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日上午,在現場直播的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著名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劉曉月
11 月1 日上午,在現場直播的2022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著名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
離開,引發轟動;回來,全網刷屏。
放眼當前的中國科學界,甚至學術界,乃至輿論場,顏寧,是最為引人關注的女科學家之一。
她的履歷,放在人才輩出的科學界也屬于拔尖——作為智慧與美貌并存的學霸,她30歲就成為了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女導師,37 歲就攻克了世界50 年的不解難題,卻在摘得世界級榮譽之后出走美國,離開了工作10 年的清華大學,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2 年后更是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那么,她的背后有怎樣的故事?當時為何要走,如今為何而歸?
一
清華大學最年輕博導是怎樣煉成的?
1977 年,顏寧山東省章丘普集博平村出生,她的父母都是當地地地道道的工人,這個普通的家庭,卻成長出一名“天才型”的選手。
有人曾經打過一種比喻,如果當年樹下的不是牛頓,就算砸下來一百個蘋果也沒有后來的“萬有引力學說”。而顏寧正是其中一位像牛頓一樣擁有1%的靈感的種子選手。
顏寧雖然十分淘氣,爬樹偷桃子、下河撈魚蝦,但是非常聰明,不用努力學習就能名列前茅“我爸媽對我只有兩個要求,第一健康,第二開心,除此以外他們沒有別的要求?!?/span>
1996 年,她以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錄取。憑借先天聰明及努力學習,顏寧女士很快成為清華生物系的佼佼者,成為系內有名的“校花學霸”,在校期間成功發表了多篇生物學領域的優秀論文,成為生物學領域的后起之秀。
大學還未畢業的她就已經收到國內很多知名大學、企業邀請,但顏寧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主動聯系了普林斯頓的講席教授施一公,發了一封自薦郵件,“我覺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達到普林斯頓的要求,如果你們肯錄取我,我就不去花力氣申請別的學校了........”
施一公教授看到這封“狂傲”的信后,經過一番了解后發現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錄取了她。由于施一公教授也曾經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既是校友又是師生,所以對顏寧也很是栽培。
進入普林斯頓后,顏寧為了做實驗經常忙到凌晨五點,每天在暗無天日的實驗室呆上14 、15 個小時。
四年后,顏寧取得了博士學位,要知道別人攻讀分子生物這個專業一般需要七年才能畢業,還有不少延畢的,由此可見“學霸女神”之實力。憑借出色表現,畢業后她繼續在普林斯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并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的聘請,
不過面對普林斯頓遞來的橄欖枝,顏寧斷然拒絕,毅然回國回報母校。年僅三十歲的她,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回國后的顏寧,完美演繹了什么叫做“王者歸來”。
在十幾年間,在開拓膜蛋白這個前沿領域她帶領學生從“ 零” 到一,“ 平均每天12 個小時的高強度實驗,恒溫4 度的“ 冰箱” 實驗室,團隊幾百個日日夜夜地研究。”
作為一名70 后的女博士導師,她帶領著一群80 后的青年科學研究人員,直接攻克了業內50年不解的“ 世界難題” ——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 的三維晶體結構,這一重大發現引領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 領域革命變革。
2015 年,顏寧又女士帶領團隊進一步獲得了具備更多構象的GLUT3 結合底物和抑制劑的超高分辨率結構,從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基本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
十余年來顏寧發表了諸多學術論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世界頂級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中發表的學術論文就有22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多年努力,她也斬獲了無數榮譽,如“影響中國”2017 年度科技人物、《自然》雜志“年度中國科學之星”、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CCTV2012 年度科技創新人物、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提名2016-2017 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等。
此外,她還與前清華大學校長、現任上海市委書記的陳吉寧,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葉玉如,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等在2016 年被《自然》評為10 位“中國科學之星”。
二
眾星捧月之時,毅然轉身離開
照此路徑發展下去,顏寧無疑將成為“下一個屠呦呦”,在國內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2017 年4 月,顏寧做出了讓許多人大跌眼鏡的決定——辭去了清華大學任職10 年的職務,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這一消息卻引發了社會的震動,許多人都不理解,為何要在眾星捧月的時刻離開?
對此顏寧進行了回應,既是對人生可能的不斷探索與突破,也是對科學家夢想的繼承——
“我去普林斯頓確實有點自討苦吃,我在清華這個我最愛的母校待得太舒服了,害怕自己的才智不知不覺浪費了,想換一個環境重新挑戰自己。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有大批的留學生出國,是做學生,現在終于看到了一批人被請回去,而且是到了頂尖的學校做先生。這是很多老一輩科學家的夢想?!?/span>
總而言之,在美國的她繼續為國爭光。不斷促成普林斯頓和清華交流與合作,繼續支持國內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
尤其值得敬佩的是,雖然顏寧是國外的終身教授,但不同于出國留學就迫不及待加入對方國籍的學者,她始終堅持中國國籍,這是她的底線和愛國的標志,在這一點上她確實是讓人佩服。
2019 年,顏寧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聯名推薦入選的。
要知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是美國科學家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譽,有史以來,只有包括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內的,30 位中國籍學者榜上有名。
2021 年,她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歷史上錢學森、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施一公著名學者曾當選。
她用實力證明了——我們中國人無論在哪里,都不會比外國人差!
三
下一站征程,目標深圳!
現在,顏寧宣布——她要辭去美國教職,正式回國!
11 月1 日,在2022 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顏寧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
回顧起自己多年來經歷,顏寧說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分別有三個夢想——
2007 年回到清華大學執教,是實現了自己回母校任教的夢想。
2017 年被聘至普林斯頓大學,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夢想:做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2022 年,她已經走過了吸納學習、證明自己的階段,人生的第三階段,她想把自己的所學所感傳遞、幫助、扶持更多人,去打造一方平臺,支持更多優秀的學者做出真正原創性的突破,同時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合理機制。
“就在此時,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欖枝,簡直是一拍即合。”顏寧在演講中說,深圳年輕朝氣蓬勃,有無限可能,是夢想之都。她表示,當她收到深圳方面的邀請后,便麻溜地向美方提交了辭職申請,準備全職回國。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顏寧要加入的并不是醫學院,而是醫學科學院;一座城市要建一家醫科院,是極為罕見的。
顏寧說,現代醫學科學早已脫離了問診、開藥、做手術這種比較狹隘的方式,其實今日的醫學科學已經成為集生物、化學、材料、機械、電子、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于一體,高度交叉的,最復雜的一個學科。
“沒有基礎就沒有創新。” 深圳醫學科學院的建立意義,是要聚焦解決醫療科技事業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這里“不僅能夠產生若干原創的科研突破,還能探索一個科學合理的機制,在保障科研人員術業有專攻,專注科研的同時,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家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span>
據其發展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深圳醫學科學院要成為全球著名的醫學研究機構。
總而言之,我國科學家們都非常具有愛國情懷,前有錢學森、黃大年,后有施一公、顏寧。這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繼的科學家們,讓我國在科研領域中不斷取得巨大成就。
相信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科研條件的不斷完善,在未來能有更多優秀的人才選擇回國,報效祖國!
當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正成為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綠色低碳也成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上海和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2024年12月3日,Adcentrx Therapeutics(以下簡稱...
8月23日晚,匯能海投向ST新潮全體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計劃收購46%的股份,每股價格為3.10元...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