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4月19日晚間,飛力達(300240.SZ)披露2020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收37.09億元,同比增長14.56%,歸母凈利潤為-824.50萬元,同比減少126.37%。
2021年4月19日晚間,飛力達(300240.SZ)披露2020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收37.09億元,同比增長14.56%,歸母凈利潤為-824.50萬元,同比減少126.37%。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由于年末匯兌損失及單項計提資產減值增加了非付現成本費用,致使公司歸母凈利潤為負,但公司經營現金流2.64億元,大幅增長359.31%。
飛力達在年報中表示,2020年是公司直面挑戰,危中求機,迅速恢復的一年,公司積極應對新冠疫情給國內國際市場帶來的沖擊,整體業務得到了逐步優化且穩步恢復及增長。同時,公司在持續聚焦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深化落實數據與技術雙輪驅動的戰略實施路徑,積極適應新技術的發展,著力推動物聯網、5G無人駕駛、無人搬運車等方面的規劃與布局,推進公司向科技化、智慧型物流公司進化。
營收逆勢增長,現金流大幅改善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飛力達一季度業績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公司危中求機,不斷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公司業務逐漸擺脫了疫情的影響,經營得以迅速重回正軌,各項業務得以快速恢復。具體來看,公司在確保整體業務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對貿易執行業務結構進行了調整優化并果斷停止了高風險的貿易執行項目。同時,隨著飛力達前期對國內港口城市如寧波、青島、深圳等網點的布局取得初步成效、公司自動化倉庫投入運營及倉庫操作效率的提升,以及2020年度國際空運及國際海運運費持續上漲,公司2020年度基礎物流及綜合物流等核心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度增長37.60%,其中,基礎物流較上年增長55.25%,這也帶動了飛力達二季度至四季度公司業績呈快速增長趨勢,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8%、19%及33%,最終全年實現總營收37.09億元,同比增長14.56%,充分體現了公司逆勢增長的強勁發展勢頭。
在凈利潤層面上,飛力達表示,由于公司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同時,年末匯兌損失及單項計提資產減值增加了非付現成本費用,使得2020年度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虧損824.50萬元,若剔除上述兩項非經常性因素影響,2020年度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4,428.38萬元,較上年度剔除上述兩項影響因素的可比凈利潤增長16.93%,高于營業收入14.56%的增長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盈利能力。同時,公司2020年度單項壞賬準備的充分計提,體現了飛力達謹慎且穩健的經營理念,使公司的后期經營得以輕裝上陣,從容面對將來的挑戰與機遇。
在現金流層面上,得益于飛力達2020年度收入增加的同時,優化了結算及往來款項管理,加強了應收應付款項的雙向管控,公司扭轉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自2017年度以來持續為凈流出的局面,2020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也得以大幅度增長。另外數據顯示,飛力達繼續加大固定資產的長期投資力度。2020年公司投資活動的現金凈流出為1.67億元,較上年度增加47.32%,既為公司長期戰略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彰顯了公司聚焦合同物流領域主業及長期深耕與服務智能制造業的決心。
保持核心業務優勢,積極開拓其他行業
飛力達深耕IT制造業供應鏈管理多年,2020年在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優勢的同時,也在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精密儀器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快速消費品行業持續發力,新引進了一批頭部客戶,業務得以快速增長。
在電子信息制造業,飛力達助力全球領先的電子零件通路商大聯大商貿設立智能倉儲物流中心,該中心結合了飛力達智能化倉儲服務理念和管理模式,將最大程度的優化大聯大元器件產品的交付流程和效率。另外,公司在為索尼中國、傳音科技及小米等眾多國際知名客戶繼續展開合作的同時,開始為南昌華勤、立訊精密、泰科等企業提供相關物流服務。在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公司先后中標了長城泰州工廠、長城日照工廠等相關物流運輸業務,并與吉利、保時捷及沃爾沃等品牌客戶展開合作,同時也為一些國際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提供倉儲、運輸或國際貨運等物流服務。
在智能制造裝備行業,飛力達繼續服務全球家用機器人專業智造品牌添可電器,為其銷售的產品等提供全國運輸業務。在精密儀器行業,公司與世界知名企業德州儀器又新增合作項目,進一步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與世界大規模專門生產專業電動工具的制造商之一牧田在原有長期海運合作的基礎上,達成了新的空運物流合作協議,合作航線覆蓋日本線、美加線、東南亞等數十條航線。在醫療器械行業,公司與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多年,為其提供涵蓋醫藥試劑、醫療器械、診斷試劑、醫用耗材等產品國內多口岸的國際出口物流服務。此外,飛力達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也為強生(中國)、蘇州隆力奇、利樂公司、旺旺集團等知名企業提供多項物流相關服務。
智慧物流大勢所趨,全力推進數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發展
立足時代新起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提出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十四五”期間,物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現代物流與先進科學技術更緊密的融合,數字化平臺、數字化運營及智能化的轉變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為制造業第三方物流的先行者,飛力達以“科技驅動的智造供應鏈管理專家”為愿景,持續加強信息化管理系統和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提高物流軟件智慧化水平;加快推進倉儲設施應用物聯網技術,加快數字化終端設備的普及應用,旨在實現物流信息采集標準化、處理電子化、交互自動化;發展機械化、智能化立體倉庫,加快普及“信息系統+貨架、托盤、叉車”的倉庫基本技術配置,推動倉儲配送設施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在電子行業成功實施了智能制造與智慧物流協同一體化項目;全自動化倉庫實現了物料高效精準分揀,無人車運輸至客戶工廠碼頭,AGV設備自動配送到客戶產線,RFID、物聯網、5G和云計算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物料的大數據管理,生產物流管理控制塔將可全鏈路展示生產物流信息,協助制造企業“拉動式生產”。
同時,飛力達率先在重慶空港工業園區導入5G無人駕駛技術,借助5G、物聯網技術,車輛實時收集路況信息動態規劃運輸線路,自2020年10月投入使用以來一直持續安全行駛。該項目的實施打通了生產與物流系統間的連接,人、機器、物料、系統之間實時互聯,全流程信息可視,真正實現了制造與物流的協同。
除此之外,飛力達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并提出了“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目標,確定了基于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的數字化轉型規劃方案,旨在實現數據挖掘,建立自動化、智能化的分析決策模型,推動業務創新。目前,公司正著力推進智能接單項目、全鏈路可視化等幾個重點數據化轉型項目。
未來,飛力達在年報中表示,將繼續抓牢公司在物流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繼續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投資力度,以順應智能制造客戶及制造供應鏈物流產業的數據化、信息化及智能化趨勢,進一步完成系統全覆蓋,進一步做實業務場景數據化,通過智能算法和自動化裝備相結合,推進公司向科技化、智慧型物流公司進化,旨在使公司成為物流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B2B領域領先的物流科技公司。
3月13日是第20個世界腎臟日,旨在提高公眾對腎臟健康的重視,減少全球范圍內腎臟疾病的發生率及其對健...
近日,虹口區2025年“3·5”學雷鋒文明實踐日主題活動在虹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公園魯迅公園內隆重舉行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