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石藥業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普拉替尼、阿伐替尼接連獲批上市,舒格利單抗臨床結果驚艷……
基石藥業總是能給人帶來驚喜。普拉替尼、阿伐替尼接連獲批上市,舒格利單抗臨床結果驚艷……
今年以來,基石藥業基于“內外雙驅動”的管線策略成果不斷,讓其成為國內創新藥軍團中最耀眼的旗手之一。
在該策略下,基石藥業管線中再添重磅產品。近日,基石藥業宣布,將與輝瑞在大中華地區共同開發勞拉替尼(lorlatinib)。
雙方合作開發的臨床研究將針對ROS1靶點。目前國內這一市場的需求遠未得到滿足,基石藥業聯手輝瑞有望為患者帶來抗擊癌癥的新希望。
更重要的是,真正良性的中國創新藥周期才剛剛開始。管線殷實的基石藥業,正在用實際行動宣告,“內外雙驅動”管線策略將為公司持續輸送“彈藥”。這正是基石藥業最大的確定性所在。
01打造ROS1新高點
作為全球醫藥巨頭,輝瑞擁有眾多的優質腫瘤管線,基石藥業自主選擇與之共同開發的勞拉替尼,是一塊潛力巨大的資產。
作為肺癌領域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ROS1基因重排患者群體規模不小,大約2%-3%的非小細胞癌患者是由ROS1基因重排致病。
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中國約有82萬新發肺癌患者,其中85%為非小細胞癌。以2%-3%患病率計,國內每年ROS1基因重排患者規模在2萬人左右;
由于勞拉替尼并未在國內上市,這里我們參照克唑替尼價格進行市場規模估算。進入醫保前,克唑替尼年用藥費用約為18萬元,進入醫保后年用藥費用約5萬元。
即便以5萬元/年計算,該適應癥市場規模仍在10億元左右。考慮到勞拉替尼尚無仿制藥,未來市場規模大概率會高于10億元。
市場規模巨大,而當前國內獲批用于ROS1基因重排的治療藥物,僅克唑替尼一款。雖然療效確切,但大部分患者在現有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會產生耐藥性。
作為第三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勞拉替尼大概率能夠克服這個問題。
根據一項早期臨床結果,初治患者使用勞拉替尼客觀緩解率為62%;經克唑替尼治療后使用勞拉替尼的患者,客觀緩解率依然高達35%。
另外,CROWN臨床研究顯示,針對腦轉移陽性的患者,勞拉替尼整體緩解率達到了82%,其中完全緩解率更是高達71%;勞拉替尼還能夠明顯延長患者顱內病灶的緩解時間,可持續一年或以上。
換句話說,若勞拉替尼針對ROS1靶點臨床成功且獲批上市,國內患者將擁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療選擇。相應的,基石藥業也會獲得合理的回報。
當然,由于市場前景誘人,盯上這一市場的國內藥企并不少,包括信達生物、再鼎醫藥等都虎視眈眈。那么,基石藥業開發的勞拉替尼又有何優勢呢?
一方面,勞拉替尼成功的概率更高。與國內玩家相比,勞拉替尼早期臨床數據基于更多的入組人數,相對更加客觀,成功的概率更大。實際上,勞拉替尼在ALK靶點得到充分驗證,已經意味著其臨床成功的概率極大。ALK和ROS1的激酶活性區域有70%的相似性,因此ALK的抑制劑,用于ROS1治療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當前腫瘤治療領域,早已經不是單藥的競爭,聯合療法才是取勝關鍵。目前,基石藥業在研產品中涵蓋了多種抗體和小分子藥物,足以形成很好的聯合療法策略,隨著勞拉替尼加入,無疑會進一步加大各大管線的潛在價值。
更重要的是,勞拉替尼在商業化方面優勢也頗為明顯。輝瑞擁有強大的商業化能力,在國內肺癌市場深耕多年,不難預見克唑替尼的成功將會順延至勞拉替尼領域。
這種情況下,基石藥業與輝瑞共同持有勞拉替尼中國區商業化權益,前景自然可期。
02基石藥業憑什么
基石藥業憑什么可以挑選輝瑞手中的優質管線?這可能是不少人的困惑。
在傳統認知中,與輝瑞等傳統豪門相比,無論是資金還是整體研發實力,新生代Biotech并不占優勢,主動權大部分掌握在豪門手中。
但實際上,全球制藥業之間本就是深度的競合關系,無論是Big Pharma和Biotech,還是Big Pharma和Big Pharma之間。豪門也喜歡新貴,新貴能夠進入頂級玩家視野,憑借的無非兩點,硬核的研發創新實力以及突出的臨床能力。若兼而有之,那么在與豪門的競合中,自然可以更加從容,甚至掌握一定主動權。
這一點,從基石藥業與輝瑞的合作便可看出。
去年9月,輝瑞2.8億美元獲得基石藥業PD-L1中國大陸地區商業化權益的同時,雙方還簽訂戰略合成協議。根據協議,基石藥業可以選擇輝瑞處于研發后期階段(經過概念驗證)的腫瘤產品,雙方在大中華地區聯合開發,此次共同開發勞拉替尼正是雙方簽訂協議后的又一次深化合作。
