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迦進生物宣布已成功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經緯創投與峰瑞資本聯合領投。所獲資金用于管線研發、專利布局、公司運營包括實驗室平臺建設等。經緯創投董事總經理孫凌皓表示:“我們一直關注新型藥物形式的平臺技術創新,尤其是在寡核苷酸領域,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遞送平臺實現非肝靶向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迦進生物成立不久,已經搭建了優秀的遞送平臺和小核酸藥物研發團隊,并在小核酸偶聯工藝及抗體/多肽高通量篩選方面積極探索。我們期待持續支持公司,在未來完成平臺驗證,并推進多個管線進入臨床階段”。峰瑞資本副總裁謝達博士表示:“新的藥物形式一直是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抗體-藥物偶聯物和小核酸藥物在不同疾病領域的成功和快速發展,為處于交叉領域的新偶聯藥物形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和發展空間。迦進生物創始團隊具備豐富的制藥產業和生物醫藥投資經驗,我們看好迦進生物對于新型高效偶聯藥物研發的市場判斷、技術理解和研發推進,將為攻克罕見病等疾病提供新的機會。”位于上海張江的迦進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迦進生物”,ChainGen Bio)成立于2022年1月,是公開領域內國內首家從事小核酸偶聯藥物(X-oligo conjugate,XOC)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以偶聯方式實現小核酸的肝外遞送,填補了國內在這一細分領域的空白。小核酸藥物發展迅速,至今已有14款藥物獲批,成為繼小分子和抗體藥物后的第三波創新藥浪潮。然而受限于遞送手段以及內含體陷阱,目前已上市的小核酸藥物僅能針對肝臟靶點。小核酸的非肝靶向遞送在國外已引起諸多公司的關注,Avidity Biosciences的抗體小核酸偶聯藥物于2021年11月首次進入臨床研究,至今已在超過30例病人身上完成給藥。Dyne Therapeutics的抗體片段小核酸偶聯藥物也于今年9月啟動臨床病人入組。迦進生物以抗體偶聯為核心技術路徑,在國內率先布局小核酸的非肝靶向遞送。創始團隊來自藥明生物,斯微生物,恒瑞醫藥等,擁有豐富的產業界經驗,同時吸引了一批具備核酸化學、偶聯化學、生物學、藥學、商務拓展等相關學術背景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公司自建標準化研發實驗室,擁有國內外領先的偶聯技術平臺,首個產品目前已完成PCC篩選,預計于2023年啟動IND的相關工作。此外,公司還與多個知名企業及高校實驗室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未來,迦進生物將以罕見病、腫瘤,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為首要布局方向,聚焦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為中國的醫生和患者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結合特異性優勢,解決安全性瓶頸,把先進的小核酸偶聯藥物帶入中國迦進生物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吳昊博士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于田納西大學藥學院,先后就職于 NGM、諾和諾德、藥明生物、Deerfield、通和毓承,擁有多年藥物研發、投資及產業化經驗。“小核酸偶聯藥物結合了小核酸的靶點特異性和抗體等大分子藥物的組織特異性兩大優點,同時規避了傳統ADC藥物因為毒素的偶然釋放帶來的風險,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吳昊博士表示,“迦進生物的首個產品將聚焦單基因遺傳病,從兩個方面打造自己的技術內核:橫跨抗體-多肽的差異化的遞送平臺,以及同類最優且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偶聯技術。創新藥的研制道阻且長,希望早日造福病患,回報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