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A股,還是港股,市場情緒似乎都是一家公司股價的重要催化劑。
無論A股,還是港股,市場情緒似乎都是一家公司股價的重要催化劑。最典型的就是海底撈。上市之初,基于“海底撈你學不會”的服務下的業績增長邏輯,其股價漲到讓你懷疑人生。
不過,情緒這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僅過去半年時間,海底撈股價便從2月份的最高點85港幣跌到21.8港幣。
在市場的樂觀情緒和一致性預期中,一旦公司基本面有任何風吹草動,或者公司優勢會有潛在變化,股價就會遭遇雙殺。
固然,市場對海底撈持續擴張、增長能力存在不小的擔憂,但僅半年,其基本面真得發生足以讓股價腳踝斬的變化嗎?未必,只能說,幡未動風亦未動,是仁者心動了。
由市場情緒主導的股價大起大落,同樣出現在港股上市公司四環醫藥身上。隨著代理Hugel公司的肉毒素產品(樂提葆)獲批,市場終于“認識”到公司價值,股價也隨之躁動,不到半年股價漲幅4倍。
但當Hugel公司計劃出售控股權,市場開始擔憂這會對四環醫藥帶來不利影響,恐慌情緒蔓延,直接反應在股價上,尤其是在康橋資本在競標中暫時勝出后。
二級市場的股價和走勢,隱含著市場整體的預期,但市場并不總是正確的。拋開被放大的焦慮感,我們會發現,四環醫藥這里有三重預期差。
其一,Hugel被康橋資本收購一事還有變數,即使最終成行,對四環醫藥的業務也不存在多大影響。
其二,過于關注肉毒素,讓不少人忽視了四環醫藥醫美平臺的真實價值。
其三,不少人認為四環醫藥只有醫美的故事,但事實上,從整個醫藥管線布局來看,公司在創新藥領域布局極具戰略眼光,加上老牌藥企出色的商業化能力,創新藥同樣是四環醫藥最大價值所在。
被放大的肉毒素“焦慮”
市場上不乏這樣一些聲音,Hugel被康橋資本收購已成定局,并且之后會影響四環醫藥肉毒素產品的授權。實際上,這兩點都有變數。
在收購層面,嚴格意義上來說,Hugel收購案中康橋資本僅是完成了“競標”階段,還未真正落定。
因為Hugel收購案還需韓國監管部門審批,這可能是最大的變數所在。你也知道,跨國并購向來不易,尤其是涉及到某些“核心技術”的時候。根據韓國《保護及防止產業技術泄露法》修訂案:
外國企業在韓國收購或并購擁有國家核心技術的企業時,需獲韓國政府批準或提前進行申報。
恰好,今年1月份Hugel被列入韓國國家核心技術企業名單中,屬于韓國國家核心技術產業。而康橋資本主導的聯合財團,外資背景屬性更濃:
根據韓國金融監管局的電子披露系統,聯合財團中韓國本土財團GS和IMM Investment僅持有SPC 27.3%的股份,康橋資本和阿聯酋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分別持有剩余的46.9%和25.8%股份。
一場由外資主導的并購案,又涉及“核心技術”產業,自然逃不過韓國監管部門的審核。當前該收購案,正由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進行審批事宜。
根據KUKUNEWS報道,韓國監管部門關于此類收購審批周期一般不會超過45天,但在進行技術審查的情況下會大幅延長。
如今,距離康橋資本8月25日宣布成功收購Hugel的消息已過去兩個月,顯然超過了“一般”收購案的范疇。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涉及到“核心技術”,韓國監管部門要考量的因素難免會更多。
這也意味著,這場跨國收購案充滿了更多的變量。退一步來說,即便Hugel收購案最終通過審批,四環醫藥喪失肉毒素產品代理權的可能性也不大。
一方面,今年1月,四環醫藥與Hugel簽訂了5年獨家代理協議的補充協議,并且到期后還可以商討續約事宜。這也意味著,至少到2026年1月協議5年代理到期之前,在四環醫藥沒有違背協議條款的情況下,Hugel不具有單方面取消協議的權利。依據四環管理層的介紹,即使是Hugel公司的控股權變更也一樣。
另一方面,四環醫藥是樂提葆在國內上市、迅速打開市場的核心推手,離開四環醫藥并不容易。要知道,樂提葆的前期臨床試驗、注冊審批,都是由四環醫藥一手推動和親自進行。
當前樂提葆在國內市場異軍突起,更是離不開四環醫藥在商業化層面的投入,包括團隊的組建、渠道的搭建。這可不是單純砸錢就能辦到的。比錢更重要的是,渠道的掌握、經驗的積累以及時間的沉淀。
