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在網絡大V司馬南的鼓動之下,互聯網上出現了針對聯想公司上綱上線式的批判,這些指控包括國有資產流失、高負債、5G投票事件、外籍高管比例等議題。
最近在網絡大V司馬南的鼓動之下,互聯網上出現了針對聯想公司上綱上線式的批判,這些指控包括國有資產流失、高負債、5G投票事件、外籍高管比例等議題。
司馬南懟聯想 一天N個視頻 可以說是很拼了
這些指控一出,網上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一部分人大力支持,覺得他為民發聲,甚至說司馬南是“當代魯迅”;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其對聯想帽子扣的太大,加上他曾經那些投機往事,對其行為表示質疑。
說實話,我個人對司馬南印象并不好,但回到這件事上來,還是要秉持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對事不對人。今天我們不談他曾經支持過誰、不談他家人是否在美國生活和購房、也不談他是不是赴美過年時被電梯夾到過腦袋... 我們今天只就事論事,聊聊他以及包括他在內的一些人對于聯想的指控到底是不是站得住腳,一切以事實說話。
一、聯想讓國有資產流失了嗎?
司馬南對聯想的質控一共有七條,但其中含金量最高、看上去威力最大的只有一條,那就是國有資產流失。
他認為,在2009年中科院下屬企業轉讓聯想29%股權的交易中這些國有資產被賤賣了,當時購買這部分股權的買家是泛海控股,也是柳傳志相關泰山系的企業。司馬南表示本來應該賣40億的股權只賣了27億,因此聯想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13個億。
但是,有99%的讀者都不知道,司馬南其實是利用了財報的不同口徑成功實現了拿著真財報說假話的一場表演。
在司馬南控訴中科院下屬企業賤賣資產的時候,掏出的證據是聯想集團當時凈資產139億的報告,所以29%的股權就是40.3億,但當初買家只花了27億,所以造成了超過13億資產損失.......可問題在于,139億是所有者權益(含少數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而不包含少數股東權益的凈資產只有大約77億。
司馬南引用的數據 看似專業 其實在偷換概念 漏洞百出
扣除少數股東權益的真正的所有者權益在當年為77.18億
那么,中科院當年轉讓聯想控股29%的股權,定價應該用哪個數據呢?
肯定不能算上66.02億元的少數股東權益。因為少數股東權益的定義是“子公司權益中不屬于母公司的份額”,也就是說少數股東權益所涉及的凈資產并不屬于聯想母公司,也不在中科院持股的資產中,中科院當時有權轉讓的,只是自己股權所在母公司的那77.18億元凈資產。因此,我們用77.18億元計算,29%的股權對應22.38億元,而收購方支付了27.55億元。
簡單計算,29%股權這筆國有資產賣出27.55億的價格實際上并不虧,甚至還多賺了5億多。但考慮到當時聯想的發展如日中天,買方為聯想將來發展的前景多付一些溢價出來也是合理的。
因此,挑起“賤賣國有資產”話題的司馬南完全是在利用大多數網民對財務知識的不了解而顛倒黑白,在計算過程中將股權轉讓算法中不屬于母公司權益(少數股東權益)的資產也計入其中,使得資產分母做大(至139億),得出27.55億是賤賣的不正確結論。
司馬南畢業于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系,還有高級經濟師的頭銜,這樣混淆財報信息對于科班出身的他來說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呢?
客觀來說,中科院的國有資產在聯想上的案例,不僅不是反面案例,而是一個成功案例。聯想當年收到中科院計算所20萬元投資,往后的那些年,聯想增值了無數倍,最終中科院拿出了幾十億現金,還有價值數十億的股份,如果這樣也是國有資產流失,請問流失了什么?
