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和2021重點工作,為中國品牌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新征程下,中國品牌該如何抓住機遇,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和2021重點工作,為中國品牌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新征程下,中國品牌該如何抓住機遇,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日,《定位》《與眾不同》《商戰》等定位核心書籍的最新中文版譯者、戰略定位專家顧均輝做客新華網《公益講堂》欄目,就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型,分享了他的見解和“攻略秘笈”。
圖:定位專家顧均輝做客新華網
中國進入飽和經濟時代,企業家需進行思維升級
顧均輝認為促使企業轉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已從饑餓經濟時代跨入飽和經濟時代。從技術形態看,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三個階段。其實,在原始社會和農業社會的幾百萬年里,人類還未解決溫飽問題,直到工業社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三次工業革命,在1980年前后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中國則是在2010年才解決的。1949年中國開啟工業化進程,隨后于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直到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工業GDP超越美國,中國正式走向飽和經濟時代。
圖:顧均輝與網友分享戰略定位落地實操
顯然,饑餓經濟時代和飽和經濟時代的戰略打法也完全不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第一批企業家似乎只要勤勞勇敢、敢想敢拼就可以掙到錢,因為那是一個供遠不應求的時代,質量便成了判斷產品優劣的唯一標準,所以企業通常會將產品質量作為核心競爭力,誰質量好誰腰桿子硬。而今時不同往日,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已經迎來了一個產品極度豐富、競爭分外激烈的時代,幾乎每件產品都經歷了嚴格的質量把關和標準審核。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選擇銷量最大的市場進行投放,大多數產品依然無法實現產銷兩旺,根本原因就在于飽和經濟時代同質化競爭加劇,只依靠質量已無法突破增長瓶頸。
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家的思維還停留在產品時代,幾十年前他們曾靠產品取勝,今天他們依然相信可以繼續依靠質量成功。但現實是,“做企業就是把產品做好”已經淪為一個誤區。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產品已經聞名世界?,F在,“產品好”只是企業存活的基礎,不再是差異化。質量不再是促使消費者購買的決定因素,能讓消費者記住才是王道。
決戰心智戰場,與眾不同讓品牌脫穎而出
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家們應當轉換固有思維,從宣傳自己好變成宣傳自己特別,也就是著眼于差異化。顧均輝認為社會的財富變遷其實就是思維的迭代,而思維的迭代向來能夠推動社會經濟進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戰是在看得見的“戰場”中搏殺,即工廠戰場和渠道戰場,但飽和經濟時代,不僅有看得見的戰場,更有看不見的戰場,即心智大腦。只有給消費者一個買你而不買競爭對手的理由,才能贏得心智戰場的勝利。
顧均輝指出飽和經濟時代下,信息也極度泛濫。如此巨大的信息量之下,如何利用傳播脫穎而出也是企業在同質化競爭下獲勝的關鍵。
“成功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精心策劃?!苯裉炱髽I家想成功,首先要做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其中包含物理環境,也就是工廠、渠道的調研,也包含看不見的市場,例如消費者的想法和喜好等的調研。其次,中小企業在商戰中取勝有一個最佳捷徑,即和行業老大或全行業對著干。以前中小企業的發展是緊跟大品牌方向,但如今時代已不同,一味地模仿也許只能被埋沒,唯有與大品牌對著干,才有機會讓消費者記住?!霸诮裉爝@個時代如果想贏得商戰或人生,有且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與眾不同。”顧均輝最后總結道。
2月25日晚間,通化東寶宣布其重點在研產品GLP-1/GIP雙靶點受體激動劑(注射用THDBH120...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