而接下來,國內肉毒素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可以看到,4家競爭對手處于三期臨床,2家處于上市申請階段。這種情況下,樂提葆如果貿然脫離四環醫藥,必然無法保證利益的最大化。
回到當下,從雙方合作來看,Hugel與四環醫藥的關系依然頗為密切。10月25日,hugel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池昇昱醫師,與渼顏空間市場部總監孫超一同出席了“中國醫美”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平臺發布會。會上,池昇昱表示,將與四環醫藥繼續深入配合,進行市場推廣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看,Hugel收購案目前并未對四環醫藥與Hugel的合作產生影響。往前看,在協議期內可能也不會對雙方合作造成負面影響。
被忽視的醫美平臺實力
市場十分關注Hugel收購案,無非是認為肉毒素對四環醫藥意義重大。的確,放在現在來說,肉毒素是四環醫藥關鍵的增長引擎,但放眼未來,肉毒素只是其醫美板塊崛起的開端。
你可能不知道,出于對醫美產品的重視,四環醫藥已經在國內外成立了龐大的醫美產品研發團隊,專門負責產品的研發和引進。
得益于“自研+引進”的雙輪驅動策略,目前公司有十余款重磅醫美產品在研,完成了“注射類+光電類+器械+藥品+針劑”的醫美全生命周期產品矩陣的搭建,躋身國內第一梯隊。
并且,公司的研發實力已得到充分證明。今年9月份,四環醫藥自研的“童顏水凝”正式獲批,這是公司首款上市的自研產品。不難預見,出眾的研發實力,將會保障公司產品后續能夠持續上市。
單看四環醫藥任何一款醫美產品,都有成為重磅產品。比如“童顏水凝”,顧名思義,該產品的作用便是讓人保持“童顏”。
“童顏水凝”主要成分可在用于皮膚表面或創面后起到屏障作用,對創面部位可促進膠原蛋白和組織蛋白再生,促進局部皮膚的新陳代謝,改善皮膚質量。
在天后王菲砸500萬重金注射童顏針傳聞的帶動下,國內童顏針(水凝)的熱度開始提高,市場正處在爆發前期。有券商研究預計,童顏針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玻尿酸”。
當然,你可能會有疑惑,市場火爆入局者眾,競爭自然不會太小,在醫美大戰中,四環醫藥又有什么優勢呢?
正如前文所說,經驗及時間的沉淀,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
公司醫美核心管理團隊均曾在艾爾建、華東醫藥等公司擔任要職,擁有多年的醫美從業經歷,保證了公司在臨床及市場準入方面經驗優勢顯著。
不管是肉毒素還是“童顏水凝”,臨床注冊環節都繁瑣復雜,但從產品獲批時間來看,四環醫藥的臨床注冊推進能力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豐富的實操經驗,也將最大程度保證公司的率先落地。這往往能帶來一定的先發優勢,進而保障商業化價值的最大化。
在商業化層面,公司也有能力將產品運作成功。肉毒素大單品的打造,已充分證明其在醫美領域的商業化實力。
雖然肉毒素看似入局者不多,但競爭并不小。樂提葆獲批之際,艾爾建的保妥適已牢牢占據高端市場,而在中低端市場,蘭州衡力的國產產品也早已打開局面。
這種情況下,四環生物避開與巨頭的硬剛,挖掘中間地帶:憑借突出的產品性能(有效性、安全性與保妥適處于同一水平),定價高于國產產品但低于艾爾建的高端產品,并通過一系列營銷組合拳,撕開口子成功突圍。
2021年2月至6月30日,上市不到4個月時間,樂提葆收入就達到2.58億元,銷量超過20萬瓶。單這一成績,也足以證明四環醫藥在醫美領域的商業化實力。
所以,未來憑借這些已被驗證過的能力,四環醫藥其他醫美產品順利上市、放量,是大概率事件。
被低估的創新藥板塊
肉毒素、醫美對四環醫藥極具看點的故事,但只關注醫美,無法真正洞察公司的核心價值。畢竟,醫美只是四環醫藥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
要想更全面的理解四環醫藥,市場需要立足公司整體醫藥管線布局。當前公司在創新藥領域,擁有超過20條管線,并且布局同樣極具戰略眼光。
比如,在腫瘤領域,公司率先圍繞最具前景的乳腺癌和肺癌領域布局。放眼全球,肺癌和乳腺癌都是患病人數規模最大的領域。能夠滿足大規模患者的需求,藥企的回報自然也不會低。當前,有成為全球新一代藥王潛質的K藥,主陣地便是在肺癌。
