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過去幾年市場的洗禮,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生物醫藥領域,只有政策支持的,才值得長期關注。
經過過去幾年市場的洗禮,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在生物醫藥領域,只有政策支持的,才值得長期關注。
因此,每份頂層政策文件,都值得好好揣摩。
比如,5月10日發布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生物經濟領域的首個頂層設計,其中包含了諸多財富密碼。
《規劃》中提及的干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都是近年來的明星賽道。而其中提到的發展“早篩與精準用藥”,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就在創新藥泡沫破滅、出海遇阻,整個生物科技市場情緒冷到極點之際,這份《規劃》給予“早篩與精準用藥”等上述創新方向的政策高地認可,將再次吸引資金上桌洗牌。
盡管腫瘤早篩不是新概念,過去一年,早篩領域的上市企業,受到美股生物科技行情下行等諸多因素影響,股價低迷、估值泥沙俱下,但并不意味這一賽道就沒有吸引力了。
在一級市場,腫瘤早篩行業的融資依然在持續進行,圣美生物、和瑞基因等先后完成了大筆融資。能夠在寒冬中拿到穿越寒冬的錢,證明了從投資者到從業者的信心。
在二級市場,早篩板塊持續下跌之后,也在重新吸引資金的關注。
今年4月初,在美上市的燃石醫學發布年報后,大家驚奇地發現股東名單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被業界稱為“木頭姐”的女股神凱瑟琳·伍德。她所創立的方舟基金從去年11月開始,不斷增持這家腫瘤早篩企業。
在中概股遭到血洗一年間,木頭姐的舉動無疑給了更多的投資人在腫瘤早篩產業的信心。
疊加最新的政策支持,圍繞早篩的投資競賽,或許又要開始了。
/ 01 /
市場冰點后的機會
過去一年里,國內腫瘤早篩行業似乎被人遺忘了。
國內涉及腫瘤早篩業務的上市企業并不多,目前僅有燃石醫學、泛生子、諾輝健康三家。前兩家2020年先后登陸納斯達克,后者2021年初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申購火爆,一度成為當年“凍資王”。
但隨后發生的事情,讓全行業始料未及。2021年,燃石醫學、泛生子、諾輝健康的股價都經歷了大幅回撤。這也使得行業內哀聲一片,不少企業不得不推遲甚至放棄IPO計劃。
市場冷到極點。但是,這些企業股價下跌,并不是因為基本面發生了變化,更多還是受到市場情緒影響。
一方面,經歷多年上漲后,中美生物科技領域都開始回調。去年2月,美國生科ETF-SPDR(XBI)一度達到174美元的最高點,但截至2022年5月12日收盤,僅剩64美元,成功膝蓋斬。
個股跌勢更加慘烈。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家美股上市的biotech跌破凈現金,港股也有不少18A企業如此。這種情況下,早篩企業自然也難獨善其身。
另一方面,由于地緣政治因素,國內投資者、華爾街都一度對中概股持悲觀論調,不少機構倉皇出走。2021年5月至12月底,中概股總市值蒸發6000億美元。這也導致在美上市的燃石醫學、泛生子,出現了更大的波動。
作為對比,可以看到,雖然也受整個市場暴跌影響,但身在港股的諾輝健康,仍將市值穩定在70億港元左右。
如今,市場是否到底,誰都不能預判,但很顯然,國內早篩賽道的吸引力在增加。
正如上文所說,國內一級市場仍對這一賽道保持關注,并且大額融資時有出現;海外以木頭姐為代表的一批明星基金逆勢加碼,更是給予市場更多信心。
在美國,木頭姐可是被認為有點石成金的能力。特斯拉、Zoom一批高增長的科技企業背后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她選擇加倉燃石醫學背后,表明腫瘤早篩賽道,的確有誘人之處。
/ 02/
誕生下一個特斯拉、Zoom的賽道
木頭姐在談到成立ARK Invest時表示,大型基金對科技股的分析思維落后,難以代表日新月異的未來科技,例如它們就沒有看到特斯拉的獨特價值。
在市場對過度超前的特斯拉充滿質疑,資本不愿投入之際,木頭姐堅定看好特斯拉,持續增持,并堅決反對特斯拉私有化。
木頭姐給馬斯克的信心,讓特斯拉留在資本市場上,并且從2020年起帶動全球新能源車的狂飆突進。
判斷市場需求的趨勢,也看準了未來的投資方向。
在新能源車之后,木頭姐認為基因測序行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其投資組合中納入了精密科學、Pacific bioscience、Guardant Health在內的一批早篩企業。
木頭姐的邏輯并不復雜:過去,人類對于疾病的診斷更多是靠經驗甚至猜測,但基因測序讓早篩、診斷變成一門數字化的科學。
這一轉變背后,意味著驚人的商業空間。
大家都知道,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敵人,對付它的關鍵在一個“早”字,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根本上控制癌癥的威脅,減少醫療資源無效投入。這也決定,一款性能突出的早篩產品,兼具社會面、經濟面的剛需潛質。
剛需之外,早篩產品還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受眾廣,規避未來罹患重大疾病的需求基本是普世的,理論上癌癥早篩的受眾上限就是人口上限;二是復購需求,早篩不是一次性買賣,而是持續消費的產品,單個用戶價值大。
