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次的沖鋒、奪冠的背后則一定是技術實力。
成長是資本市場永恒的魅力,對增長的追求是市場的不變主題。
英國管理學家與哲學家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在其著作《第二曲線》中指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有機體,無論是動物、人或是由人所創造的企業或產業,最終都難逃“生命周期”,都會經歷從誕生、成長、衰退,到最后結束的過程。如果將這個生命周期圖形化,就是下圖中的“西格瑪曲線”(簡稱S曲線)。
頭部公司都深諳此道,一個公司的任何一個業務的鼎盛期都很難延續,因此,在一項業務由盛轉衰,甚至是達到巔峰之前,就需要有新的業務出現,拉動公司不斷向前。以美團為例,最早是本地商戶的線上團購業務,團購遭遇紅利見頂之后,美團外賣依次頂上,之后又有機票酒旅、電影票、打車出行等相繼壯大,共同支撐起美團的龐大商業帝國。
觀大勢方能謀大事,開新局必先知變局。在華大基因的戰略版圖中,也可以看到其依據大趨勢作出精準預判,“穩準狠”地搶占先機。
華大基因目前是唯一覆蓋基因測序全應用領域的公司,已經形成了五條黃金賽道輪流發力,涉及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多組學大數據與合成業務及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盡管不同的賽道均擁有一定應用前景,但每條賽道也終將面臨增長瓶頸或周期性壓力,華大基因通過“以穩健增長的基石業務為軸心,接力奔跑的培育業務為齒輪”的經營模式,開啟企業的增長飛輪。
增長能力,就是持續作出正確決定的能力。縱觀華大基因的發展歷程,可謂每一次都踏準了生命時代的脈搏。
第一輪領跑:科研服務
華大基因是做科研出身,包括創始人和核心管理團隊都具有科學研究的專業背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是以基礎科研為前提,華大基因最早布局科技服務業務,握住了基因科技的產業開端。
根據華大基因招股書來看,2014年營收占比最大的是基礎科研類服務,營收達4.45億元,占營收比重近40%。此外,華大基因科研服務的測序物種也全球領先,早在IPO之初,華大破譯并發表了184個物種的基因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在科研積累上,截至2020年末,已經累計參與發表1522篇文章(其中SCI 1390篇,CNNS 129篇),累計影響因子為12275.8。
隨著基因測序研究的逐步成熟,加之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整體的毛利率出現下降趨勢。華大基因在基礎科研服務毛利率出現下降之前,已未雨綢繆重點布局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新的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這點在華大基因披露的招股書當中也可見一斑。
(來源:華大基因招股書)
第二輪領跑:生育健康
科研服務為各航道業務提供技術底座,賦能一線醫學業務升級。在這其中,科研服務對生育健康業務的賦能作用尤其凸顯。華大基因憑借在科研服務的積累,始終在生育健康領域保持著業界標桿的領先地位。
2008年,華大率先完成了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方法學的開發和建立,2010年完成國內首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臨床樣本的檢測,2014年6月推出CFDA審批的首個NIPT檢測產品NIFTY?,2016年3月NIFTY?成為了全球首個無創檢測樣本突破100萬例的檢測產品,截至2020年底,無創檢測樣本量已超過840萬例。
在不斷升級NIPT技術的同時,華大基因還一直堅持“技術惠民”的方針,在提升技術的前提下,不斷降低檢測成本,以應用到大人群篩查項目中。
華大基因最早在生育健康領域開展和推廣的NIPT、耳聾基因檢測、新生兒代謝病篩查、地中海貧血檢測等,已陸續納入部分地區的民生項目中。年報數據顯示,到2020年末,公司開展的民生項目覆蓋了全國20余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民生項目篩查人次已累計達到1100余萬次。
全球新冠抗疫的“中國名片”
(一)狙擊“新冠”,誰的主場?
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使用核酸檢測的社會公共衛生事件,也集聚了空前的社會關注度,華大基因作為抗疫先鋒企業,推出的“火眼”實驗室作為科技戰疫的“中國名片”也享譽世界。
按照技術原理,可以將已上市分子診斷技術大致劃分為PCR技術、分子雜交、基因測序、核酸質譜、生物芯片5大類。
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是以高通量的基因測序為主,而此次新冠核酸檢測使用的平臺主要是PCR。從高通量測序技術向下拓展PCR技術對抗擊新冠疫情,可以說是用高級的裝備、技術去打裝備低級的敵人,實現降維打擊。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華大基因很快就發揮了其在全球傳感染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術和經驗優勢,第一時間通過測序破譯病毒,針對多聯檢檢測、核酸快速檢測、不同變異株檢測的市場需求,快速領先行業研發和推出多款產品投放市場,并且取得國內國際上一系列資質,目前可以看到,華大基因在新冠檢測方面推出的產品品類和取得的重要資質數量都是在市場遙遙領先的。
憑借在試劑盒銷售與“火眼”實驗室服務的“雙線布局”,疊加突出的國際化運營能力,華大基因在此次疫情中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
但這些都不過是冰山一角。早年間華大參與全球重大感染防控的時候,當前市場上多數做感染的企業還沒“出生”。在新冠變異毒株牽動全球人心之際,來深挖一下華大基因感染防控的“內功”。
從華大1999年誕生以來,世界上歷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華大都未曾缺席:完成了中國第一例SARS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第一例感染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組序列、第一株感染人的豬鏈球菌的基因組序列、新型布尼亞病毒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癥的發現與診斷、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斷試劑等,尤其是讓世界聞之色變的埃博拉病毒,華大基因非常迅速破譯病毒的基因組序列并研制出檢測試劑盒,通過了CFDA審批,全部無償提供給了疫區的相關職能部門使用。
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傳播還未完全結束的時候,美洲又爆發了寨卡病毒,華大基因又是首批進入醫療器械應急審批,并第一時間提供了寨卡病毒檢測試劑盒,對疫情防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華大基因只用72個小時就完成了四株SARS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組裝和分析工作,是國內第一家破譯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機構,而且還是全球第一個公布SARS診斷試劑盒的組織,并向國家捐贈了30萬份試劑盒。
一次的技術突破可能有偶然的因素,每一次的沖鋒、奪冠的背后則一定是技術實力。
(二)后疫情時代,增長空間何在?
