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真正觀察一個企業是否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守住它當前的領先,并不斷進取拓寬護城河,需要脫離業務本身,以更高維的視角,找出公司發展的底層邏輯,進而分析它的未來可能。
想要真正觀察一個企業是否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守住它當前的領先,并不斷進取拓寬護城河,需要脫離業務本身,以更高維的視角,找出公司發展的底層邏輯,進而分析它的未來可能。
于聯想集團而言,搞清楚它到底是一家高科技公司還是組裝制造公司,決定著公司未來的想象空間。有人認為,PC是聯想集團營收的重要來源,因此,聯想集團是一家PC廠商。但細想之下有所不妥,谷歌廣告收入超過八成,仍然被公認為是一家非常出色的科技公司,而不是廣告公司。
實際上,科技公司作為一個商業概念,很難通過營收結構對其進行數學化的嚴格定義。但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參照知名商業家們對科技公司的定義,來判斷聯想集團的屬性。
《哈佛商業評論》認為現代科技企業,應當具備以下五個特征中的大部分:「網絡效應強」、「變動成本低」、「進入其它領域的成本低」、「創造新生態系統并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擁有大量數據」。
無獨有偶,硅谷知名分析師Ben Thompson通過對科技巨頭的觀察,總結出的科技公司特征,與《哈佛商業評論》的觀點大同小異。
由此,《哈佛商業評論》和Ben Thompson,給我們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屬于科技公司,描繪出一副清晰的坐標軸。通過坐標軸,不難發現,聯想集團的根本稟賦,就是科技。
01雙重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創造了科技公司的大部分價值。按照美國風險基金NFX的說法,網絡效應對科技公司價值創造的貢獻率達到70%。
網絡效應的簡化定義是:當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隨著使用增加者而變得更有價值時,就會出現網絡效應。不過,由于科技公司的形態、所處的領域不同,網絡效應又可以細化出十幾種,大多企業通常具有其中的1-3種。
比如,淘寶兼具雙邊效應(用戶-買家相互吸引)與單邊效應(商家的同側聚集效應)
蘋果兼具平臺效應(iOS操作系統-開發者相互吸引)與技術性能效應(用戶規模與產品性能互為賦能)。
聯想集團的網絡效應與蘋果有一定的相似性,公司具備技術性能網絡效應和多產品組合的網絡效應。
從技術性能網絡效應看,越多的用戶或終端參與,技術性能將隨之迭代升級,同時產品成本也會更低,產品也更易于上手。
以聯想集團終端產品和其搭載的軟件服務為例,隨著終端產品出貨量的增加,產品與軟件服務將出現正反饋效應,進而實現軟件的快速升級迭代。類似案例,還有華為手機與5G/芯片,特斯拉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等。
隨著技術性能網絡效應持續發揮作用,公司產品競爭力也會持續提升,進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這也解釋了聯想集團、特斯拉市占率不斷提升的原因。
相比技術性能網絡效應,多產品組合的網絡效應,則使聯想集團的網絡效應上升到新高度。
聯想集團的終端產品組合已延伸到萬物互聯的IOT領域,涵蓋智能家居、智能辦公多種品類。而IOT產品具有明顯的聯動效應。舉個例子,手機和音箱是智能家居設備的入口,在智能生活領域扮演控制中樞角色,兩者的滲透也可連通更多的IoT產品,促進整體終端產品的增長。
而隨著用戶與聯想集團IOT設備連接數的增加,公司與用戶的連接稠密度也將提升。按照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對網絡效應的思考:公司與用戶的連接稠密度提升,可以增加網絡效應中連接點的數量,使用戶與內容的連接頻率上升,最終使網絡效應強度出現指數級上升。
聯想集團的網絡效應,固然可以增強原有產品的競爭力,但最大的價值在于,使其構建產品延伸-生態完善-成本降低的“大三角”螺旋上升系統。
02“大三角”螺旋上升系統
微軟、蘋果、IBM被公認為是科技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不僅提供終端產品,而是創建了以科技為中心的生態系統。
