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看到一個知名投資人說過,投資要投新的東西。原因很簡單,“新”意味著充滿不確定性,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高賠率的投資機會。說起來,幾年前的電動車,今年的音視頻社交,都是這樣的機會。
之前,看到一個知名投資人說過,投資要投新的東西。原因很簡單,“新”意味著充滿不確定性,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高賠率的投資機會。說起來,幾年前的電動車,今年的音視頻社交,都是這樣的機會。
今年以來,Clubhouse的崛起,為整個音視頻社交賽道帶來極大的關注度。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很多人的熱情也隨之消散。但如果你有關注這個賽道,就會發現,音視頻社交賽道的選手仍然在高速發展。無論是推特等社交巨頭入局,還是Clubhouse的40億美金估值,都預示著音視頻社交賽道擁有巨大機會。
盡管音視頻社交賽道具備很高的確定性,但由于音視頻社交公司大都沒有上市,投資人往往很難觀察。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昨天荔枝發布的財報,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接下來,就結合荔枝2021年Q1的財報,聊聊對荔枝這家公司的一些看法。
1、荔枝音頻生態全面開花
從本次財報看,荔枝的音頻生態可以說是全面開花。為什么這么說?主要從用戶、商業化、生態構建幾個方面說下。
在用戶方面,2021年第一季度,荔枝移動端月活達到5970萬,穩健保持增長態勢,且月活再創新高。荔枝的音頻社區擁有一批高活躍的用戶群體,在第一季度,用戶月均總互動次數達33億次;截至3月末,平臺累計音頻內容達2.73億,同比大幅增長39%。
荔枝國內業務穩健增長,海外業務也表現亮眼。荔枝旗下全球化音頻社交平臺TIYA繼續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在美國社交應用排行榜排名保持前列。據官方披露,TIYA 3月份MAU超過200萬,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平均MAU快速增長90%。
![]() | |
放眼全球,音視頻賽道正在興起,語音社交更是受到市場的關注。今年年初,Clubhouse的崛起引爆了全球音視頻市場。今年2月初,經由馬斯克等名人的“安利”,Clubhouse成功登頂德國、意大利、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區的蘋果商店移動應用下載量第一位,當月下載量為960萬次。
不久前,Clubhouse成功完成新一輪C輪融資,估值高達40億美金,相較三個月前的估值翻了兩番。這也充分展示了資本市場對音視頻賽道的看好。而TIYA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上也幫助荔枝完成在音視頻賽道的卡位。
得益于荔枝在海內外業務的快速發展和用戶規模的逐漸擴大,一季度荔枝收入為4.95億元,同比增長34%,再次超出市場預期。花旗和Needham分析師也均在此前發布的報告中調高了對荔枝2021年全年的收入預期,維持買入評級。
超預期的收入,得益于荔枝商業化的順利進行。從付費用戶情況看,荔枝付費用戶數環比增長12%至47.5萬人。固然,音頻業務的付費率跟騰訊音樂等相比還有差距,但我們可以從財報數據中了解到,主打付費內容的PGC模式其實不是荔枝的主要運營方向,這一塊反而更依賴于付費用戶的提升來補足購買版權的成本。隨著錄播端和音頻娛樂端的融合,荔枝的付費用戶滲透率仍然有望持續增長。
除了產品本身,荔枝構建的音頻生態系統也是本次財報的重要看點。在一季度,荔枝的播客業務和車載場景下的音頻產品均有不同程度地發展。
在播客方面,在今年1月推出垂直播客產品荔枝播客之后,荔枝也在在不斷豐富多元化播客內容的同時,與泡泡瑪特、老虎證券等企業合作上線了品牌播客節目,幫助他們通過播客擴大品牌聲量。
從目前看,荔枝對播客的探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播客內容形態。比如,4月初荔枝推出了播客直播功能,邀請開心麻花團隊、Joyside樂隊等知名人士和團隊參與,為用戶創造了更具互動性的播客收聽方式。二是播客場景的延伸。荔枝與小鵬汽車合作,在車載端也上線了播客直播功能,成為國內首家車載播客直播平臺。
類似的積極探索,也讓荔枝播客逐漸得到市場認可。近期,荔枝播客入選了蘋果AppStore精選應用,成為AppStore精選應用首次推薦中文播客應用。
而在車載音頻市場,荔枝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今年,荔枝與威馬汽車、天際汽車、地平線、億咖通等智能汽車制造商和服務商開展了車載音頻方向的合作,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在車載音頻市場的布局。
按過去互聯網的邏輯,互聯網的競爭核心是場景。從這點上說,荔枝在車載音頻市場完成了很好地卡位。
2、LTV,荔枝的價值“窗口”
當然,財務數據只是公司業務的結果。想要真正理解荔枝的價值,也從認知其UGC模式說起。從過去看,互聯網公司的商業邏輯大致可以歸為兩種:用戶網絡和流量網絡。