草莽企業看到機會就向前沖,腰部企業是找到自己的生態位,頭部企業更擅長“不戰而勝”,熟知戰場全景圖,占領行業制高點;但拼到最后,企業最需要戰勝的是自己,基業長青的企業,面臨的不是只在行業里競爭的問題,它還有一個大敵是周期(用戶生命周期、技術周期、市場周期、產業周期)。頂級的企業能跨越周期。
疫情期間大批從事IVD生產及檢測服務的企業獲益頗豐,但通過疫情構建起來的商業框架如果缺乏穩固的商業底盤,很難長期維持。
7月20日,華大基因在投資者交流會議上,拋出了“火眼”實驗室的戰略規劃:建立區域性公共衛生價值閉環。
面對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許多發展中國家是缺乏相應的公共衛生應對能力的。華大基因迅速洞察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重點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第一時間帶去公共衛生的綜合解決方案,助力全球抗疫,這既是其出海成功的奧秘,也是一個真正全球性龍頭企業的格局。
如今,海外新冠疫情持續反復,病毒變異毒株亦給疫情防控帶來挑戰,國內散發疫情防控依然艱巨。“一隅不安,舉世皆危”,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已是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共識。火眼實驗室被賦予了“公共衛生”的全新含義,成為華大基因最有看點的業務方向之一。疫情或許是暫時的,但由疫情引發的對公共衛生的關注,卻是長期、可持續的。
華大基因以“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為支點,而如今遍及全球的“火眼”實驗室相當于杠桿,“火眼”模式向常規業務的轉化已開啟了連鎖反應,通過杠桿效應撬動全球精準醫學的未來。
后疫情時代精準醫學的風口:腫瘤、傳感染
在市場紛紛押注生育健康業務的同時,華大基因也在培育腫瘤防控業務的發展。
近年來,腫瘤防控相關領域已經成為基因檢測是最被看好的板塊之一。機構數據顯示,近十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約2.5%的增幅,5年生存率提升至40.5%,腫瘤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
產品方面,華大基因率先在婦瘤防控方面有領先的市場積累,累計完成超過 570 萬例 HPV 檢測,繼而推出了腸癌早篩和肝癌早篩的產品,現已完成核心癌癥早篩技術研發,并正在開展多個早篩技術多中心驗證試驗和前瞻性臨床驗證。
在腫瘤用藥指導方面,華大基因深耕 PARP 抑制劑伴隨診斷的相關檢測,并率先推出華然迪?同源重組缺陷評分檢測。
在腫瘤監測方面,華大已上市華見微?-腫瘤 MRD 定制化檢測,該產品不僅能夠精準預測腫瘤復發,還可以快速判斷手術、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等治療效果,同時高效輔助藥廠合作伙伴開展創新性臨床試驗設計,使臨床研究能更早地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也是華大基因體內非常有前景的一個業務板塊,其最具競爭力的是工程化能力。華大基因以工程化模式建設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的新型技術平臺,可開展生育健康、腫瘤防控、傳感染疾病防控等多領域相關檢測,實現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維護,也將是社會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補充力量。
華大基因業務輪流領跑的成果在其半年報業績預告中可見一斑。2021年上半年,剔除新冠業務變化情況,公司常規業務板塊較去年同期均實現了穩健、有機增長。其中,腫瘤防控、感染防控相關業務樣本量和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
解碼“生命時代”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曾表示,人類已經進入“生命時代”,從為了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階段脫胎而出,是一個以生命的健康、價值、意義作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的時代。
未來華大基因能夠在生命科學領域先行示范,實現以成證知。同時華大基因想要在相對處于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嘗試用自主研制的系列高通量設備做大人群的、百萬人乃至千萬人的傳染病防控、出生缺陷防控、腫瘤防控研究,真正做到普惠檢測。
企業的分野,就是在一個一個做決定的路口。常言道,小成靠機會和技巧,大成靠趨勢和周期。順勢而為一直都是市場津津樂道的理念,但只有極少數人和企業能看準什么是“勢”,并將之付諸實踐。
基因即因,未來已來……
5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腸道健康日,該節日是由世界胃腸病組織(WGO)發起的一個疾病宣傳日活動,旨...
就在狂熱的多頭紛紛猜測年末金價能否突破3000之際,11月金價空頭開啟突襲,金價數度大跌,多空震蕩局...
自“924新政”以來,國內資本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市場活躍度與投資者情緒明顯回升,主流指數漲勢喜人...
在快節奏的時代下,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追求精益求精、輕量輕松的生活。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