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板周期反轉的拐點已到,3季度價格有較大的上漲空間”,近期有機構給出了這樣明確的結論。
“面板周期反轉的拐點已到,3季度價格有較大的上漲空間”,近期有機構給出了這樣明確的結論。隨著中美關系出現擾動導致“科技戰”升級,加之疫情對國際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市場對面板供應鏈的國產化進程提出更緊迫的要求,也為東旭集團等上游顯示材料龍頭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應用空間。
在國產化升級之路上,東旭集團近日憑借自主創新實力再獲中國知識產權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專利金獎”,成為其科研碩果的又一例證。從進口壟斷到國產替代,中國本土顯示產業正在開辟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這不僅依托于強大的研發能力,更需要在專利保護之下進行。在新型顯示產業技術迭代的戰略窗口期,東旭集團等顯示材料領軍企業將助力國內面板產業站穩“高地”。
東旭集團再獲“中國專利金獎”
2020年是各行各業極為動蕩的一年,面板行業也不例外。隨著新入局者的攪動、后進企業的崛起以及頭部玩家的升級,給面板行業帶來各種變量,想在市場競爭中不被淘汰,企業唯有積極布局新技術,開拓新市場。
7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21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30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東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旭光電及其子公司旭飛光電共同發明的專利“一種液晶玻璃的生產方法”斬獲金獎。
據了解,“中國專利金獎”是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具有重大國際影響。這是東旭集團第二次獲得該項殊榮,其專利“鉑金通道中玻璃液的處理方法”曾在2015年榮獲第17屆“中國專利金獎”。
東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旭集團是國內唯一掌握液晶玻璃基板成套裝備技術及工藝技術的企業。本次獲金獎的發明專利,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手段解決了液晶玻璃基板內含物缺陷和理化性能等方面的諸多世界性難題,實現了液晶玻璃基板的高均勻、超凈面和超強理化性能。該專利從生產流程、工藝參數、料方配比三方面對液晶玻璃基板生產方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限定,充分保護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液晶玻璃基板核心生產技術。相關技術被列入《科技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并榮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依托該項專利技術,東旭集團先后建成20多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實現我國液晶玻璃基板的產業化、規模化,保障光電顯示產業健康安全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公司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我國面板產業從源頭上游顯示材料領域擺脫了技術依賴,這是近幾年國內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能夠實現大幅降價的主要原因,也讓下游面板企業擁有了與國際巨頭談判的砝碼。
據專利領域專家介紹,國內能兩次獲得專利金獎的民營企業少之又少,這些企業在我國高端制造產業關鍵領域都有突破性的技術貢獻,對企業本身乃至上下游整個產業鏈發展都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中國專利金獎”的獲得,標志著東旭集團的技術實力和科研成果獲得高度認可。東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實現新型顯示材料關鍵技術突破,同時不斷加強專利布局,構筑知識產權“護城河”,為我國顯示產業國產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面板周期反轉拐點顯現
一邊是顯示產業龍頭企業悄然扛起研發“加法”大旗,攻克“卡脖子”難點,實現核心專利的布局與趕超,加速國產替代,不斷拓寬價值邊界。一邊是LCD面板行業經歷漫長下行周期,開始低谷爬坡,產業格局正在重構。
