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很多年,由于宏觀經濟的波動被逆周期政策熨平,資本市場呈現重結構、輕總量的狀態。
過去很多年,由于宏觀經濟的波動被逆周期政策熨平,資本市場呈現重結構、輕總量的狀態。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這種情況,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宏觀經濟大落大起,總量的變化重新成為投資勝負手的關鍵,宏觀經濟也成為當前投資市場的“吹哨人”,深入研究、預判宏觀經濟走向再次成為尋得投資先機的重要突破口。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前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教授受邀出席“恒心·恒新”2022恒天財富榮耀年會,并就“2022年宏觀經濟走勢與資本市場投資機會”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內容精編,望有所得。
宏觀經濟運行與資本市場投資背景
首先,談及宏觀經濟運行與資本市場投資背景,胡汝銀從中國改革開放發展階段、中美關系、新冠疫情以及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四大方面進行了深入地分析。
第一,當前中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發展2.0階段,過去四十余年,改革開放1.0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成效巨大,GDP高速增長,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讓中國得以發展成為世界工廠,實現人口脫貧。與此同時,也暴露了一些發展中的短板問題,比如經濟和技術對外依存度過高,特別是關鍵技術;貿易對外依存度過高,大進大出;產業結構低度化、碎片化和嚴重失衡;國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過高。而在改革開放發展的2.0階段,中國經濟需要在高質量雙循環戰略下,進行微觀基礎的再造,并以創新、數智化與結構變革為驅動力。
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避不開中美關系的影響。從特朗普到拜登,多維度遏制始終沒變,但是貿易等維度卻在不斷地調整。未來在中美大國博弈方面,中國需要采取三大長期對策:首先,在技術、產業、金融等多個領域“備胎”和未雨綢繆,強化關鍵技術創新;其次,在更高水平上改革開放,強化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最后,和平發展,同時強軍衛國,以形成必要的戰略均勢和戰略威懾力。第三,新冠疫情的影響對全球供給端,尤其是供應鏈的穩定性影響是巨大的。2022年的疫情預期緩解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這將對中國的出口產生很大的影響。第四,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即四位一體的“穩中求進、行穩至遠,調結構,促創新,控風險”和對意外突發沖擊的快速響應。
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前瞻
在此大背景下,胡汝銀針對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發表前瞻性看法,他說到,今年的11月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強調我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要強化“六穩”、“六保”。這其中保是底線,穩是前提,二者互相補充。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的背景下,政府宏觀經濟對策有四大重點,分別是“穩”、“創”、“綠”、“包容”,即在穩增長、穩杠桿,保障宏觀貨幣政策和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基礎上,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實現“3060”雙碳目標和低碳綠色發展,多措并用,推進共同富裕和社會經濟包容性增長。
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高質量雙循環發展的新階段,胡汝銀指出,中國的企業與企業家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創新、數智化和結構變革驅動的高質量雙循環發展,使得商業邏輯和游戲規則出現質的變化。與之相伴隨的,是未來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三大新動力,即以人為本、以社會全面進步為基礎的創新、結構變革、提質增效。與之并行的是取代過去的人口紅利的新三大紅利,即科技與創新紅利、結構變革紅利、品質與效率紅利。三大新動力和新三大紅利催生出全新創富空間、全新的企業和企業家發展的底層邏輯與支持性關鍵要素組合,企業的核心能力和文化、技術、產品、運營系統將不斷轉型升級,不斷變革迭代。中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企業(包括上市公司)結構也將發生本質性的大變革,催生出創業、創新和造富的新大陸,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點中國的企業必須明確,那就是加大研發方面的支出,逐步縮小與科技強國之間的差距,提升品質至關重要。
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機會展望
對于2022年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胡汝銀說到,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與戰略取向已經明確,國內資本市場將迎來高質量發展階段,資產管理新階段,整個資產資源、社會資源的配置,要從過去的銀行存款轉移到優質創新企業的股權,讓資金進入創新的賽道,助力創新技術型企業的不斷成長壯大,進而將中國的上市公司打造成為非常良好的標的資產,打造以股權為核心資產的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胡汝銀指出,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比例將進一步提升。回顧美國過去200年大類金融資產的投資回報表現,股權剔除通貨膨脹,平均年回報6.5%-7%,而黃金則沒什么增長,美元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而對比全球2018年不同國家居民資產配置的結構,中國居民資產配置有70%是房地產,而美國、日本則是27%,金融資產的配置比例則在70%以上,參考發達國家發展路徑,增配金融資產是大趨勢。
此外,他指出,美國市場的專業化、機構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股票投資的市場參與者結構中,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或投資工具占支配地位:共同基金、外國投資者、ETF、州和地方政府管理的退休金、私人企業年金成為持股占比最高的5類機構投資者,由此,可以預見中國資本市場將更加專業化、機構化的投資趨勢。同時,美國股票市場發展和資產配置已經步入以領先的創新型優質技術股為安全核心資產的時代,這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標的的結構性變革極具參考意義,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業績領先、創新驅動、深植于整個社會廣袤深厚的創新創業沃土、市場進入壁壘高的技術公司,在市場上的股價、市值表現和投資吸引力將不斷領先。
未來,相信在高質量雙循環戰略下,中國的大經濟、大市場、大產業、大消費、大服務、大轉型、大升級,將為大量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提供巨大的持續成長、創新升級空間,并形成新的國際比較優勢以及核心能力圈。中國資本市場也將在綜合施策的推動下,成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國際化人民幣資產配置平臺,并與實體經濟和科創全面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最后,胡汝銀對廣大的投資者說到:“未來我們將進入以創新股權為主的專業化投資時代,讓我們按照這樣的要求來擁抱這個新時代,也預祝大家能夠以更好的創新姿態和學習姿態,贏得新的未來。”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進步的背景下,非搖錢花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服務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機遇。
2024年11月22日,2024昌平醫藥健康金融投資創新論壇(Changping Healthcar...
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定量遙感·云端賦能”2024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年會暨創新成果發...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