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信息量變得越來越大,噪聲越來越多。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信息量變得越來越大,噪聲越來越多。對于一家公司,你往往能看到無數的新聞報道,我們總是誤以為,只有掌握大量信息才能做出好的決策,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在實際情況中,大量的噪音往往伴隨著偏見,而偏見恰恰是投資最大的敵人。
關于這點,最好的例子莫過于是騰訊。2018年,在互聯網圈影響力最大的一篇文章,可能當屬《騰訊沒有夢想》了。正是在那一年,騰訊出現了近幾年最好的買點。
回到當下,市場對聯想研發的諸多詬病,又何嘗不是一種偏見呢?且不說,無論投入的絕對值,還是與同行業公司對比,聯想在研發上的力度并不算小。單單是拿聯想的研發費用率去和科創板上那些處于發展早期的公司相比,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公司發展趨勢。
既然說到這里,我覺得有必要好好給大家說說聯想的研發能力。畢竟,當市場充滿同一種聲音的時候,微小的信號變化或許也意味著機會。
01聯想的研發投入真的很少嗎?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科技屬性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關注的重心。就拿聯想集團上科創板這件事情來說,很多人說聯想的研發費用率低,就對聯想的研發能力產生了很多質疑。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多少有失偏頗。原因很簡單,受行業成熟度以及公司發展階段等因素影響,公司之間的研發費用率對比并不能體現公司的研發重視程度。
比如,科創板企業普遍處于發展初期,公司還未迎來規模化收入,業務重點是技術攻關,自然呈現出研發費用率高的特點,而聯想發展已經成熟,收入穩定,研發費用率自然不及尚未取得規模化收入的初創企業。
舉個例子,當我們縱觀科創板二級子行業2019年平均研發費用率時,能夠明顯發現研發費用率最高的行業分別是人工智能、衛星及應用產業以及生物醫藥產業,三者均有一個共同特點是:產業均處于早期,產業公司商業化大都也在探索階段。
以人工智能芯片龍頭寒武紀為例,過去三年其收入分別為1.17億元、4.44億元和4.59億元,同期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4億元、5.43億元和7.68億元。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拿寒武紀的研發費用率去比聯想的研發費用率,多少有失偏頗。
事實上,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出現,在公司申請科創板上市以及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過程中,國家監審部門都會對不同階段的企業做出不同的規定。
比如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過程中,對于申請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做出明確要求: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而在《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除了研發占比外,也納入了研發費用絕對值的考量口徑:“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達到這個標準就能達到科創板體現高研發的創新發展戰略。
而從絕對值來看,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絕對算不上少。2019財年-2021財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以及120.38億元。這個數字是個什么水平呢?我們說一組數據就你們知道了。Wind數據顯示,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全年合計研發支出約為384.79億元,較上年增加72.11億元,同比增長23.06%。換言之,目前聯想集團一家研發費用接近科創板所有公司研發總投入的三分之一,這還要啥自行車呢?
當然,由于行業的不同,不同企業直接對比研發總額也并未很客觀。但我想至少可以說明一點:聯想集團的研發投入并沒有外界相傳的那般少,反而恰恰相反。那么,除了研發投入總額,我們又該如何正確認識聯想真實的研發能力呢?
02探究聯想研發的“真面目”
對于聯想的研發能力,我把其大致總結為“三有”狀態:有強度、有結果、有空間。
何為有強度?研發的本質是引進更多優秀人才,因此研發人員薪酬也能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公司的科研力度。數據顯示,聯想研發人員薪酬領先A股大部分軟件公司。
根據招股書數據,2020至2021財年,聯想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的薪酬分別為59.75億元、120.52億元和110.97億元。按截至今年3月31日聯想研發人數10216人來說,聯想集團研發人員人均年薪大約為58萬元。
而根據wind數據統計,科創板所有341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研發人員人均年薪,其中有35家未披露數據,科創板剩余的約300家上市公司中,研發人員人均年薪超過50萬的只有3家,分別為瀾起科技、聚辰股份、中芯國際,分別為64萬、56萬和50萬。從這個角度來說,聯想集團研發人員的人均年薪與這些芯片公司基本相當,放在信息技術行業,這樣的薪酬可以說極具有吸引力,能夠幫助聯想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
再從結果看,研發的結果大都體現在專利的數量。因此,專利數量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研發能力。
