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資源交易在我國的經濟活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交易額占國內GDP的1/4,相當于我們這1/4的經濟運行細節就沉淀在每一個交易系統的每一條交易記錄中,這背后是一個巨大的數據金礦。
公共資源交易在我國的經濟活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交易額占國內GDP的1/4,相當于我們這1/4的經濟運行細節就沉淀在每一個交易系統的每一條交易記錄中,這背后是一個巨大的數據金礦。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強調打通各種壁壘和孤島,讓各類生產要素在統一的制度規則和標準的基礎設施上更加順暢地流動聯通。這份《意見》發布以后就引發了市場的熱烈討論,甚至有評論稱其是一場歷史性轉變,將會給未來10年的中國帶來重大變化。在這份覆蓋了未來統一市場建設核心方向的《意見》中,專門有一節強調了公共資源交易的統一體系。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研究明確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納入統一平臺體系的標準和方式。堅持應進必進的原則要求,落實和完善“管辦分離”制度,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覆蓋范圍擴大到適合以市場化方式配置的各類公共資源,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積極破除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區域壁壘。
——《中國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節選)
公共資源交易地位關鍵,市場廣闊,但孤島現象突出
公共資源交易是指具有公共屬性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以及其他適合以市場化方式配置的自然資源、資產股權、環境權、碳交易等活動。
到目前為止,公共資源交易在國內的發展大致可以被分為兩個階段,以各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建設為標志的規范化階段和以網上交易為核心的電子化階段。前一階段催生了產業鏈上的各類服務機構,而后一階段則誕生了以國泰新點和廣聯達為代表的傳統交易系統服務商,為各地的交易中心定制各類交易系統。
(公開信息整理)
發展到現在,我國公共資源每年交易額近20萬億,投標次數超2000萬次,參與企業超300萬家,粗略測算每年交易相關服務市場就有300-500億左右的規模。在政府主導的場內招采市場之外,還有以央國企為代表的場外招采市場,體量大約是場內市場的一半,兩者每年合計30萬億的交易占到GDP總量的25%。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相當于我們國家一年經濟活動的1/4其實都是通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各個場外市場完成的,這1/4經濟運行的細節就沉淀在每一個交易系統的每一次招投標和相對應的一系列文件和記錄中,可想而知這里面的數據價值,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公共資源交易這個對很多人來說非常陌生的概念會出現在文首提到的如此重要的文件中。
目前這30萬億的交易發生在500多個地市以上級別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數量更多的場外交易平臺上,不但割裂,而且最基礎的數據標準都沒有統一,基本上處于各自為政的狀態,于是這也導致了兩個非常明顯的問題:
1.數據價值沒有被開發:大量的交易和企業數據沉睡在交易中心的系統中,沒有被發掘使用。
2.企業跨區域投標不方便:不同地區行業的交易平臺沒有打通,企業跨區域投標需要重復認證注冊、購買CA證書,過往的招投標記錄跨區域也難以被認可,限制了企業的跨區經營。
《意見》提出的“公共資源交易納入統一平臺體系的標準和方式,破除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區域壁壘”正是為了解決這兩個核心的問題,讓關系到1/4經濟總量的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讓相應的企業參與招投標更加便捷。
解決這些問題其實有兩種路徑,一種是構建全國統一的交易平臺,所有的交易都通過這個平臺來進行,顯然這種方式無法將場外交易納入,而且也和現在公共資源管理的行政架構并不兼容。另外一種思路就是通過技術的方式,將現在割裂的各個交易系統連接起來,打通數據流,但是這種方式也面臨著相應的挑戰:誰來主導建設,數據如何確權和使用,數據安全怎樣保證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成立于2019年的標信智鏈嘗試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基于區塊鏈的完善產品體系,標信智鏈助力數據共享共治
標信是由一群公共資源交易行業經驗超過15年的老炮創立的創業公司,早在2019年4月創業之初,創始人金石成就想要解決公共資源交易相互割裂的難題,他選擇的那把解決問題的鑰匙叫做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除了可以保證數據真實可信不可篡改以外,區塊鏈更大的價值在于賦能數據的確權和流轉,促進多方協作,每個參與方都可以作為平等的主體參與到鏈上業務中來。2019年10月,在標信成立半年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總書記強調“要探索利用區塊鏈數據共享模式,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極度分散、數據孤島現象明顯且又亟需相互協同的公共資源交易天然適合區塊鏈技術的落地。