2009年8月,官方媒體曾專門就這個投資發文,表示這是“中國投資奇跡”。
2009年時環球網轉載華夏時報的一則報道
2009年時環球網轉載華夏時報的一則報道
二、負債率
司馬南對聯想的另一則看上去似乎成立的指控是聯想的負債率過高,表示聯想的負債率超過90%,一旦出事比恒大更危險,司馬南的用詞不可謂不嚇人。
我們來看看真實情況如何。截至今年三季度,PC廠商排名全球第一的聯想的負債率90.3%、排名全球第二的惠普的負債率111.1%、排名全球第三的戴爾的負債率91.9%,二三名負債率全部超過聯想,全球大型電腦公司負債率比聯想低的大概只有蘋果了,但蘋果是一家綜合科技公司,電腦制造與銷售只占其營收中的一小部分。
可見,相對高的債務率是這個行業的特征,聯想與同行對比,負債率并沒有高到危險的地步。
我們再看聯想的債務結構,其債務中的有息負債占比較低,大部分債務來自應付貿易賬款,也就是尚未支付給供應商的貨款。后者不需要支付利息,償債風險相對較低,與此前違約暴雷的房地產企業不能相提并論。
而聯想集團CEO也曾公開表示,聯想集團的負債中大約有70%是供應商的應付款。我們通過財報可知,截至9月30日,聯想集團應付貿易賬款、應付票據、其他應付賬款及應計費用與總負債之比例為72.65%,可知楊元慶沒有說謊。
聯想集團應付貿易賬款賬齡分析。來源:聯想集團2021/22財年中期業績公告
聯想集團應付貿易賬款賬齡分析。來源:聯想集團2021/22財年中期業績公告
由于聯想集團對上游供應商擁有絕對話語權,因此在現金流的短期循環上具備較強競爭力。從現金循環周期來看,聯想集團的現金循環周期多處于10天以內,2021/2022財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聯想資產周轉率為0.86,行業內也處于較為領先位置。
總的來看,應付貿易賬款占比負債較高,正好說明了聯想銷售速度和資金周轉效率很高。
除了國有資產流失和負債率高之外,其他諸如高管中外籍人數過多、高管薪酬過高、涉及金融行業等等指控在我看來全都不值一駁。
聯想作為一家業務涵蓋全球的公司,高管當然要有外國人參與、而高管薪酬也是股東和董事會決定的,企業高管的薪酬不由企業自主決定,讓你司馬南來定嗎?說聯想是金融帝國,在沒有牌照的情況下搞金融,你當銀保監會和央行不發威嗎?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我們不否認柳傳志可能是存在比較強的私心,但這也只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如果司馬南無法從法律層面立足,那這些指控便沒有意義。
總之,司馬南不會告訴你中科院的國有資產在聯想這一案例中堪稱教科書式的投資回報率、不會告訴你這一行業內的普遍負債水平和負債結構、不會告訴你高管薪資是由股東和董事會決定的企業內部決策、更不會告訴你5G投票事件根本就是無中生有....
三、5G投票的謠言騙了你多久?
這幾年來,針對聯想的指控很多都繞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有一個5G標準投票事件,司馬南也在其視頻中有所提及。這個謠言說的是聯想當初在5G標準投票投票中投給了高通于是導致華為乃至全中國蒙受損失。
該謠言塑造了一個“國戰”場景,即“中國支持華為與Polar碼”和“美國支持高通與LDPC碼”兩軍交戰,最后聯想叛變導致LDPC成為通信碼而Polar成為控制碼,未能兩項全拿的故事。
這故事聽起來挺煽情的,但很可惜,這只是一個謠言。
當時的投票實際上是兩場重要會議,而且高通并不是LDPC技術的主導者(三星才是),且當時LDPC作為通信碼已無懸念,LDPC經過多年考驗,效果夠好,大量核心專利和衍生專利早已過期,中外企業均首選LDPC碼。
所以,在86次瑞典哥德堡會議中,LDPC碼支持者最多(三星、諾基亞、上海貝爾、英特爾、中國普天、中興、索尼、VIVO、小米、北京信威、韓國KT等)都支持了LDPC,聯想在那次會議中并未表態。
在哥德堡會議的下一個環節,會議又提出了對混合方案進行表態,分為LDPC碼+Turbo碼(即L+T)和LDPC碼+Polar碼(即L+P)兩種方案,現場各有支持者。會議達成初步共識:Polar碼不具備和LDPC碼爭奪完整數據信道的能力,只使用Polar碼的選項被排除。大會同時以長短碼的方式對L+T和L+P方案進行了討論。
當時華為的數據信道全Polar碼提案無人支持,連華為最嫡系的華為終端和海思半導體都不支持華為與LDPC碼正面硬剛。而高通除了開始配合三星參與了LDPC碼的提案,后續一直沒做表態,側面證明了LDPC碼與高通的關系沒那么密切。
87次位于美國內華達州雷諾的會議又是一個重點,此次華為提案LDPC+Polar作為eMBB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聯想也積極加入了支持華為的L+P這一陣營,支持公司總數達56家。但由于愛立信、高通、上海貝爾、諾基亞、三星、LG、KT、英特爾等14家企業的明確反對,沒能形成共識。
最終由沃達豐、中國移動、愛立信、德國電信、TELUS、貝爾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共同提出了使用flexible –LDPC(f-LDPC)作為數據信道的唯一編碼,不排除之后加入其它的編碼方式,Polar則作為控制信道的唯一編碼,大會終于達成共識。