以現代科技公司鼻祖IBM為例,從商用電腦起家,目前其業務已涵蓋:
硬件:System/360服務器。
軟件: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
服務:包括技術培訓、持續性維護和為不同業務線定制專屬軟件。
在這個過程中,IBM軟件、服務的邊際成本不斷降低,其通過業務延伸也實現了涵蓋硬件、軟件、服務的科技生態。也正符合,《哈佛商業評論》的觀點:科技企業往往具有「變動成本低」、「進入其它領域的成本低」、「創造新生態系統并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等特征。
于聯想集團來說,上述提到的三個特征,可以結合起來看。《哈佛商業評論》提到的「進入其它領域的成本低」,本質上,是要求公司具有較強的業務延展能力。聯想的多項業務條線已經證明了上述能力。
概括來說,聯想集團業務由三大板塊組成:智能設備業務、基礎設施方案業務和方案服務業務。三大業務分別負責:
智能設備業務:提供包括PC、手機、IoT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
基礎設施方案業務:提供包括服務器、網絡、融合架構、軟件、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以及包含咨詢、設計、建設和運維在內的端到端全棧式IT服務。
方案服務業務:為不同垂直領域提供行業智能業務,如:智慧城市、智慧教育、醫療保健等多個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總結三大業務的服務品類,不難發現,智能設備提供硬件服務;基礎設施方案業務負責軟件及基礎架構服務;方案服務業務提供行業智能解決方案。
由此,聯想集團走過了和IBM相同的道路,已經由一個PC廠商構建起涵蓋硬件、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的完整科技生態。而在科技生態系統形成的過程中,相比過往的硬件服務,聯想的軟件和解決方案業也具備邊際成本低的特點,而這又使公司更容易擴展生態。
從上述角度看,聯想集團形成了一個“大三角”的螺旋上升系統:業務延伸-生態完善-邊際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環,并且越發強化。
03實現“數據智能”
數據資源是科技企業的標配,于聯想集團來說,作為全球第一大算力廠商,其數據資源優勢,無需贅言。
但是,僅僅具備海量數據資源并不足以被稱為科技公司。電信公司,政府部門都有龐大的數據,但顯然不是科技公司。于科技公司來說,充分發揮數據資源的價值,才是“題中之義”。
目前來看,大數據的走向是實現數據智能。即,大數據是基礎原料,通過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手段,讓數據具有“智能”,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如何實現數據智能,按照曾鳴的說法,實現數據智能需要具體三個步驟:數據化、算法化和產品化。其中產品化是最后一步,也最為關鍵:只有通過產品跟客戶建立起直接連接,才能實現算法和數據的正反饋閉環,最終實現商業的智能化升維。
Google正是實現數據智能的典型公司。谷歌作為單個平臺,在擁有近乎無限信息的同時,能為用戶連接到最有用的信息,正是由于,谷歌通過數據智能將每個網頁的重要性進行量化,建立偏序關系,使用戶更早地獲取到最重要、最相關的網頁信息。而谷歌的數據智能除被應用在搜索引擎,也可被應用在數十種領域。
反觀聯想集團,數據智能也已經走過產品化階段,公司已經具備三種數據智能平臺級產品:
LeapIOT能夠有效整合邊緣智能機理和邊緣數據,實現對具有實時響應需求的工業全價值鏈行為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優化。
LeapHD幫助企業收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應用全域數據,助力企業快速構建數據湖或數據中臺。
LeapAI全面內置主流AI技術,通過自動化模型訓練與交互式使用體驗,降低企業AI應用門檻。
從上述角度看,聯想集團不僅具有海量的數據資源優勢,也像大部分科技公司一樣,最大程度的發揮了數據價值。
04技術是聯想集團的底座
不難發現,聯想集團具有商業家們對科技企業定義的大部分特征。