針對公共資源交易的行業現狀,標信開發了一整套基于區塊鏈的完整產品體系:針對各個交易中心的數據底座產品和針對終端企業用戶的標信通APP產品。
數據底座產品可以理解成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底層數據庫,給各個交易中心提供了標準的數據上鏈格式和規則,交易數據可以實時的完成鏈上的存證,同時上鏈數據是互通的,交易中心可以指定自己上鏈數據的使用標準和權限,真正完成數據的確權和共享共治。
標信通APP是基于數據底座的一款應用,面向廣大有招投標需求的企業,他們通過標信通上進行一次注冊認證數據就同步上鏈,可以在所有鏈上的交易平臺開展業務,同時企業的各種資信數據和各地的招投標記錄也在鏈上存證,可以直接進行調用,未來企業所有的招投標流程都可以完全通過標信通實現,實時上鏈。
通過數據底座產品,標信解決了數據互聯的問題,改變了原來傳統數據只能層層匯總且只能服務于統計需求無法服務業務需求的模式,實現了數據交易即上鏈,隨時可取用,權限可設置的統一公共資源交易底層數據平臺。而通過標信通APP,標信極大地簡化了企業招投標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一個入口,一次認證,就可以投遍天下標,同時企業的各種歷史業務和資質的鏈上記錄也可以成為評標甚至未來金融服務的支撐數據。
從單點、省內到跨省互聯,三年三大步走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區塊鏈時代
2019年8月,成立僅4個月的標信聯合廣州交易中心、北京交易中心和珠海交易中心聯合發起了國內第一個公共資源交易共享應用區塊鏈平臺。2019年底,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工作組成立,標信是秘書長單位。自此,國內公共資源交易開始進入打破壁壘共享數據的區塊鏈時代。
2020年,標信通APP上線,珠海作為第一個試點中心上線了標信通基于區塊鏈數據平臺開發的全套產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到年底,超過90%的珠海公共資源交易都是通過標信通和背后的區塊鏈數據平臺完成的,城市的單點模型得到了驗證。同時全國范圍內超過37個交易中心加入區塊鏈聯盟,參與到數據共享中來。
2021年,在國家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標信參與了貴州公共資源交易省內互聯互通的試點工作,基于標信的數據底座產品,貴州打通了10個地州市的交易中心數據,形成了國內首個全省鏈上一體化交易平臺,實現了交易數據“上行實時共享,下行按需共享”的新型模式。在省內通辦取得突破的基礎上,單點推進依然保持強勁的勢頭,截止到2021年底,共有超過70家交易中心簽約上鏈,覆蓋的區域進一步擴大。
在單點和省內模型都已經得到驗證的情況下,2022年,標信將進一步嘗試跨省通辦,以省為單位快速的將各個城市的交易中心納入到區塊鏈生態中來,促進數據在全國范圍內更快速地流動。在基礎平臺快速拓展的同時,企業客戶也快速增加,預計今年將有超過5萬家的注冊企業通過標信通完成自己的招投標,開始積累自己的鏈上主體信息庫,標信通在目前產品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結語
“讓交易更便捷,更有信!”是標信始終的堅持,3年來標信公司專注于產品研發,累積申請10余項專利,在產品安全性、功能性、國產化等方面獲得了多個權威部門認可。并與行業內超過17省(自治區直轄市)80余家公共資源交易機構開展合作應用,不斷深化細分場景,探索前沿技術。結合底層區塊鏈平臺,標信在隱私計算、AI技術等領域都進行了有效的落地驗證并獲得行業認可。目前,標信已形成一套破除區域壁壘,提升數據資源應用能力,支撐行業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領先方案。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一個關鍵的歷史機遇,只有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企業才有機會把握住這個偉大機遇。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標信以自己獨特的行業洞察首先提出了基于區塊鏈的統一解決方案,并且依靠優秀的技術能力和產品能力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把夢想變成了產品呈現給客戶和用戶。全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構建對標信和其所代表的區塊鏈方案來說恰逢其時,在過去的三年中標信產品的成熟度和創新性、功能的完整性和示范項目價值提升均已得到驗證,未來這將會是一個充滿了想象力的基于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各個中心和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安全可靠、共享共治的公共資源交易網絡。
近日,農業機器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中科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原動力”)宣布...
圣迭戈,加利福尼亞,2025年1月6日 -- Adcentrx Therapeutics (“Adc...
2024年12月29日,全國大學生計算機系統能力大賽PolarDB數據庫創新設計賽(天池杯)全國總決...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