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蘋果重磅動作,富士康迎來最強對手!
蘋果重磅動作,富士康迎來最強對手!
6 月 25 日,據臺灣媒體報道,立訊精密今年將首度拿下 iPhone 新機組裝訂單,而且包括高階款大尺寸機種,總量超 1000 萬臺。
未來,隨著訂單規模將逐年放大,立訊有望在 2023 年成為 iPhone 第二大組裝廠,劍指老大富士康。
宏大的蘋果產業鏈中,除了芯片環節,就屬 iPhone 整機組裝最受關注。在 iPhone 組裝領域,三個臺灣企業稱霸業內,其中富士康獨占 50% 訂單,和碩占 30%,緯創占 10% 左右。
2013 年,蘋果為了制衡富士康一家獨大,分給和碩部分 iPhone 組裝訂單;2020 年,又扶持立訊精密入場。
隨著立訊成為大陸首家 iPhone 代工廠,并超預期拿下 iPhone 新機組裝訂單,挑戰富士康的號角已然吹響。
意外的是,立訊精密本就是富士康帶出來的,創始人王來春當年更是富士康在內地第一批打工妹。出走富士康 20 年,她創辦的立訊精密已成長為市值 3300 億的巨頭。
從富士康小弟,到 3300 億代工帝國,再到蘋果產業鏈當紅大廠,立訊精密憑什么?
壹
2004 年,王來春在深圳創辦立訊精密,主做電子連接線、連接器等生意,并得到富士康鼎力支持。
當年的立訊和富士康,相當于大哥帶小弟,富士康給蘋果等巨頭代工,立訊給富士康代工。
2011 年,立訊耗資 10.77 億元收購昆山聯滔 60% 的股權,成功打入蘋果產業鏈,成為核心供應商。
真正讓立訊騰飛的,是 2017 年冬天庫克的一個選擇。當時庫克到訪立訊昆山工廠,參觀完就將蘋果 AirPods 無線耳機 50% 的訂單交給立訊。
立訊能被蘋果扶持,首先是技術過硬。
多年來,立訊不斷加大在技術上的研發投入:2017 年,研發支出 15.42 億元;2018 年,25.15 億元;2019 年,43.78 億元,幾乎將所有利潤投入研發,此等氣魄在代工領域相當罕見。
當年參觀完立訊工廠,庫克就曾說過:" 立訊是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 AirPods 的制造。AirPods 太小了,但它身體里有幾千上萬個組件,立訊能做到今天的良品率已經十分難得。"
2017 年后,立訊手握蘋果 60%-65% 的 AirPods 訂單,2019 年發布的降噪版 AirPods Pro,更是做到 100% 獨家代工。
基于蘋果無線耳機的熱賣,立訊精密迎來騰飛:2010 年— 2020 年,立訊年營收由 10.11 億元翻到 925 億元,凈利潤由 1.16 億元翻到 72.25 億元。
10 年間,其股價更是翻了 60 倍,成為大陸首屈一指的精密制造巨頭,堪稱一場波瀾壯闊的巨變。
2020 年 7 月,在蘋果扶持下立訊繼續擴張之旅,以 33 億元收購緯創中國的 iPhone 制造業務,從 AirPods 耳機正式殺入 iPhone 組裝業務。
當然,蘋果扶持立訊做 iPhone 代工,主要還是制衡富士康,努力降低對其依賴。
2007 年至今,富士康隨著 iPhone 一路成長,至今已占據 50% 的 iPhone 組裝訂單。也就是說,全球年銷 2 億臺的 iPhone,一半是富士康造的。
很明顯,富士康的一家獨大已觸碰到蘋果利益,那就必須培養另一個代工巨頭來制衡它。
從前的和碩、緯創,如今的立訊精密,無一不是蘋果棋子。
貳
立訊收購緯創工廠時,市場預計它會和和碩、緯創一樣,先從老款 iPhone 做起,結果大超預期,直接就上新機。
從臺媒報道來看,立訊今年代工的 iPhone 新機訂單,出貨量將達 1000 萬支,而且大部分是大尺寸的 Pro 機種,蘋果刻意扶持之意盡顯。
目前多家機構預測,iPhone 系列 2021 — 2022 年出貨量將達到 2.3 億— 2.4 億臺,優于 2020 年的 1.95 億臺;
以立訊組裝 1000 萬臺的訂單來算,在 iPhone 整體訂單占比約 4% 左右,比起占比 50% 的富士康而言,增長空間巨大。
而且以立訊的技術品質,只要產能、質量達到蘋果要求,加單是必然的。
有消息稱,在蘋果扶植下立訊未來 iPhone 代工訂單規模會越來越大。2022 年保守預期下,訂單量也會到 2000 萬— 2500 萬臺,到 2023 年將超過和碩成為 iPhone 第二大組裝廠。
一直以來立訊精密主要是給蘋果加工 AirPods 耳機,想象空間有限,利潤也遠不如 iPhone 組裝。
未來隨著 iPhone 組裝業務擴大,立訊營收、利潤必將更上層樓,而富士康帝國將面臨不可避免的衰落。這是蘋果的選擇,做代工的幾乎沒有反抗之力 ....
不過立訊雖貴為蘋果當紅代工廠,卻也有難言之隱。
首先是中美角逐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
今年 1 月 22 日,美國對立訊精密發起 "337 調查 ",理由是美國安費諾公司指控立訊精密特定電氣連接器、保持架及其組件和下游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因此請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有限排除令、禁止進口令。
一旦指控成立,將對立訊造成巨大沖擊。
其次蘋果本身也是把雙刃劍,立訊目前雖被扶持成富士康對手,但蘋果是不講感情的,未來一旦中美摩擦進一步加劇,或者中國制造、人工成本上漲,極有可能外移產業鏈,現在就有往印度等地遷移的趨勢。
而立訊已有超 60% 的業務來自于蘋果,大客戶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造成業績巨震。
所以賺蘋果的錢就是伴君如伴虎,現在的富士康,未來的立訊精密,大家頭上都是利劍高懸。
回顧過往 20 年,西方把制造加工環節東移,我們緊緊抓住機會,整個社會的資源、資金全部涌入,并締造了強大的中國制造。
沒人比我們更勤奮,也沒有比我們更豐富的土壤。
像蘋果產業鏈的立訊、歌爾,正是中國制造頑強生命力的例證。但立訊的隱憂也提醒我們,中國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
隨著大國競爭加劇,中國企業將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多,唯有加強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今年來,蘋果智能手表產品線更新,帶來Apple Watch SE、Apple Watch Serie...
作為大會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及2024第七屆中國國際光伏與儲能產業大會歡迎晚會暨“樂山·中國綠色硅谷”之...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