在醫藥研發前沿領域,公司布局的同樣是極具競爭力的品種。比如,在腫瘤領域進展最快的CDK4/6抑制劑吡羅西尼。
根據臨床數據,海外已上市的幾款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療法一線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都能提升近1倍。這稱得上是巨大勝利。
而四環醫藥是國內研發CDK4/6抑制劑進展最快的藥企之一,目前已進入注冊性臨床階段,僅次于恒瑞醫藥。
吡羅西尼外,四環醫藥針對肺癌的第三代雙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XZP-3621,在國內同樣處于領先身位,目前三期臨床試驗已獲批。
在抗腫瘤領域,四環醫藥的布局也不只是小分子藥物,同時還布局了多款大分子藥物,比如靶向HER2靶點的雙抗和ADC藥物等。
這些產品構建起一個矩陣,既有大癌種的布局,又有面向未來的管線產品,其腫瘤創新藥管線的廣度與厚度可見一斑。而除了腫瘤領域外,公司還布局了代謝和抗感染的多個領域。其中,消化性潰瘍治療藥物安納拉唑鈉已申請上市。
對四環醫藥來說,入局創新藥的確定性極大。一方面,在研發端,公司投入大量的優秀研發人才與研發資金,并且管理團隊的創新藥研發經驗豐富。
自成立以來,四環醫藥創新藥研發主體軒竹生物,研發投入已超過20億元。目前,軒竹生物研發團隊超過400人,碩士、博士學歷者超過50%。這為其帶來研發端的高確定性。
根據四環醫藥公告,從臨床數據來看,其首款創新藥安納拉唑鈉安全性及癥狀緩解,均為同類產品最佳,有望成為一款best in class產品。這無疑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
除了軒竹之外,四環醫藥還孵化另一創新藥資產惠升生物,目前公司在研管線超過40個,同樣蘊含著極大的投資價值,卻未被市場投資人發掘。其中,第四代新胰島素類似物德谷胰島素注射液(基礎長效胰島素),目前進入臨床III期,進度領先同類競品,有望成為國產第1家;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雙胰島素類似物),已獲臨床批件,研發進展在國內生物類似物中處于首位;門冬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門冬胰島素50注射液均在報產前的準備階段。
同時,公司還擁有以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復方制劑、利拉魯肽注射液、索馬魯肽為代表的長效GLP-1 類似物。其中利拉魯肽項目,開發適應癥為治療 2 型糖尿病和肥胖,目前已完成I期臨床,并初步獲得了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的生物等效性結果,目前正在肥胖癥III期開發計劃溝通中。
另一方面,商業化層面,公司作為傳統藥企代表之一,擁有渠道以及經驗等諸多優勢。僅從渠道覆蓋范圍來看,公司目前覆蓋了1.45萬家醫院,做到三甲醫院基本全覆蓋的同時,還完成了渠道下沉。過硬的商業化鐵軍將為其創新藥鋪向市場保駕護航。
總體而言,研發實力、商業化能力,疊加前瞻性的布局,接下來四環醫藥的創新藥業務迎來爆發期,也不必過于驚訝。
總結
當然,四環醫藥的這三大預期差,或許未必能在短期內被資本市場充分認知。但市場先生并不是一直都對,如果認識不到這點很難有超過市場平均的收益。
當負面情緒主導時,即使公司業務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股價都會跌到懷疑人生。反過來,一旦負面情緒消失,公司增長邏輯清晰,那么這場估值游戲,就不再有模糊空間。
換句話說,投資收益,長期取決于公司的業務前景和競爭力,短期取決于預期差。兩者合一的時候,一般是大機會,也就是短期賺市場錯殺的錢,中長期賺公司不斷成長的錢。
這在過去的小米,當下的阿里巴巴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資本市場的魅力所在。對于投資人來說,通過自己的判斷,找到這樣的投資機會,未嘗不是一件趣事。
3月27日晚間,江蘇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601008.SH,以下簡稱“連云港”)披露2024年年...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