2019年,國內顯示面板處于下行時間最長、下探幅度最深的低谷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供需變化劇烈,2月疫情蔓延復工延遲,3月原材料短缺制約面板廠商出貨,供給受限導致1季度面板價格上行,2月面板價格增幅尤為明顯,4月面板供給恢復,但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全球面板需求短期停滯,面板價格進入下行通道。
從5月開始,顯示面板產業已從疫情的最低谷開始爬坡。6月全球經濟活動逐步恢復,面板備貨需求環比增長明顯,主流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迎來小幅上漲。根據群智咨詢調研數據顯示,隨著液晶面板供需進一步趨緊,預計7月面板價格將維持上漲趨勢。
機構人士紛紛認為,全球LCD面板行業下行周期接近尾聲,即將進入向上波動的景氣時期,大陸廠商將主導新一輪面板周期。興業證券近期對面板行業進行跟蹤,認為到了“周期反轉的拐點”。從6月開始,補庫存和去產能已經成為面板景氣向上的主要驅動力,面板企業4-5月庫存天數從2周降到1周,需求恢復整體產能較為緊張,疊加補庫存,3季度面板價格有較大的漲價空間。
回顧過去,每一次面板價格上行周期,往往帶動了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也使得行業集中度再次收斂。TCL華星相關人士表示,2020年,液晶面板產業將開啟周期屬性減弱的“新紀元”,雙寡頭京東方和TCL華星逐漸掌握顯示面板市場定價權,面板價格波動趨于一個合理的區間,價格上行周期已經開啟,投資回報率逐步提高。面板頭部廠商優勢明顯,有實力在行業低谷期兼并收購,趕在行業上升期釋放產能,坐享周期屬性減弱帶來的長期盈利紅利。
而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產業模式及發展格局與LCD差別較大,除仍有重資本投入之外,技術要素占比亦不斷提升,行業成長屬性趨強,競爭壁壘也更高。為及時跟上主流面板的變革周期,避免重演從顯像管技術向液晶平板技術更替時的技術落后現象,中國頭部廠商早已布局極具潛力的新型顯示技術,新一輪的競爭與博弈悄然開始。
東旭集團助攻新型顯示國產化提速
眾所周知,顯示面板是高投資、回報周期長的行業。過去10年,中國企業持續加碼液晶顯示高世代線,全球市場份額迅速提升,成為重要的顯示面板供應集群。隨著全球液晶面板產能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京東方、TCL華星等領軍企業將繼續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實現上下游產業鏈升級與協同,東旭集團等上游顯示材料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東旭集團在液晶玻璃基板領域多次以優異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打破國際技術壟斷,改變了全球顯示產業格局。近日,該集團“G6(兼容G5.5)LTPS玻璃基板研制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項目產線已實現良品下線,填補國內空白,在顯示材料國產化替代領域再下一城。LTPS玻璃基板未來可作為OLED載板玻璃,為當下炙手可熱的OLED面板制造提供有力的上游材料支撐。
據了解,東旭集團擁有良好的光電顯示產業基礎,多年來不斷鞏固和強化核心業務的技術優勢。2019年,研發費用12.09億元,同比增長26.99%。截至2020年6月底,東旭集團申請專利累計3300余項,已獲得授權專利2300余項。此外,公司還成立了中國唯一一個平板顯示玻璃技術和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加大與光電顯示材料、重大裝備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度。
東旭集團表示,未來將緊緊圍繞新型光電顯示材料核心主業,加大研發力度,針對新材料、新技術項目建設10-15條新型顯示玻璃生產線,做大做強光電顯示材料這一優勢產業。為順應新型顯示發展趨勢,公司未來5年將計劃布局OLED載板玻璃、高端蓋板玻璃原片、光學膜片等為代表的新材料領域,并向下游持續延伸,從高端蓋板玻璃原片擴大至防眩光(AG)玻璃基板、車載3D蓋板玻璃、移動終端蓋板玻璃、智能家電蓋板玻璃等各種平板顯示產品,通過新材料、新產品的布局,進一步鞏固東旭在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的龍頭地位。
顯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面板企業的迭代升級,也離不開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自主創新。以京東方、東旭集團為代表的民族企業,不斷打破國際巨頭壟斷,憑借核心技術拓寬價值邊界,保障中國顯示產業鏈的安全可控。
“數智融合”作為引領全球科技發展的新范式,正通過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深度結合,為推動各國深度合作、共創...
4月22日,Cleer重磅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產品——Cleer ARC 5 音弧 開放式AI耳機,據介...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