不僅如此,輝瑞還斥資2億美元入股基石藥業,持有公司9.9%股份。從協議來看,輝瑞希望與基石藥業深度綁定,并且誠意滿滿。這背后,正是因為基石藥業不僅有研發實力,臨床能力更是突出。
得益于團隊豐富的從業經驗、突出的能力及超高的執行力,基石藥業的臨床實力,在國內新興biotech公司中名列前茅。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其現有產品的表現窺探一二。
比如基石藥業自主研發的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IV期非小細胞肺癌III期臨床,從公示到申請上市只用了兩年時間;
舒格利單抗作為鞏固治療同步或序貫放化療后,未發生疾病進展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III期)的非小細胞肺癌三期臨床試驗,從公示到達到臨床終點,基石藥業也僅用時三年。同一適應癥,基石藥業的臨床推進速度,甚至超過了國內被公認為執行力最強的恒瑞醫藥。
基石藥業的“快基因”,不僅體現在臨床方面,還體現在產品審批等各項環節。比如公司首個獲批的產品普拉替尼,從遞交新藥上市申請到最終獲批,僅用了半年時間。按照常規流程,新藥完成審批程序,大概需要180到240個工作日,也就是一年至一年半。
這意味著,基石藥業憑借強大的國內臨床優勢,能夠以更高質量高效率的方式,將輝瑞最前沿管線產品推向市場,占據領先身位。
對一款新藥來說,先發優勢至關重要。因為醫生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使用的產品,尤其是腫瘤類治療藥物。也正因此,率先上市的藥物往往能占得較大優勢,有數據顯示,首款上市的產品平均獲得約45%的市占率。
對輝瑞來說,其前沿管線在海外基本已得到驗證,能否在國內占得先機,主要取決于臨床推進速度。ROS1靶點便是如此,目前國內還有信達、再鼎等藥企盯上該靶點,輝瑞若想勞拉替尼領跑國內市場,必須加快臨床推進。
這正是基石藥業能夠拿下勞拉替尼,并聯合輝瑞打造ROS1新高點的底氣。
03搶跑創新浪潮
對創新藥企來說,當下已經進入賽道為王,靶點為先的競爭時代。聯手輝瑞,無疑為基石藥業搶跑創新浪潮增添了充足動力。
根據上述合作協議,聯合開發勞拉替尼,只是輝瑞與基石藥業合作的“開胃菜”。隨著雙方后續合作的持續推進,對基石藥業管線的補充意義重大。
一方面,輝瑞憑借極強的研發實力加上雄厚的資金實力,前沿管線自然不愁。這也意味著,擁有主動選擇權的基石藥業,時刻具備從輝瑞引進前沿管線的機會。
另一方面,基石藥業引進輝瑞的產品,前景較好的同時,研發風險也很低。畢竟,基石藥業主要引進相對后期的產品,輝瑞在前期研發中已充分把關、并經過概念驗證。
基于這兩點,基石藥業通過選擇開發輝瑞最前沿的管線,便能換取源源不斷的現金流。這樣的合作模式,顯然讓基石藥業的未來更具確定性。
回到底層邏輯來看,基石藥業的確定性是來源于“內外雙驅動”的管線策略。
眾所周知,新藥研發是個漫長過程,如果完全靠自研,在競爭激烈的環境里,可能還沒等到產品上市,藥企就被淘汰了;但如果沒有自研,完全靠引進,自身發展也會受到限制。
因此,自成立以來,基石藥業便大力探索“內部研發+外部合作”的雙重創新模式,并且,該模式早已跑通,得到驗證。目前,公司共有14種專注于腫瘤的候選藥物,自研產品有8款,占比接近60%。
自研產品中,不乏想象空間較大的單抗、多抗和ADC藥物。其中進展最快的,便是PD-L1產品,當前已進入上市審批階段。
得益于臨床實力優勢,自研產品迅速推進,引進產品也能起到很好的管線補充作用。目前公司6款引進產品中,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包括普拉替尼、阿伐替尼等重磅產品。
處于臨床階段的引進產品,也都極具看點,比如ROR1 ADC藥物CS5001。這是一款進展近乎全球第三的新藥,領先CS5001的兩款藥物均已被海外巨頭重金收購,想象空間自然不用多說。
基于此,與輝瑞的合作本質上是基石藥業“內外雙驅動”管線策略更進一步的體現。而隨著該策略的持續推進,基石藥業管線的深度和厚度會不斷加強。這將助力其走向全球,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藥企。
站在更高層面來看,真正良性的中國創新藥周期才剛剛開始,偉大的新一代創新藥企業將不斷涌現。屬于基石藥業的星辰大海才剛剛開始。
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457萬人...
當前機器人開發普遍面臨定制化程度高、研發成本大、周期長等問題,導致智能化水平和通用性不足,難以應對復...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