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28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系列活動——“大數據助力社會治理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
9月28日,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永不落幕的數博會”2020系列活動——“大數據助力社會治理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建偉,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河北省科學院黨組書記劉春成,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產業本部業務總監孫哲四位嘉賓,共同討論如何運用大數據的優勢,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
大數據技術解決了以前運用傳統治理手段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尤為突出。如疫情期間社區、小區棟微信群使信息迅速傳遞,下情上傳、上情下達;通過POI等人口出行數據研判社區防控效果;通過能源和水電消耗及物流信息能研判產能復工水平等。
“社會治理中很重要的一個版塊,就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VUCA的這種時代下,對社會治理提出更嚴峻的挑戰。”孫哲認為,在社會治理中大數據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已經能看到非常大的應用成效。
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對突發事件的抗壓和疏通能力是對大數據的一次考驗,對公共治理還需要更進一步地提升數據專業化治理水平。李建偉談到:“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數字化或者智能化運用的力度和深度。它會讓治理效率、治理質量更加精細化,更加及時。”
共享也是對提升大數據運用的考驗。“要提高數據共享的水平。”劉春成說,數據壁壘還是存在的,有很多的數據拿不到,沒有實現真正的共享,這需要政策上進一步強化,打通一些社會共享方面的力度。此外,還要強化運用大數據來改變社會治理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提升運用大數據來促進社會治理工作的能力。
讓數字技術來推動治理變革,這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開了一條技術賦能的路徑。比如,空間地理數據開放,可用于指導采礦、林業、農業、漁業、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發展;氣象數據開放,則可以加工用于指導農業生產、旅游業、災難管理等。“數據集中應用是大勢所趨,應盡量不去追求數據特權,而去追求把數據變成服務能力。”劉春成呼吁道。
大數據在社會治理中的運用,未來前景非常廣闊,空間也非常大。“大數據賦能社會治理是未來的一個趨勢,社會治理要向基層傾斜,把治理的資源、措施更多地落實到基層,因為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重點,是直接服務老百姓和社會公眾的。”王杰秀說,包括大數據在內的現代信息技術實際上都對未來社會治理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很好地發揮這些作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水平。
2025年6月19日,由文旅一站式服務平臺-邁點主辦的"第十四屆邁點品牌發展大會"在北京諾金酒店隆重...
近日,大模型應用初創公司靈快科技宣布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九合創投,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產...
2025年6月,享刻智能正式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系列融資,由世紀長河科技集團、啟迪之星...
6月26日,圣貝拉(2508.HK)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全球家庭品質護理第一股”,正式開啟資...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