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賈敬敦主任、米磊博士和于磊副研究員的新作《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下文簡稱《硬科技》),對硬科技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詮釋。
趙宇亮 |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
最近,賈敬敦主任、米磊博士和于磊副研究員的新作《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下文簡稱《硬科技》),對硬科技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詮釋。很有意義的是,科技管理專家和科技專家共同執筆著書立說,本身就是一種創新,這在中國還不多見。
我曾經跟作者就“硬科技”的概念進行過探討。那時,我覺得有“硬科技”,就有“軟科技”,因此常常陷入對“軟科技”定義的思索。
后來,人們把互聯網等數字載體的商業模式歸納為軟科技。從嚴格意義上講,數字載體本身也是硬科技;支撐數字載體的軟件代碼和算法等,也許可以算作軟科技。但有些數字載體技術(如區塊鏈技術),既“硬”也“軟”,屬于“軟硬兼施”。尤其是在數字時代和智能時代,硬科技和軟科技的結合將越來越緊密,兩者都屬于現代科技的一部分。
當《硬科技》送到我手上時,我發現,這本書把科技和產業的關系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這讓我眼前一亮。中國科技發展到今天,原始科技創新還是不夠的,其原因就是我國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工業之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分割的。
我個人覺得,改變這種局面的速度和程度,不僅將決定中國科技的未來,也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甚至將決定中國的未來。
因此,當我閱讀本書時,能夠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厚重感和歷史責任感,它承載著科技管理者和科學研究者對科技創新、自主創新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思考。作者也從基本概念、內涵特點、發展趨勢、戰略與政策建議等方面,對硬科技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實踐性。
趙宇亮院士在序言結尾的親筆簽名
世界科技前沿顯示出不斷向宏觀拓展、向微觀深入的趨勢和特征。宏觀世界大至天體運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觀世界小至納米技術、基因編輯、粒子結構、量子調控等,都處于當前科技發展的最前沿,深刻影響和有力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以我熟悉的納米科技為例,它就是典型的進軍微觀世界的硬科技代表。愛思唯爾(Elsevier)2021 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1 世紀以來,全球共有 960 個最顯著的前沿科研方向,其中 89% 與納米科技有關。
納米科技具有前沿性、基礎性的特征,為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工程學等學科提供了創新推動力,是人類最具創新能力的科學研究領域之一,并正成為變革性產業制造技術的重要源泉。
人類對前沿科技的探索永無止境。未來 50 年甚至更長時間,人類科技的發展方向就是“智能”,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會把人類需要的生活與工作用品最大限度地智能化。因此,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關鍵期的中國,更需要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相信這本浸透了作者的智慧和汗水的著作,能夠激勵更多的人肩負起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任,弘揚“勇擔使命、敢為人先、啃硬骨頭、十年磨劍”的硬科技精神!
在此,我向作者和硬科技團隊表示衷心祝賀!期待大家一方面進一步豐富硬科技的理論,另一方面也在硬科技領域多出成果、多出產品,讓硬科技照耀人類前行!
近日,華衛恒源(北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衛恒源”)完成數千萬A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
2025年6月18日,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科幻電影周“科技創制單元”開幕儀式暨上海科技影都發布會隆...
在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數字技術浪潮迅猛席卷的當下,食品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市場呈現出規模大、...
據艾瑞咨詢《海外紅人營銷SaaS行業研究報告》 顯示,WotoHub以17.5%的市占率位居中國跨境...
一期一會,第七屆中國工程機械及融資租賃行業法律風控資管大會在今年的618準時和大家相會。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