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十一戰火的塵埃尚未落定,蘇寧易購下屬子公司云網萬店戰略引資60億的消息重磅襲來。加之不久前,歷史上首次中超奪冠,庚子年的蘇寧,似乎注定無法避開高光。
雙十一戰火的塵埃尚未落定,蘇寧易購下屬子公司云網萬店戰略引資60億的消息重磅襲來。加之不久前,歷史上首次中超奪冠,庚子年的蘇寧,似乎注定無法避開高光。
2020年度“雙十一”可謂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購物節。烽火不禁從互聯網燒到了各大衛視平臺,紅包補貼大戰更是從10月底就開始短兵相接。在這場肉搏戰中,零售業老兵蘇寧不僅殺出血路,更是實現跨越式增長,頗令市場側目。
蘇寧在而立之年,收到了一份來自市場的厚禮。
穿越三十年零售業的城頭變換,一個不再受時間、場景和人員限制的新零售時代蓬勃而至,而蘇寧近年精心打磨的全場景服務,得益于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全產品鏈變革,不斷沉積發酵,推動著蘇寧向智慧零售形態豹變。
蘇寧易購下屬子公司云網萬店戰略引資60億,像是剛剛交完答卷的優等生,突然向老師要了一道加試題。
全場景智慧零售進入收獲期
2009年,張近東把蘇寧從線下帶到線上,使蘇寧收獲了互聯網零售的基因與能力,2017年,蘇寧沉寂多年后大舉擴張,把線上能力賦能到線下的萬千商戶和無限用戶。往復之間,蘇寧的全場景零售已經頗具氣象。
何謂全場景?業態全,服務全,產品全。
從一二線城市到下沉市場,從線上到線下,蘇寧正以千變萬化的形態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在業態布局上,線上的蘇寧易購,線下超過10個業態,形成蘇寧全場景的業態部署,南京新街口模式讓同期銷售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服務創新上,蘇寧具備了門店自取商品,半小時、1小時、半日達、當日達、次日達、準時達等不同時效產品,在中國95%的城市,能夠做到24小時到達,零售云戰略使得蘇寧生態從服務C端用戶躍升為服務B端用戶,在縣鎮市場摧城拔寨;在產品品類上,蘇寧從最早期的電器專賣覆蓋到全品類,尤其2019年拿下家樂福中國后,在快銷的領域里面的履約能力進一步加強。
打通了全場景生態渠道的蘇寧,今年雙十一開場19分鐘即實現了GMV破50億的成績。并且蘇寧小店、零售云店、家樂福、蘇寧易購廣場、紅孩子等線下業態首次接入百億補貼,借助1萬多家門店資源,蘇寧雙十一19小時戰報中顯示5萬場店播、村播、廠播同步在線開播,訂單增長7倍,實現從城市到縣鎮、從商圈到社區的下沉。此外,僅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新開蘇寧易購零售云加盟店2432家,實現銷售規模同比增長77.5%,其中三季度新開871家店,銷售規模增長108%。
蘇寧精心布局的人、貨、場智慧零售生態,正給蘇寧的股東帶來持續的正回報。
零售新基建 蘇寧的預埋伏筆
優秀企業的生存之道在于必須始終回答時代的提問。
從早期專業零售,到多元連鎖,繼而全面擁抱互聯網,到目前領智慧零售風氣之先。依靠蘇寧內部組織的高效變革能力,蘇寧一路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在內部,蘇寧將其定義為恒星戰略。
消費者的需求就是恒星
2017年3月,張近東第一次提出智慧零售,指出未來的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即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用戶、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數字化,采購、銷售、服務等零售運營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體驗為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
蘇寧的文化是先做到再說到,當張近東提出智慧零售概念的時候,零售業的有一巨變時代已經到來,其顯著特點是:消費體驗上行,市場渠投入道下沉。而蘇寧已經做好了準備。
面向需求升級,蘇寧借助大量IT及互聯網投入,讓遍布全國的門店化身智慧可靠的服務單元,通過集合"供應鏈+門店+社交電商"的離店銷售新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場景之間的壁壘,同時家樂福聯合下沉至社區的蘇寧小店完善快消品供應網絡,形成多樣化的消費者購買渠道,全場景、高時效、低成本地推動著快消品類到店、到家銷售。目前,蘇寧到家業務已經形成"1小時達+半日達+預售自提"的供應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有效帶動了用戶活躍度攀升。為進一步提升履約能力,蘇寧物流還持續加大物流設施網絡建設投入力度,推動倉儲配送業務開放。
面向下沉市場,蘇寧借助零售云、蘇寧拼購,以社交電商、到家業務、直播帶貨等業態布局與經營方式,帶動了業績穩健增長,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業態協同能力。
疫情下,蘇寧正在加速發生蛻變。
首先是信息層面的新基建。蘇寧無人倉技術,在不斷提升效率的基礎上,已經實際解決眾多勞動力缺口、管理難等問題,并且在自主研發的“指南針”智能倉儲控制系統調度下,無人倉可實現整件商品從收貨上架、存儲、補貨、揀貨、包裝、貼標,到最后分揀的全程無人化操作,一般是傳統倉庫的3-5倍;蘇寧無人店技術可以服務用戶自助購物全流程,用戶刷臉或掃碼進店,自助選購后,可無障礙通過閘機通道,不僅解決了高峰排隊支付、自助排隊支付等問題,還可以實現24小時購物,并且還實現營銷精準化、物品陳列智能化,通過數字化的后臺管理工具,門店整體運營和管理效率可以提升70%。