也難怪,木頭姐對早篩企業青睞有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青睞精密科學等海外巨頭,木頭姐還開始不斷加倉燃石醫學,這說明明星基金們對中國早篩技術能力及市場前景的認可。
的確,基于NGS技術的腫瘤早篩業務,尤其是NGS多組學腫瘤早篩,國內已誕生一批技術性能達到國際水平、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新爆點的企業。
疊加中國老齡化、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防癌意識提升等背景,能夠一定程度上對沖海外監管風險,讓國內腫瘤早篩市場富有想象力。
與此同時,頂層政策的支持更有可能讓這一領域再度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最新出臺的《規劃》明確指出,要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重點開展腫瘤早期篩查及用藥指導。基于這一思路,大量資金或許沿著腫瘤防治的整體思路進行避險,向前瞄準腫瘤早篩市場。
醫藥投資,一直就是投未來。精明的資本不會看不到這一點。
/ 03/
傳奇之后,哪里是早篩技術的未來
早在2001年,美國資本市場上其實就有了第一家上市的腫瘤早篩企業:精準科學。其產品以單組學路線篩查單癌種為主,但仍創造了早篩行業的傳奇。
2021年,精準科學公司營業收入17.7億美元,其中篩查部分貢獻近11億美元,同比增長30%。
為了更進一步拓展更多瘤種,精密科學選擇在多組學早篩領域有所突破。
所謂多組學是對應單組學而言。過去講腫瘤早篩,主要是通過對癌胚抗原(CEA)、甲胚蛋白(AFP)、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等非特異性或特異性分子標志物的識別來實現。但單一標志物在靈敏度和特異性上都很難做到精確預測,臨床應用中幾乎已到達能力極限。而同時使用多個組學,則能更準確定位和預測一種疾病。
目前,Grail被認為是走得最遠的多癌種早篩企業。2021年6月,Grail的多癌種早篩產品Galleri上市,其基于cfDNA靶向甲基化,能夠實現超過20個發病部位的腫瘤篩查。數據顯示,Galleri的整體敏感性為51.5%,特異性可以達到99.4%,對腫瘤組織的溯源定位可以達到88.7%的準確度。
但是,只做單組學的cfDNA甲基化,似乎并不夠。Galleri的數據中,I期患者檢測敏感性為17%,II期為40%,這樣的早期數據顯然不是腫瘤早篩的目標。
如果NGS多癌種早篩無法把癌癥發現的階段大幅提前,那么其價值將大打折扣。精密科學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2020年其便收購了Thrive,試圖進入NGS多組學早篩領域,與Grail一較高下。
回到國內來看,不少早篩企業也都在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克服單一組學存在的問題。
一種是在cfDNA的基礎上,增加其他組學,相當于給自己升級加了新裝備,比如燃石醫學的多組學,就是在cfDNA的基礎上,增加其他組學。
另一種則是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在基因組層面尋找更多維度。以和瑞基因、世和基因等為代表的企業,也已經貢獻了不俗的數據。
2021年,和瑞基因公布一次性檢測六大癌種(肝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的數據。總體檢測的靈敏度達到87.6%,特異性達99.1%,總體組織溯源準確性達到82%。
世和基因也在同年公布其金陵隊列中的部分數據,其多癌種產品(肺癌、腸癌和肝癌),在特異性98%下,檢測敏感性高達80%-95%。這兩組數據,完全可以和海外同業一較高下。
不過,早篩產品的競爭,并不僅限于檢測性能,更與開發效率、使用成本息息相關。
不同的技術路徑,必然會導致不同的開發效率、成本。比如,基于基因組層面尋找更多維度的方式,在升級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新的成本,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優化模型算法,在商業化階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優勢明顯。
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整個基因測序的成本下降是可預見的。《規劃》中便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不斷提高基因測序效率、降低測序成本。
圍繞早篩的競賽,才剛剛開始。哪個技術路徑是早篩行業的未來,能夠創造新的傳奇,還需要企業們去做更多探索。我們也樂見在此輪早篩技術競賽和政策扶持的背后,也有中國的投資機構成為一級市場的木頭姐,畢竟革命性的創新都具有技術+資金良性互動的底層邏輯。(文章來自:網易)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佑駕創新”),股票代碼2431.HK,于2024年12月17日至...
據TechCrunch報道,自駕卡車初創公司圖森未來(TuSimple)的聯合創始人及前首席執行官侯...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