根據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最新發布的全球250個最大專利持有者顯示,截至2021年1月,中國大陸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上榜,其中,華為、京東方、聯想位列國內企業前三。聯想在全球共設有17處研發基地聚焦于人工智能、5G、云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的工程師、研究人員和科學家數量1萬人以上,積累專利及專利申請近3萬件。
最后我再說下,為什么說聯想有空間。如果把聯想作為一家硬件廠商,聯想的研發費用占比其實處于行業正常水平。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對比:以個人業務占大頭的惠普,2020財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為2.6%。同樣以硬件銷售為主的傳音控股,2020年的研發費用占比為3.06%。
當然,這是靜態來看的。如果從動態來看,考慮到聯想正在全面發力數字化轉型,聯想的研發費用率將大概率出現明顯提升。
在這方面,戴爾過去的轉型歷史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從戴爾的發展歷史看,當其從一家硬件廠商向企業級服務業務發力,其研發費用率逐漸水漲船高。在收購EMC前,也就是2014年戴爾的研發費用率為2.33%。到2020年,當戴爾手握EMC(易安信)、VMware、Pivotal、SecureWorks等七大產品線,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數據存儲、服務器和“超融合”基礎設施公司時,其研發費用率已經提升至5.6%。
不出意外,隨著聯想在數字化業務上的發力,其研發費用提升也是大概率事件。而這一判斷也在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公開講話中得到了印證。按楊元慶的說法,"聯想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我們的計劃是在未來三年里內,將研發投入翻番"。在2021財年 的第一個財季,聯想集團的研發費用已經大幅增長40%。
站在當下,無論是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已有的研發成果,還是研發投入的發展趨勢,聯想集團的研發能力都算得上其一大亮點。回歸到業務層面,聯想研發投入的價值已經充分在業務層面得到顯現。
03研發、業務的飛輪開始轉動
得益于聯想在研發上的長期大手筆投入,聯想各項業務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先說基本盤PC業務,隨著居家辦公、線上學習以及消費需求的復蘇,加上全球生產力升級的大趨勢,PC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聯想作為行業龍頭最為受益。根據IDC數據,2020年聯想市占率持續提升,較2019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繼2019年、2020年蟬聯全球PC市場份額冠軍后,聯想2021年第一季度繼續領跑全球PC行業,市占率全面提升。今年2月份,IDC發布報告稱聯想首次在歐非中東地區超越惠普,以620萬臺的出貨量及25.7%的市場份額奪得PC冠軍寶座。
毫無夸張地說,在后疫情時代,聯想成為了居家辦公趨勢的最大收益者之一。除了銷售數據表現不俗,聯想的毛利率和運營效率也在不斷提升。
過去幾個季度,聯想毛利率一直在穩步提升。2017財年,聯想集團毛利率為14.19%。在過去幾個季度的持續提升后,到了2021財年聯想集團的毛利率已經提升至16.08%。眾所周知,毛利率是往往是反映企業研發和技術實力的重要指標。通常技術實力越強的企業,毛利率越高。聯想毛利率的變化,也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研發投入的價值顯現。
另一方面,依托技術賦能,聯想運營效率也不斷提升。以銷售費用為例,2021財年聯想的銷售費用占比為5.01%,較2020財年的5.86%有明顯下降。這從側面表明,研發端的優勢已經逐漸延伸到產品端,進而消費者遇到購買PC需求時,首先想到的是聯想。
除此之外,在新興業務開拓方面,研發也更好的助推了新興技術的商業落地,為聯想開拓了更多的增長曲線。概括來說,聯想集團當下的業務由三大板塊組成:智能設備業務、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其中,方案服務業務中的數據智能板塊更是已經走過產品化階段,具備LeapIOT、LeapHD和LeapAI三種數據智能平臺級產品。
某種程度上說,如今的聯想集團早已不是傳統的硬件廠商,而是邁上了和IBM相同的道路,即以硬件為基礎,構建起一個涵蓋硬件、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完整科技生態。業務端的積極變化,對聯想集團意義很大。這意味著,聯想徹底打通了從研發到業務的正向飛輪:即研發越多,業務越好;業務越好,也會反哺研發投入的增加。
至此,聯想研發的真實輪廓已經大致清晰。無論是對原有業務的效率提升,還是對新興業務的積極開拓,聯想集團研發的價值無疑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是繼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大型國際綜合體...
全球科技界矚目的年度盛事——第19屆Globee?科技大獎近日揭曉,優創數據憑借其在技術創新與產品實...
隨著國家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止跌回穩”房地產調控政策落地見效,以及公司層面不斷推進的精細化運營策略,我...
鐘睒睒,這位領航飲品行業的創新者,在近日央視《對話》欄目的專訪中,首次向公眾敞開心扉,分享了他的商業...
從折疊屏領域的開拓者,到如今行業的引領者與顛覆者。可以想見,華為將持續投入折疊屏技術研發,引領行業新...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