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年前,當國內人機對話機器人還頻頻被吐槽“人工智障”時,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成果——人工智能對話系統MOLI已服務于聯想多個業務場景,完成超過70%的客戶溝通。
導語:
5年前,當國內人機對話機器人還頻頻被吐槽“人工智障”時,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成果——人工智能對話系統MOLI已服務于聯想多個業務場景,完成超過70%的客戶溝通。——既然能服務好全球化企業,那何不獨立出來為更多企業客戶創造價值?
聯想內部創新的一顆“火種”,經過三年孵化,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芮勇博士“點燃煙花”, 推動了聯想孵化的第一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諾諦智能的誕生,其通過NLP(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對話系統和細粒度組合式增強AI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于企業組織運營效率的提升。
經過聯想研究院的多年沉淀和創業不到1年的小試牛刀,諾諦智能在商業化探索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合作客戶超過40個,服務全球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萬用戶,代表客戶有聯想、寧德時代、三元牛奶、茄子快傳、政府市監與人社部門等。
這也是董事長芮勇博士投身人工智能三十多年以來,首次擔任創業公司的掌舵人;創始人胡長建博士也是在NLP(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深耕20余年的“技術老炮”;師徒攜手、背靠聯想,諾諦智能就這樣脫始于聯想,躬身躍進了廣闊的企業服務市場。
打造真正可落地的、可規模化的、人機協同的人工智能服務
在概括諾諦智能的特點時,芮勇表示:“與很多只依靠PPT、‘紙上談兵’的創業公司不同,諾諦智能打造的是真正可落地的、可規模化復制和擴展的、人機協同的人工智能企業服務。“
朝此目標,諾諦智能還在前行的路上。在胡長建看來,“行業拼到最后,拼的是價值觀”。他強調,諾諦智能的競爭壁壘不僅是技術和場景積累,更重要的是擁有科技向善的決心,是和客戶一起共創價值,和產業一起做大做強,恰如他埋在公司名字里的初心:諾,則終身履誠;諦,則畢生求真。讓真正可落地、可規模化的AI服務滲入到企業血液中,是諾諦智能的使命。
具體而言,諾諦智能并不是建立在一個美好但飄渺的故事或者概念的基礎之上,不是一開始就追求高估值,而是實實在在地扎根于聯想全球的業務實踐之中,經過了市場的嚴苛驗證,穩扎穩打;諾諦提供的服務具有超強的可復制性,從客服,到法務、財務,再到人力資源,應用場景廣闊;此外,諾諦踐行的是“人機協同”的理念,人工智能不是取代人類工作者,而是與人類智能緊密協作,優勢互補,從而實現更高的智能,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三年“孵”一劍,打響聯想孵化AI初創企業第一槍
一家創業公司從0到1的過程,常被稱為穿越死亡峽谷,脫始于聯想的諾諦智能,足夠“驚險”也足夠“幸運”,故事的起點,還要從聯想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說起。
2017年初,聯想研究院成立了聯想歷史上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聯想由此正式邁入智能時代,背后的“關鍵先生”是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芮勇博士。
芮勇博士的人工智能學術與產業之路始于上世紀90年代,加入聯想之前,他在微軟工作了18年,擔任過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領導關鍵的人工智能團隊和研究院所有工程團隊。此外,他還是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同時也是六大學會會士——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士、國際計算機學會會士(ACM Fellow)、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IAPR Fellow)以及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
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諾諦智能董事長芮勇博士
基于芮勇博士30年多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以及與學術界和業界的緊密關系,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之后,聚焦計算機視覺、語音、知識圖譜、智慧數據以及自然語言處理(NLP)等領域。其中,人工智能對話系統MOLI是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第一個重要成果,也是孕育諾諦智能的“種子”。
2017年,聯想研究院自然語言處理及對話系統的資深專家胡長建帶領NLP團隊,開始將人工智能對話系統MOLI應用于聯想手機業務,這對于“新團隊+新產品”的配置來說,多少有點“以身試險”。
后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引發了人工服務的普遍匱乏。胡長建團隊依托MOLI,為中國、英國、 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個國家的聯想用戶提供全面的服務,有力地凸顯了智能客服的價值,推動了這一項目的持續發展。
就這樣,胡長建團隊沒有重復大公司創新產品最終“消失于無聲”的命運,在聯想多項業務中“落地開花”:MOLI及其各種版本,能夠支持15種語言,覆蓋14種主要渠道,服務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千萬級聯想PC和手機用戶,獨自解決客戶超過70%的問題,大大提升了智能化水平,用戶滿意度逐年提升。在手機和PC業務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團隊將人工智能對話系統的應用擴展到了法務、財務、人力資源、政務等場景,在多個行業進行了成功的實踐和驗證。
說到支持15種語言的智能客服,芮勇回憶:“最初,胡長建團隊開發出中文、英文版的人工智能對話系統時,我并沒有感到特別驚訝。但后來,當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等十幾種語言的版本陸續推出時,而且做得很好的時候,我對團隊的技術能力就刮目相看了,因為團隊成員基本不懂中英之外的其他語言,但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他們做到了!”