其次是融合層面的新基建。經過多年沉淀,蘇寧零售云已經實現線上線下IT系統的無縫銜接,整合了蘇寧的品牌、供應鏈、IT、物流、售后、金融、運營等能力,通過賦能本地零售商的方式快速占領市場、打通下沉市場的商品流通渠道,目前蘇寧零售云門店已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超過6000個縣鎮;同時,包括家樂福、云店、紅孩子、小店、易購等業態,都上線了蘇寧到家服務,為商戶提供商品管理、營促銷管理、物流管理等平臺化服務,大力提升到家業務的便捷度,提升用戶體驗。
最后是創新層面的新基建。僅僅在疫情期間,蘇寧上線了微信問診售后服務,基于全國500多家蘇寧快修網點進行的服務傳播和用戶服務,有百余名工程師在線解決用戶問題,很快成為蘇寧快修服務的推廣和重要獲客手段;另外,蘇寧還在進一步擴容升級蘇寧星河云生態體系,通過“云+SAAS模式”的打通,實現資源共享與數據互通,為商戶全面落地線上、線下,提供自定義和個性化的數據服務支持,可滿足貫穿商戶在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倉儲、物流等方面全鏈路的服務需求,以幫助商家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線上還是線下?融合才是王道
2020年,疫情肆虐客觀上強化了消費升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到15%。隨著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消費層次不斷從溫飽型向多元化轉變,這也使得傳統零售模式下注重商品耐用、經濟的消費特征轉向注重自身參與、社會體驗的消費特征。
參與和體驗,恰恰是傳統電商平臺的短板。
在過去的20年,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線上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各大電商平臺勢頭迅猛,然而,隨著互聯網紅利期的消失,線上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線上純電商模式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
其實,線上也好,線下也罷,零售行業的本質是商品變現和流量變現。流量并不是電商時代才有的概念;流量變現更不是只有電商才會講的故事;甚至購物節都是線下率先祭起的大旗。
所有人在成為線上流量之前都首先是線下流量,更重要的是,當所有巨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線上流量時,其實也帶動了線下流量的快速增長,而跨越線下服務的門檻其實更高,一旦形成氣候,競爭護城河的寬度與深度也更為可靠。
電商發展早期,消費者可以選擇的渠道少,電商的引流成本非常低,聚合流量比線下有優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普及,電商領域已經是一片紅海,新勢力的不斷攪局,不僅縮小了所有電商用戶量增長的空間,也提到了所有商家的線上獲客成本。在線上購物,這個缺乏體驗的狹窄賽道上,即便如阿里、京東這樣的巨頭也深深感到線上業務不斷迫近的天花板。線下突圍,幾乎是這些傳統電商巨頭的不二法則。2016年,馬云帶著團隊抵達南京和零售業的老大哥張近東簽訂戰略合作框架,互持股份融為一體,看中的正是蘇寧積累多年的線下門店優勢。
蘇寧線下1萬家門店天然聚集流量優勢顯著,線上流量布局既有來自自有渠道,還有來自阿里、抖音、微信,又依托在體育、電競等自有流量上布局,蘇寧今年歷史性的中超奪冠,更為其深耕體育賽道添薪加火,以上都是為蘇寧新零售轉型的堅實基礎。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隨著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蘇寧的線下客戶群體隨時可成為數字化的資產,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商品、用戶、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新型關系,打通線上線下,憑借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消費體驗給用戶提供商品和服務,新零售革命從來不僅僅是線上談兵。
在筆者看來,談及蘇寧的智慧零售基因,其實大家都不陌生,也不必去創造什么云里霧里的詞匯去概括。在互聯網科技時代,我們通常愿意以算法來形容智慧,但其實再高級的算法,背后仍然是人。
蘇寧的智慧零售能力,當然包括其龐大的線上線下零售帝國的物理形態,但大象無形,真正的智慧零售基因,其實還是始終堅持用戶導向的企業文化,勇于變革的創業精神,腳踏實地的服務精神。
以上,蘇寧恰恰都具備。
市場監管總局近期將出臺《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旨在解決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注問題...
近日,阿里魚聯合三麗鷗、小紅書發起的首屆“三麗鷗頭號寶貝大賞”正式落下帷幕。該活動首創“用戶參與聯名...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