商業語境中,流量網絡和用戶網絡并非同一概念,兩者的差別在于黏性的強弱。簡單來說,流量網絡下,用戶與平臺之間不存在黏性,流量隨時可能拋棄平臺。而用戶網絡下,用戶與平臺之間具有較強的黏性,往往產生更長周期的合作。
網絡形態的差異決定商業模式的不同。具備流量網絡的公司,更注重CVR(轉化率),強調流量的單次轉化價值,但流量不可持續,流量導入需要營銷費用的持續投放。
你能看到的互聯網公司,絕大部分都屬于流量網絡。以長視頻平臺為例,2020年愛奇藝營銷費用僅出現0.1%的下滑。但公司會員人數也隨之下降,由2019年的1.069億,下降至2020年的1.017億。也正因為如此,即使長視頻競爭白熱化,愛奇藝也要提高會員價格,提高用戶的單次轉化價值。
與流量網絡邏輯的公司不同,用戶網絡邏輯公司的用戶增長更多來自于,平臺內部的自然增長。這里頭的代表公司就包括B站、微信,以及荔枝。
從變現邏輯看,具備用戶網絡的公司,往往不強調高單次用戶轉化價值,而是通過長周期的服務,延長用戶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拉長周期看,像荔枝這樣具備用戶網絡屬性的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天花板。從這個角度看,你也就不難理解,荔枝為什么向播客和車載音頻領域發力。
中國播客的前景有多好?看看美國就知道了。在美國,2019年平均每月約有9千萬人會收聽播客,約占美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相比2018年增加23%;近14.4千萬人曾經收聽過播客,比十年前(2009)暴增近132%。
去年在疫情的催化下,國內的播客市場正在迅速崛起。據播客搜索引擎ListenNotes的數據顯示,僅2020年后三個季度,我國的播客數量就新增了6539檔。
與播客生意相比,車載音頻領域的機會則更加直觀。以天狼星XM為例,這家公司通過深耕車載音頻領域,已經成為全球車載音頻巨頭,在汽車上擁有上億的安裝量和40%的付費訂閱,市值超過250億美元。
從目前看,隨著智能網聯的快速發展,車載音頻企業的成長正在被徹底打開。
隨著荔枝APP自身商業化能力的提升,疊加播客和車載音頻場景的交叉滲透,使得荔枝用戶的LTV能夠進一步提升。隨著資本市場對荔枝的認知從CVR轉變為LTV,荔枝的價值也將面臨重估。
3、為什么現在是荔枝的價值拐點?
從過去看,在互聯網公司往往有兩個最好的投資階段:
一是用戶數量高速增長的階段。原因也很簡單,在這個階段,公司用戶數量高速增長,但受限于公司商業化并未完全鋪開,用戶價值也完全沒有體現在財務報表。因此,資本市場對公司價值往往會存在誤判。
二是互聯網公司開始商業化階段。在這個階段,互聯網公司往往會伴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以及盈利拐點的到來。在這個過程中,隨著收入增長,資本市場對公司用戶價值將面臨重估,進而重塑公司的估值體系。
比如,2019年的京東就是這一階段最好的投資案例。2019年8月,京東發布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營收1503億,同比增長22.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億,同比增長644%,創歷史新高。超預期的盈利,極大程度上改變了資本市場對京東盈利能力的認知。至此,京東股價開始一路向上,在此后半年,公司股價從從28.64美元上漲到42.01美元,漲幅近47%。
當然,對互聯網公司來說,兩層邏輯皆有是最好的投資時機。典型的就是B站。2018年至今,其用戶從8000萬增長至2.23億;從商業化層面看,B站的收入從41.29億元上漲到119.99億元;其變現模式也從單一的游戲聯運,延伸至直播、會員、廣告的多元化變現方式。也正因為如此,B站股價也從上市當天的11.24美元上漲到113.53美元,漲幅超10倍。
而當下荔枝也正處于這個階段。荔枝正處于用戶數量高速增長的階段,播客、車載音頻、品牌播客、音頻社交等多樣化音頻適用場景,既豐富了荔枝的產品矩陣,又觸達了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同時提供了更多商業化可能。
而全球化產品TIYA的成功崛起,更是極大豐富了荔枝在用戶增長方面的需求。要知道,過去在圖文時代,跑出了Facebook、推特、Snap等多家用戶過億的社交公司。從這個角度上說,在音視頻市場到來,跑出幾家用戶過億的音視頻社交公司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總的來說,全面開始的商業化進程以及TIYA高速增長的用戶數據,都預示著當下正處于荔枝的價值拐點。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荔枝就是音頻版的B站。
華夏盛世,春滿神州。春節的腳步已越來越近,萬眾矚目的央視春晚也即將拉開帷幕,本次春晚將設重慶、湖北武...
關于業績預增原因,公告顯示,英科醫療報告期內實現產能利用率高達100%,與此同時,一次性丁腈手套銷售...
近期,華夏基金發布公告,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場內簡稱:自由現金流ETF 認購代碼:15920...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