“只能服務于聯想嗎?”當MOLI在聯想各業務全面落地,遍地開花時,芮勇博士開始思考一個關鍵的問題——下一步,何去何從?
他敏銳地發現,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發展迅猛,前景廣闊,很多傳統企業在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都需要用AI服務于組織優化,加之聯想一直堅持“內生外化”的理念,即打造智能化解決方案后,先在公司內部進行部署,之后再對外賦能,助力更多行業和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芮勇決定支持團隊“走”出去,去廣闊的市場中流擊水,尋求更大的發展機遇,而這背后,既有聯想集團的大平臺作為強大后盾,也有聯想創投的大力支持。
談及為何當初投資孵化諾諦智能時,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高級合伙人宋春雨表示,隨著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的加快,企業管理也從傳統的組織效率管理向智能化管理方向邁進,這也對企業服務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諾諦智能的AI技術及服務能力,已經在聯想等智能制造行業積累了豐富的案例經驗,對行業Know-How具有很深的理解力,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快速、精準的數據分析服務,還能對企業管理層提供基于數據的智能輔助決策服務,其優秀的AI解決方案將大力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在企業服務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期待和壓力給到了胡長建,他和NLP團隊成員是否愿意離開聯想這艘萬噸巨輪,轉而登上諾諦智能這一葉扁舟?對他們而言,成為內部BU,直接利用聯想的資源,風險小;獨立創業,發展前景可能更加廣闊,但存在不小的風險。
諾諦智能創始人胡長建
而這道充滿挑戰的選擇題,卻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的齊備,讓答案變得“水到渠成”。胡長建對此的解讀是,在宏觀層面,國內數字經濟正以澎湃之勢發展,在產業升級的浪潮下將有一批提供新動能的企業跑出來,此乃“天時”;聯想這片沃土便為“地利”,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產品場景,還提供了投資以及多方面的賦能;完整的研發團隊則是“人和”,團隊不僅多次完成研發大滿貫(項目、專利、文章、產品、標準、國家資助),而且65%以上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大部分有留學背景),具備跨國項目交付和運營能力。
于是,胡長建堅定地接過指揮棒,成為芮勇博士在聯想的第一個“學成下山的大弟子”。最初他估計,團隊中可能有60%的人愿意一塊出去創業,但最終的結果讓芮勇和胡長建吃了一驚:團隊成員100%愿意加入諾諦,他們有信心、有能力、有責任要把他們為之奮斗多年的心血和結晶,在更廣闊的市場中產生更大的價值。
2021年12月,諾諦智能正式獨立運營,第一家由聯想孵化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就此誕生。
抓準企業需求——讓AI服務滲入到企業的血液
聯想全球化的多業務場景,給諾諦智能以人工智能驅動的服務提供了一片“試煉”的沃土,它生長、發芽,迅速完成從0到1,從1到多的驗證,在全球160多個市場極大地提升了客戶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也積累了足夠多的實戰經驗。
諾諦智能作為聯想首個以技術為核心剝離的子公司,蓄力已久,團隊在技術、產品、組織、意識方面,已躬身下場歷練出來了真功夫。
首先是技術、產品服務的“硬核基本功”。諾諦智能在聯想,練就了完整的場景化AI服務能力,實現了技術、產品到商業價值的閉環。不過,獨立之后面向的客戶不再只是擁有先進IT系統的“聯想”級別的客戶,客戶的多樣化,意味著更多挑戰。
胡長建分析,當前企業在組織運營上效率低下,主要是缺乏這“四種能力”:
缺乏溝通能力:溝而不通,多點溝通,無效溝通;
缺乏知識積累能力:業務獨立,沒有統一業務語言;
缺少人機環協助:協助效率比較低,人找工具、人找信息是常態;
缺失全局優化思維:線上與線下服務目標割裂,不做全局優化無法體現整體運營目的。
抓住病癥的“根本”,對癥下藥。所以自團隊創立以來,諾諦智能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發四款底座產品,對應以上問題各個擊破:
