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有政府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鼓勵,也有疫情催化投資熱潮的市場刺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維持既有業務外,都將視線轉向了前景廣闊的醫療健康產業。
既有政府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鼓勵,也有疫情催化投資熱潮的市場刺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維持既有業務外,都將視線轉向了前景廣闊的醫療健康產業。
但近日的一則消息,揭露出這片看似繁榮的藍海市場,也有風高浪急的一面。上市企業雅戈爾擬退出健康產業并向當地政府捐贈 13.6 億醫院資產,不過隨后卻出現 “反悔”,由此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實際上,跨界醫療之路很難一蹴而就,不適應節奏的先行者也不在少數。
入局:搶占行業風口
5 月 23 日晚間,雅戈爾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管理層聽取了廣大股東的意見,決定終止向寧波市人民政府捐贈普濟醫院及相關資產的事項。
這則消息引起輿論熱議,因為就在此前一周,雅戈爾剛剛于 5 月 17 日宣布捐贈公告稱,為進一步聚焦時尚產業建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擬退出健康產業,向寧波市人民政府捐贈普濟醫院及相關資產。
盡管雅戈爾打算退出健康產業,聚焦資金和精力發展主業,但是此次捐贈遭到廣大股東反對,其實反映了新冠疫情之后,醫療健康服務賽道價值凸顯,社會辦醫更成為多方關注點。其實,近年來在國家持續支持社會辦醫的政策紅利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或將要進入醫療健康行業。
早前,三大互聯網巨頭百度、騰訊、阿里,都已在醫療領域有所布局,或投資、或提供數據支持、或引入合作伙伴,醫療行業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新風口。另外一批家電龍頭企業,利用產業鏈積累,拓展醫療器械領域,外有西門子、索尼、飛利浦、松下,內有格力、海爾、美的、長虹美菱等,都已與醫療結緣。
在醫院資產轉售和醫療集團持續擴張之下,不少公司專注于并購醫院類型資產。例如,未來股份僅在 2021 年就部署了三步行動策略,分別收購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有限公司(下稱 “國際醫學中心”)、北京善方醫院有限公司(下稱 “北京善方醫院”)、以及位于新加坡的 Fullerton Healthcare Corporation Limited(下稱 “富樂醫療”),在市場上顯得十分活躍。
醫療健康業作為投資選擇的風口行業,成了眾多企業跨界投資的重要選項,特別是 2021 年,我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進入新局面,醫療服務交易規模破千億,達到六年來最高位。
困局:從挑戰中窺見機遇
從雅戈爾事件中不難看出,醫療行業、民營醫院等產業挑戰與機遇并存。那么,醫療投資的挑戰到底在哪里?為何醫療行業的跨界顯得非常困難?
有業內人士認為,外部行業的進入者主要集中在地產、部分制造業以及互聯網領域。地產和互聯網是過去十多年賺快錢的典型行業,但習慣于周轉快、收益高的企業很難適應醫療行業緩慢的收益節奏。無論從短期回報還是長期戰略布局來看,跨界醫療需要具備長期、有耐心的資本,理性建立投資框架。
當然,市場足夠大,對優質醫療服務需求強勁。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底,全國 3.5 萬家醫院中,公立醫院 1.2 萬家,民營醫院 2.3 萬家,占比超 65%。從數據上不難發現,留給社會資本的市場空間仍然非常廣闊。
尤其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明確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定位。2020 年 6 月,《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正式開始實施,其中提到 “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依法舉辦醫療衛生機構”,為民營醫療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2021 年 6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1 年重點工作任務》,再次強調十四五期間積極支持社會辦醫發展。2022 年 1 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21-2025 年)》,提出至 2025 年,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需由 2020 年的 6.46 張提升至 7.4-7.5 張。這將為優質民營醫院迎來更大發展機會。
破局:擴張與深耕核心并行
根據開源證券研報統計,2021 年不少醫療服務相關標的不僅恢復疫情前業績增長水平,其中,愛爾眼科、通策醫療 2021 上半年實現 50% 以上增長,海吉亞醫療、愛帝宮、康寧醫院 2021 上半年實現 60% 左右的高速增長,盈康生命、三星醫療、大湖股份也實現了穩健增長。
由此可見,雖受疫情影響,但醫療服務行業整體局面仍持續向好發展,各民營醫療服務機構持續推進業務擴張,未來股份亦是其中一員。
從未來股份的投資特點來看,瞄準發達地區較先進的醫藥科技、平臺和品牌,以及巨大而成熟的消費者市場,有望將海外的優質醫療資源及業務模式引進國內,加速其國內醫療健康業務戰略布局,同時將收購標的作為開拓海外市場的平臺。
根據未來股份此前披露在醫療領域的戰略定位,該公司擬在重點城市持續建設以機器人微創專科醫院、日間手術中心門診等機構為主體的多層次醫療網絡,夯實線下醫療機構網絡布局。同時,公司將配備目前國際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如:達芬奇 Da Vanci 手術機器人、史賽克 Mako 骨科手術機器人等,根植于精準醫療賽道,實現不同疾病的分級診療,為患者提供覆蓋問診、手術、康復全周期需求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進而搭建賦能行業的平臺化資源網絡。
醫療行業的投資收益具備周期長和成長慢的屬性,民營醫院的服務提升和客戶獲取需要漫長的口碑和技術積累。在品牌影響力、團隊運營能力、核心競爭項目等方面打造出獨特的差異性,與公立醫院形成互補與協同,滿足我國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
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是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防范金融風險的關鍵舉措,更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彰顯社會擔...
本次會議聚焦RWA資產數字化的前沿實踐,邀請來自行業內的重磅嘉賓共同探討數字資產新生態,為開拓價值互...
近年來,隨著中國外賣市場的蓬勃發展及政府對塑料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植物纖維餐具市場的發展空間進一...
在老酒市場規模持續提升、千元價格帶重構高端白酒格局、光瓶酒逆勢增長的浪潮中,舍得酒業憑借“老酒+名酒...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終端企業,TCL實業攜多款創新產品亮相展會,并憑借全面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實力,一舉斬...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