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中芯被列入實體名單的話,那么美國供應商在向該公司發貨之前必須獲得許可證,而該許可證是“難以獲得的”。
“破除美國封鎖回到大陸,三次創業卻三次被踢出局。”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大tiktok、華為之后,又一家中國企業遭遇劫難!
前端時間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國防部的官員透露說,美國政府正在評估中芯國際與中國軍方的關系,以確定是否對該公司進行制裁。
如果中芯被列入實體名單的話,那么美國供應商在向該公司發貨之前必須獲得許可證,而該許可證是“難以獲得的”。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中芯的遭難,不過也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技術發展的恐懼,對華戰略的根本變化——上升為動用國家公權力,對中國高科技產業進行巧取豪奪,進而達到遏制中國的根本目的。
用任正非的話來說,就是:“美國一個大棒打下來,把我們打昏了,開始還以為我們合規系統出了什么問題,在反思;結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來,我們才明白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
和中芯企業一樣,其幕后創始人的故事也是命運多舛、幾凈波折。懷揣一腔報國之志,放棄了美國優渥舒適的生活,來到中國從零開始、投身于國家科技事業。然而卻三次創業、三次失敗,遭遇了很多除了技術本領之外的劫難,遭封殺、間諜戰.......最后,竟被一腳踢出中芯的大門,徹底出局。
他,就是張汝京。
一
橫掃美國芯片業的“建廠狂魔”
張汝京,本來可以在美國過著高薪舒適的精英生活。
他的父親是張錫綸曾是我國有名的煉鋼專家。抗戰時期,他和妻子主持的第21兵工廠,生產了中國90%的重機槍。他自小在臺灣長大,從小父親就教育他“以做中國人為榮,我們就是中國人”。如今,是到了為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
1970年張汝京從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隨后去美國留學。張汝京大學就讀的是“工程科學系”學電子,畢業后趕上了信息產業井噴般的發展,成為各大企業爭搶的人才。
張汝京29歲時,進入了“德州儀器”研發部門工作。德州儀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張汝京的頂頭上司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也是集成電路的兩位發明者之一——杰克·基爾比。此外,另一位華人芯片之父張忠謀時任德州儀器副總裁,這個人與張汝京后來產生了諸多交集。
張汝京卓越的才干受到了上司的賞識,他被上司派出去劃地盤,建新廠。先是在美國本土的德州,建4座芯片生產廠。緊接著到歐洲意大利,后來再到東南亞,日本、新加坡、臺灣,一連串建了10座廠。
他被業內稱為“建廠狂魔”。他去哪建廠,哪里就成了芯片市場熱土,美國的芯片業高速發展,連帶著做生產的東南亞也蓬勃發展,然而只有中國,安靜地像個局外人。
1996年,一隊中國電子代表團到公司總部參觀。臨走時問了張汝京一句:“你愿不愿意回國?”
“我們在北京等你!”代表團在離開美國時說。
這句話戳中了張汝京,幾天考慮后,張汝京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辭掉工作,回國辦廠。
當時錢學森回國的艱難在西方華人圈里廣為流傳,張汝京的回國之路也并不順遂。盡管要放棄當下的蒸蒸日上的事業、安穩舒適的生活;盡管遭到了諸多勸阻反對、艱難險阻,他還是回來了。
二
最成功時被趕走
懷揣著為新中國芯片事業開疆拓土的熱忱,張汝京回到了祖國。他首先去了無錫,來到華晶上華。
為了公司發展,張汝京經常在臺灣和無錫之間,兩地奔波。“芯片建廠狂魔”的威力顯現,張汝京團隊開發的0.5微米半導體項目,達到了大陸最先進的水平。
然而1998年2月的一天夜里,張汝京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臺當局要求中華開發把大陸的項目都停掉。”
雖然極不情愿,但張汝京不得不離開,于是他來到了臺灣,專心做世大半導體的項目。
在張汝京的帶領下,世大發展迅猛,僅用3年就成為全球第三大代工企業,產能超過臺積電的三分之一,完成了臺積電13年才走完的路。
在世大,張汝京依舊對大陸念念不忘。根據他的計劃:世大第一廠、第二廠建在臺灣,第三廠到第十廠全部放在大陸。
不過與此同時,世大也引起了臺積電的注意。在芯片行業,當出現后起之秀時,摧毀它的最好辦法,就是收購它。于是,臺積電發起了對世大的收購。
2000年,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出資50億美金,以8.5倍的高溢價買下世大。這場收購張汝京只有一個條件,“收購完成后,世大的第三個工廠,必須要建在大陸”。
當時并沒有人對這個提議提出反對,但讓張汝京萬萬沒想到的是,此后他三番五次地找到臺積電負責人,詢問大陸建廠的事,都沒有收到明確的回應。
看來臺積電,并不準備兌現承諾了。憤憤不平的張汝京決定離開臺灣,來到大陸自己建廠。不過對于張汝京的辭職,臺積電并不同意,并且警告他,“如果離開,你在臺積電的大量股票將被收回。”。
那就,不要了。張汝京斷然離開,放下所有毅然來到了上海。為了表明決心,他把太太和孩子,甚至90歲的老母親,都一起遷居至上海。
三
一個人扛起一個產業
當時大陸芯片產品正面臨“卡脖子”的瓶頸期,制程工藝卡在了0.5微米,停滯不前。建晶圓加工廠太費錢了。連一條最普通的8英寸生產線,都需要10億美金。
幸好,張汝京回來了。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國大陸,他釋放了自己所有的潛能,創造了此前行業20多年都未曾有過的奇跡。
2000年8月24日,中芯國際在浦東張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樁。13個月后,上海第一座8英寸廠正式建成投產,而當時全球芯片廠建廠,最快也要1到2年。
這一經驗被迅速復制到全國,上海的1座工廠變3座;在北京,兩座12英寸芯片廠破土動工;在天津,中芯國際又收購摩托羅拉的8英寸芯片廠……...