所以聯想當時其實是給了華為最大的支持,加入了LDPC+Polar的提案,但可惜最終沒有通過。這件事之后,華為也公開對聯想表示了感謝。
有興趣的朋友也應該認真了解一下當初在哥德堡和雷諾的這兩場會議,不僅可以起到辟謠作用,也是一個通信領域質量不錯的科普帖。
四、聯想售價問題
我們經常聽到傳言,說聯想在中國的價格遠遠高于美國,甚至高一倍以上。要驗證這個說法其實一點不難,現在誰都可以上網,完全可以自己到聯想中國和美國的商店去查證,需要注意的是,在查證過程中,我們必須同產品、同口徑、同平臺、同時期對比。
只需花幾分鐘就會發現聯想中美產品線有很大差異,要找完全對標的產品很難,只有ThinkPad算是中美兩邊商城都比較整齊的產品。我這里隨手比一下,Thinkpad X1 Nano的基礎款在中美各自的售價分別為8999元人民幣和1239.5美元(7932元),美國售價為中國的88%。
作為對比,我們再看蘋果,13寸基礎配置的Macbook Air在中美的售價分別為7999元人民幣和999美元(6384元人民幣),美國售價為中國的80%。
至少在這個單一案例上,聯想在美國的優惠幅度比蘋果更低。考慮到中國線上商品的售價已包含消費稅和增值稅,而美國線上標出的價格是不含稅的,因此無論是聯想還是蘋果,中美兩地相同產品的不同售價都是基本合理的。
退一步說,我們用常識思考也可以想明白:計算機市場競爭是相當激烈的,美國有惠普和戴爾、中國有小米和華為,兩邊還都有蘋果這個Windows生態外的可怕對手向所有其他企業施壓,聯想會不考慮自身競爭力無故提高在中國這個超大市場的產品售價然后把市場讓給競品嗎?你覺得聯想有這么傻嗎?
五、理性思考 共建營商環境
聯想有自身的戰略問題我們不應回避,多年來聯想在硬科技的突破上遠沒有達到國民對這家公司的期待,而聯想戰略上犯過的錯誤也自然會體現在股價上,聯想的動態市盈率目前只有6倍出頭,而相比之下蘋果是28倍,可見無數投資者組成的市場已經給了聯想教訓。
但不夠優秀并不等于失敗,如今聯想在很多國人口中甚至成了失敗的代表,有些人張口閉口就說“如果聯想當初如何如何,今天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地步....”
我就好奇了,聯想今天是什么地步?這家公司今天是暴雷了?破產了?跑路了?還是偷稅了?一家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可以打敗惠普和戴爾,你說他是組裝廠,沒問題,你也來組裝一下試試?
有些人似乎已經忘了聯想也是一家中國公司,更是中國少數在某個商業領域(PC)內做到世界第一的企業。我們當然可以不喜歡聯想、也可以吐槽聯想創新力不足,但不應該無中生有地對一家合法經營的公司進行網絡暴力式的攻擊。而當下的背景也需要我們更團結:中國企業這幾年在海外遭遇一輪又一輪的打壓,此時需要的是國人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給中國企業扣帽子。
這兩年常常有人以“資本家”、“買辦”、“賣國”等煽動情緒、吸引眼球的帽子扣在一些企業頭上,其心可誅。好像只要扣上這幾頂帽子,就可以很容易地煽動網民對指定公司和企業家的仇恨,這顯然與我們的市場經濟環境格格不入,更有悖于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在我們的法治環境之下,你只需考察一家公司或一個人是否違反了法律,是的話他就要承擔法律后果,不是的話你扣多少頂帽子也沒用...
而有權裁定某家公司或這個人是否違法的,也只有我國的司法機構,而不是任何所謂的互聯網意見領袖。
很多人有個非常不好的壞習慣,就是抬一個東西的時候總要踩另一個東西,最典型的就是稱贊華為的同時就必須攻擊一下聯想才算立場堅定... 這種心態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總之,不喜歡可以,扣帽子不行。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裹挾網絡流量對合法經營的企業和企業家做“有罪推定”致使他們被污名化,這將傷到無數企業家的心、也將破壞我們來之不易的營商環境,更是與中國的發展方向和國家意志背道而馳。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是繼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大型國際綜合體...
作為全球首款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功能的重卡,一汽解放J7創領版牽引車一經上市便引起業界關注
現貨黃金上演"史詩級突破":周一金價單日飆漲2.77%,強勢突破338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
5月15日至19日,新東方直播間攜手敏寶媽媽代表@諾香麻麻,遠赴德國法蘭克福與薩爾布呂肯,深入inn...
6月1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