對話系統DriMo:通過人機溝通、機機溝通能力,解決溝通問題,不僅內部溝通、外部溝通,也提供多種溝通串聯和監管模式;
知識圖譜Knola:解決知識信息積累問題,內嵌行業Know-How,定義完善的語義空間描述行業知識,內嵌時、空、上下文引擎,確保鮮活,并保證安全;
人機環協同平臺Hoicee:通過完善人機環協助,場景驅動做到工具、信息找人,輔助人,做到“高情商”;
運營大腦KdBrain: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提供知識、可解釋的決策以及仿真規劃能力,讓組織進化有了“靈魂”。
就像游戲人物修煉核心“大招”,殺敵時要用組合拳一樣,諾諦智能通過四款底座產品,實現溝通流、知識信息流、人機環協助流和整體決策優化流的無縫集成,為企業搭建神經進化系統。
其核心價值,諾諦智能提供的系統是“活”的,可“生長”的。以客服場景為例,通常客服會快速回答客戶的常規問題,當遇到“客戶的電腦過了質保期一天,能不能維修?”這種“全新”問題時,很難及時給出回應。此時通過人機協同,調取該用戶的歷史消費數據、該型號的維修數據等大量數據后,通過AI服務可快速做出合理、高效的回復,比如“該款設備維修的性價比如何,是否更換其他型號設備”等。
此類增量問題通過人機協同,相互發揮其優勢,持續優化地更快、更好;而隨著新問題乃至復雜問題的不斷出現、解決,會逐漸轉化為存量問題,實現機器自動回復;如此“人、機互相追趕”,實現精準優化和持續進化的常態化,達成了一種“動態張力平衡”,也推動企業進入一個新發展循環。而對于任何行業而言,都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優化存量、擴展增量,提質增效。
對此,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范建平博士表示,諾諦智能是典型的核心技術賦能服務行業的公司,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專業技術團隊。隨著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代表技術不斷向深水區挺進,諾諦智能在技術方面的獨特優勢將更加凸顯,其技術對客戶問題、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同時其研發了一套自動知識圖譜構建技術,可將現有解決方案快速復制到各行各業,讓AI服務滲入到企業的血液之中。
人機共榮——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
在市場上“拼刺刀”,除了產品的硬核底氣,商業化思維的“軟實力”也不可或缺,這是胡長建和團隊在創業路上“補”上的重要一課。
具體到服務客戶,團隊通過服務聯想內部業務,早已和一線業務人員充分“磨煉”。所以在諾諦智能內部,一直要求團隊建立三個意識,即客戶意識、服務意識以及成本意識:
客戶意識:與被服務企業一起建立更適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的解決方案;
服務意識:和企業一起形成虛擬攻關團隊,破除甲乙方隔閡,成為真正的團隊,滿足企業實際的多樣化需求,切實服務好企業,與企業共創價值;
成本意識:所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僅能解決實際的具體需求,幫助被服務企業提升運營效率,還能高效地復制推廣,賦能更多的企業和場景。
在商業化路徑的探索上,胡長建表示,對于不到一歲的諾諦智能來說,當前的步伐一定要“慢”,此時“慢即是快”。
按照規劃,業務聚焦于三個核心領域:制造業、知識密集行業以及政府服務,同時依托多語言處理能力和全球服務能力“出海入海”,再通過拿下核心領域的頭部標桿客戶,實現場景的復制態勢。
諾諦智能提煉出衡量對客戶卓越運營提升的三個關鍵指標:效率,滿意率和成本。目前,他們服務過的客戶案例,已做到:10倍級效率提升,50%以上的滿意度提升和50%以上的成本節省。
除了以上兩項“軟硬”功夫,胡長建認為,擁有對未來的信心是團隊的第三個重要能力。創業之初,他和團隊定了三個100的目標:服務100個付費客戶,擁有100個渠道合作伙伴或者生態伙伴,公司估值達到100億。
朝此目標,諾諦智能還在前行的路上。在胡長建看來,“行業拼到最后,拼的是價值觀”。他強調,諾諦智能的競爭壁壘不僅是技術和場景積累,更重要的是擁有科技向善的決心,是和客戶一起共創價值,和產業一起做大做強,恰如他埋在公司名字里的初心:諾,則終身履誠;諦,則畢生求真。
這與芮勇博士在諾諦智能開業典禮上的寄語,不謀而合。芮勇囑咐道:“上市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引領時代的人工智能企業和事業。”他還為諾諦送上了八個大字的祝福:“頂天立地,內外兼修”。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