可以說,沒有張汝京,就絕對沒有中芯國際。張汝京一個人,就頂了一個“國家工程”的作用。
當時的中國芯片業尚處于開荒階段,人才、設備、資金、技術........沒有什么是不缺的。
缺人才?張汝京振臂一呼,吸引了諸多有志之士。當得知張汝京要在大陸建廠時,他在德州儀器和世大之前的100多位海外,還有300多位臺灣同胞,也跟著他來到了上海。
缺資金?張汝京拼盡了20年積攢的資源和口碑。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他四處奔走,神奇般地為中芯籌到了10億美金。要知道,中國建國以來最大的電子工業項目——909工程,最開始的投入是100億人民幣。
缺技術?冷戰結束后,西方國家在美國的主導下,簽署了《瓦森納協定》。這個協定中限制了對于中國等國的先進材料、電子器件、軍品等各種商品或技術的出口。
張汝京殫精竭慮,以自己的人格作背書,找到了美國五大教會組織為他做擔保,不會吧芯片技術用于軍事用途,這才拿到了美國的出口許可。
“搞上去!推上去!做起來!”幾座阻擋中國半導體事業幾十年的大山,被他一一鏟平。短短4年,中芯國際在紐約、香港兩地上市,創造了半導體行業最快的上市紀錄。次年,中芯國際成為僅次于臺積電、臺聯電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代工企業。
短短數年,張汝京締造了一個中國半導體行業舉全國之力、花20多年都沒能實現的奇跡。
四
政治與商業的雙重剿殺
張汝京帶領中國芯片事業取得了如此大的突破,自然讓有些人看不慣了。2000年創立中芯國際時,正值兩岸關系趨緊的當口,時任領導人是陳.水.扁。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圍剿”就此上演:
一方面,是愈加瘋狂的政治圍獵。
2000年,臺灣當局以莫須有的罪名,罰了張汝京15萬美金,并警告他馬上從大陸撤資。2005年,又罰了他500萬新臺幣........并表示他們會連續罰款,罰到他撤資為止。
但張汝京態度相當強硬,直接宣布放棄臺灣戶籍,與臺灣脫離關系。臺灣政府氣得抓不到人,拿他沒辦法,只得嚴禁所有臺灣科技公司進入內地。
更重要的,是步步緊逼的商業絞殺。
中芯國際一開始就處于劣勢地位,因為很多工程師本身就來自臺積電,不管他們有意、或無意,都會在某些項目上用到臺積電的一些信息。這事,誰都說不清楚。
2003年到2006年,臺積電先后兩次起訴中芯國際,理由直指張汝京的臺灣團隊,認為他們侵犯臺積電的技術專利及竊取商業機密。
臺積電一場訴訟就能獅子大開口,索賠10億美金,這相當于中芯3年的收入。中芯被迫選擇了庭外和解,6年分期賠償臺積電1.75億美金。
但在“和解協議”上,中芯國際又被臺積電擺了一道。臺積電設置了一個“第三方托管賬戶”——
這也就是說,中芯必須將所有技術存到這個賬戶里,供臺積電“自由檢查”。自家最核心的、最隱私的部分,就能供人家隨意翻動!
但臺積電并沒有因此放過中芯,再次起訴了它,狀告其違反“和解協議”。最終除了中芯國際賠償2億美元現金及10%股權,張汝京還被告知,臺積電提出的另一個條件是:讓張汝京離開中芯國際。
得知審判結果那一刻,這位61歲的老人在電話里嚎啕大哭。第三天,他說完一句“我對事情負責”,叮囑了同事“不要被打趴下”之后,便蹣跚離開。
大陸芯片冉冉上升的光輝,熄滅了。在他離開之后,直到今日,中芯每年的國內銷量仍然不及進口芯片量的毛毛雨。
五
結語
可以說,當前的中國站在了一個百年未有的關鍵節點。西方國家產業脫鉤、技術脫鉤步步緊逼,毛衣戰、技術制裁越演越烈;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迫在眉睫,我們前所未有地需要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大國重器,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這時候,我們太需要張汝京這樣的人才了。一方面我們要給予人才們應有的待遇與激勵,憑什么娛樂圈、演藝圈的各類明星就能拿到天價薪酬;而我們的科技領軍人物們卻只能過著苦哈哈的日子?
另一方面,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當一個國家小學生都以當網紅為榮、以當明星為人生目標時,那么這個國家的未來真的是堪憂。
正如任正非所言——
希望未來,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張汝京”出現!
12月7日,由北京ESG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衛生技術評估與醫藥政策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廣州不僅具有全球領先的服裝流通基地,更匯聚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
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從“走出去”到“融進去”,以更開放、更敏捷的姿態面對國際市場的...
12月2日至4日,由新華通訊社、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導,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新華社海南分社主辦...
12 月 7 日," 百城千店 " 項目啟航高峰論壇,在古城西安碑林區的中信銀行西安分行私人銀行中心...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