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30日上午9時,由890新商學企投會主辦的“大時代,新的光丨2021企投家年終盛典”在杭州拉開帷幕。
12月30日上午9時,由890新商學企投會主辦的“大時代,新的光丨2021企投家年終盛典”在杭州拉開帷幕。在這場集結了全球卓越企投家的盛典上,多位行業精英、專家學者、企業一把手和創始人,以“大時代說”與“入局者觀”雙重視角,共辨2022年經濟走向。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華潤江中董事長盧小青、“雙碳”實踐及研究領域專家郝杰、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等業界大咖和企投會導師帶來了精彩演講。以下是本次盛典的精華內容,與你分享。
宋志平:資本市場功不可沒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首先發表了《大時代說:資本的力量》主題演講,作為國企改革與民間資本引入的實踐者與成功者,他結合豐富的企業經營與考察經驗,講述了企投大時代下資本市場對企業生存的必要性。
宋志平扎根國企整整40年,成功將兩家企業做到“世界500強”,他回顧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感慨道:“假如沒有這些年的上市融資,這些企業今天可能都不存在了。資本市場這么多年先支持國企,再支持民企,再支持科創,現在又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談及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價值,他認為首先要做強主業,成為行業龍頭或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其次要提升盈利和成長性,保持現金流充沛。此外,在做好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公司治理,把投資者和經營者、決策者以及執行者之間的行權關系做好,不能再停留在傳統的上下級管理或者家族式管理。最后還要重視機制的創新。
康勇:2022年中國經濟持續復蘇趨勢沒有改變
資本的力量的確不可小覷,不僅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動力,還是中國經濟的底氣和信心所在。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康勇在盛典上發表了演講《大時代說:中國經濟復蘇動力》。
他用“外需”、“內需”和“政策”三個關鍵詞回顧了2021年的經濟情況。在宏觀層面,他觀察到今年中國經濟持續復蘇、總體保持強勁,但是內需的恢復速度弱于外需。防疫物資、“宅經濟”、機電和“替代”需求等多因素推動了中國出口保持強勁增長。
在展望明年我們需要關注的“大問題”時,康勇同樣用了三個關鍵詞:“疫情”、“通脹”、“房地產”。通過分析和比較各國疫情防控政策,他認為我國堅持“動態清零”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對保障我國經濟復蘇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期席卷全球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需要高度關注,但他預測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小于德爾塔。明年中國通脹壓力整體可控,和今年的一個明顯區別是生產者端價格增速將降低,而消費者端增速將有所上升。同時,海外通脹壓力大幅上升,創幾十年歷史新高,促使美聯儲等貨幣政策收緊,也將對世界經濟帶來重要影響。
最后,康勇還預測了未來發展的三個趨勢:科技、綠色和消費。經過分析,他認為提高人均GDP最好的辦法就提高創新能力,民營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要么做基礎研究,要么做“專精特新”,力爭成為所在領域的“隱形冠軍”。
“我覺得未來的經濟增長肯定是要由外需向內需去拉動。從長期來看的話,中國市場這么大,產業配套這么齊全,基礎設施這么好,包括人才紅利等等,我覺得中國未來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康勇表示。
在“大時代說”環節,同為企投會導師的“雙碳”實踐及研究領域專家郝杰、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也分別就各自的專業研究發表了主題演講。
郝杰開門見山地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絕不是一個虛的東西,它將影響所有行業,影響每一個人。”在分析了“雙碳”戰略下的行業變革與趨勢后,他呼吁企投家們從事商業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降碳”責任。
張奧平在演講中闡釋了本次盛典的主題:“如果放到資本市場的框架之下,全面注冊制改革是“大時代”,而北交所就是‘新的光’。”他認為科技創新需要兩個翅膀,一翼產業端,一翼融資端,只有通過科技創新的一體兩翼,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入局者觀:這些行業將迎來產業發展新周期
在“入局者觀”環節,華潤江中董事長盧小青發表了題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春天》的主題演講。
她認為中醫藥是中華文化強大的IP,中醫藥健康產品是新國貨的天然代表,中醫藥創新預示著中醫藥現代化、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的堅定自信,必然催生中醫藥“新國貨”高端品牌。她以華潤江中旗下的高端滋補品牌“參靈草”為例,闡述中醫藥創新的無限發展空間。她認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周期將迎來長期快速發展,這就是所謂的“春天”。
作為企投會的至高獎項,2021年度企投人物也在本次盛典上舉行了頒獎儀式。據了解,它旨在嘉獎過去一年展現出非凡變革力和創新力的企投家,并希望找出企業和投資成績斐然的企投實踐者。
在2021年度企投人物評選中,企投會主要從卓越領袖、創新成就、投資有道、會員服務和社會貢獻五個維度來嘉獎在2021年取得突出成績的企投家們。
隨后,企投會在對企投理念有深刻理解、企投成果出眾的年度企投人物中邀請了四位代表,一同進入了本次盛典的特色圓桌對話環節“企投眾論”,共論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邁杰轉化醫學研究(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亞飛表示,未來精準醫療賽道的需求非常大,企業更加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優化產品,比如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他們的診斷產品,并且充分實踐在企投會中學到的產投理念,通過資本運作打開國外市場。
山東街景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君認為:“街景不是制造業,而是基于智能制造的數字化供應鏈。”所以,他未來幾年最多的動作就是供應鏈的建設,其中會摻雜很多投、并、收的資本動作。
“未來想要做的是打通我們行業里面的一些技術壁壘。”除了行業,蘇州兆邦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彥娥也在思考公司管理上的問題,希望能在深耕本業的基礎上引進更專業的管理。
“后疫情時代,我們更關心全國的中小商家未來幾年的生存狀況,希望借助于我們數字化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降本增效。”杭州衣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克強說道。
作為圓桌對話的主持人,企投會學術委員、上海正見品牌顧問CEO崔洪波總結道:“大家都談到用產業投資的思維幫助主業迅速做大做強,我也認為在產投商業主義時代,未來10年一定要學會利用自有資金和資源,結合外部環境的變化,迅速地把事情做大,讓實業和金融能夠相輔相成。”
值得一提的是,890新商學企投會院長卓立在盛典上發表了《企投2021:沉舟側畔千帆過》主題演講,她介紹了企投會在2021年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最近幾年產業投資越來越熱、資本市場的制度也越來越完善,對企業家釋放了很多善意信號。企投家們越來越有機會進入到資本市場,并且用資本的力量來助力產業的長足發展。
企業正在經歷從商業模式競爭到產業布局競爭的時代巨變,產業投資將驅動企業從領先到不斷領先, 向企投家進化,成了這一代企業家的歷史使命與必然方向。在這一背景下,2021年企投會成長營8期、9期、首期企投家產投營連續開營,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完成向卓越企投家的轉型。
據悉,企投會是由財經作家吳曉波于2017年創立的企投家社群,以“成就卓越的中國企投家”為使命,推動和踐行中國企業家成為面向未來的卓越企投家。迄今為止,企投會已經積累了100+前沿實戰導師,1000+企投會員,打造出了一個千人級交互式學習社群。
正如吳曉波老師所言:“我們被周期驅趕和改變,同時我們在周期中發掘財富之泉。”在當今的企投大時代下,新的追光者應運而生,他們當屬那些能夠預見趨勢、順應趨勢的卓越企投家們。
2025年4月3日,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聯合索威爾(NASDAQ:LHSW)正...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