細究起來,聯想集團被外界標簽化的全球PC第一只是「皮相」,而其逐漸的戰略演變是其「骨相」。實際上,科技和技術才是聯想集團的「肌肉」,它能隨著自身的鍛煉和努力變得發達。正是技術能力,使公司得以實現業務延伸,數據智能,而諸如網絡效應、科技生態等等,只是公司技術能力的「外溢」。
作為一年成立數十載的“老牌”公司,聯想為何依然能在幾個業務板塊能做到全球領先?我們或許能在下面這組數字中找到原因:
技術投入:聯想集團每年研發投入維持在百億左右,接近科創板企業2020年整體研發投入的四分之一。未來三年,聯想研發投入將實現翻倍。
研發資源:聯想集團在全球擁有17個研發基地,4個AI創新中心,研發人員合計超過1萬人;其研發人員數量,相當于科創版企業整體研發人員的十分之一。
正是對技術的激進投入,聯想集團如今已經構建出“端-邊-云-網-智”的科技架構,這在同時代的科技巨頭非常稀缺,依托此科技架構,聯想集團也取得了多項技術領先,以IFI Claims發布全球專利250 強榜單為例,聯想以6648件專利,位列國內企業前三;此外,5G必要專利數已超過1200項,位于全球第15位。
科技優勢又很好的反哺了一系列高科技技術的應用,賦能了其業務發展,形成了研發和技術應用的良性循環。例如公司應用AI、NLP、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打造出了聯想大腦。
聯想大腦在賦能B端企業智能轉型戰略,支持智能制造的整個價值鏈,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基于聯想大腦的能力和平臺,聯想集團可以在內部圍繞智能制造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生產質量,原來需要幾周才能搭建出一套新場景的智能化方案,現在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比如,聯想聯寶智能制造工廠,將數字孿生技術與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并廣泛應用在智能物流、智能排產、智能生產、智能質檢、智能規劃等方面,通過虛實結合,全面掌控關鍵零件的參數狀態,確保生產出優質的產品。
正是前沿技術的應用,聯想集團在PC業務保持穩健的基礎上實現了業務多元化,以方案服務集團為例,在公司2021/22財年Q1,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8%,很有希望接班成為聯想的第二增長曲線。
另外,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全球Top500的超算聯想一家就占了其中的184臺,占TOP500中36.8%的份額,排名全球第一。在美洲市場,今年第一季度聯想的智能設備銷量同比增長39%;在智能手機領域,二季度聯想銷量全球第七,拉美、北美市場排名第二、三位。
對于任何時代的任何國家,高新技術領域的科技公司都是直接競爭力的體現。聯想集團對技術架構的升級,以及對前沿技術的探索,也充分說明,聯想并不是依靠模仿或者對成熟技術的包裝而創造價值;而是通過對未知領域的探索、對新邊疆的開拓創造價值。
回到聯想集團是制造業還是科技公司的議題,現在來看,無論是從科技公司「皮相」「骨相」抑或「肌肉」來說,投資人心中應該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是繼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大型國際綜合體...
中銀三星人壽持續踐行“金融為民”企業擔當,用精算模型拆解風險,用金融工具熨平波動,用科技手段傳遞溫暖...
經國務院批準,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年會由科技部、國家發展...
大會現場,亞薩合萊集團盼盼及耶魯中國董事總經理周鵬先生、盼盼安全門的核心管理團隊,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數...
3月10日,據蓮花控股(600186.SH)旗下孫公司蓮花紫星公眾號資訊,壁仞科技攜手蓮花紫星共同推...
近期,小米15 Ultra、Su7 Ultra兩款旗艦新品聯袂登場,一度爆火出圈。年初至今,小米公司...
重要的國家會議召開之際。代表們肩負重托,啟程赴京出席一年一度的盛會。在關鍵之年擔關鍵之責、謀關鍵之策...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