命簽約落地“南寧市長壽科技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該項目基于廣西長壽資源,運用生物和大數據等高新技術深入研發長壽科技產品,將打造長壽科技頭部經濟體,形成長壽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其后,以愛生生命羅衛飛博士、王帥博士領導的科學家團隊歷時長達4年通過對來自中國廣西的1575人(年齡分布在20-117歲,其中包括297名百歲老人)的腸道菌群進行隊列和縱向研究發現:長壽人群具有獨特的腸型和衰老模式;與普通老人相比,百歲人群具有與年輕人更相似的腸道菌群結構和更高的菌群多樣性;具有潛在益生和抗炎作用的擬桿菌在百歲人群顯著富集;長壽人群上述特征在衰老過程中均得以維持,推測與長壽人群的健康密切相關。
長壽科技助力健康長壽產業發展
關于預期壽命的經濟價值,依據相關經濟學和遺傳學研究結果,“延緩衰老使預期壽命延長1年可帶來38萬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延緩10年則可產生價值367萬億美元的經濟收益”。以提高人類健康壽命為目的的長壽科學研究以及長壽科技的產業化均前景廣闊。
目前愛生生命團隊擁有6名博士、30多名碩士,自2018年成立以來累計投入近億元資金,完成20000多株長壽菌株分離、純化以及相應的功能實驗等科學基礎建設,建成集研發、運營、生產于一體的超大規模的長壽數據庫和長壽菌群雙產業平臺,擁有40多項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全力以赴開發干預疾病、改善健康、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微生態產品和醫療健康大數據模型及AI技術。愛生生命負責人表示,將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進行成果轉化,為人類有效提高健康周期和生命周期提供科學的解決方案;為千百年來所企盼的“長壽夢想”貢獻科技力量。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