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佳沃集團董事長陳紹鵬看來,農貿市場這種多層批發的產物,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很容易癱瘓,未來其供應鏈條必將縮短。而想要充分服務中國消費,還必須以全球供應鏈為支撐。
繼武漢之后,農貿批發市場又成為北京疫情“復發”的關鍵詞。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水果、蔬菜如何從田間來到餐桌,對很多消費者而言是一條頗為神秘的鏈條,而最近的新冠疫情不僅讓人們對食品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加重視,也暴露出中國農產品供應體系、流通體系與現代城市不相匹配的落后性。
在佳沃集團董事長陳紹鵬看來,農貿市場這種多層批發的產物,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很容易癱瘓,未來其供應鏈條必將縮短。而想要充分服務中國消費,還必須以全球供應鏈為支撐。下一步,他更看重對中國現代農業產業的技術輸出,通過向中上游從業者提供基于機器人、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提升產業鏈的效率和先進性,以及用行業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才。
陳紹鵬,佳沃集團董事長。佳沃集團是聯想控股旗下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運營平臺,2012年成立。
Yi:YiMagazine
C:陳紹鵬
Yi:這次疫情對農產品供應有什么影響?
C:有很多點值得從業者去反思。比如國家明確禁止農貿市場屠宰活禽,我期待未來的監管力度會更大。在一個沒有認證過的、不受監管的地方屠宰加工活禽,食品安全風險是極高的,這次疫情會大大打擊這種不受監管、沒有基本衛生條件的“黑作坊”,加速中游中央廚房工廠的發展。
同時,農貿市場這種多層批發的產物,也是農產品供給的脆弱之處,目前國內80%至90%的農產品供給都依賴這個場景,但它對人員的密集性要求很高,一旦發生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就很容易癱瘓。我認為這個鏈條將來一定會演變成:上游種植或養殖后直接交給中游大規模專業化的服務商加工,再把產品直接交給下游。鏈條一旦縮短,風險就會大大減小。對于企業來說,也要抓住疫情這個時間點梳理自己的業務,比如物流方面多儲備幾條鏈路,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可以靈活調整等等。
Yi:佳沃為什么從水果和海產切入做現代農業?
C:在中國,水果和海產兩個產業的大企業很少。以水果為例,中國從產量和消費上看都是全球第一大國,但不是強國。我們的育種基礎很薄弱,大部分品種非常原始落后。紅富士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老品種了,海外的蘋果已經更新迭代到第五代,口感更好、經濟價值更高。
因此,佳沃選擇從這兩個行業入手,比如典型的現代水果藍莓,有季節性,供應很少。佳沃的做法是,首先在產區上做全球布局,從每年1月開始,中國消費者先吃到我們云南供應的藍莓,然后依次是東北、青島、墨西哥、智利,產區的合理布局能讓供應無縫銜接起來,在這個品類上佳沃是首創。另外,我們引進了很多新品種,用最先進的方式種植。而在中游,一定要匹配高水平的倉配體系。不同水果會釋放不同的氣體,且要存放在不同的溫區里,如果堆放在一起會相互影響。我們有多溫倉管理,有0到4攝氏度的、4到8攝氏度的等等。所以從上游育種、種植,到中游存儲、加工,中國的水果和海產都有很多值得去升級的地方。
Yi:近幾年大資本頻頻發力農業產業,這帶來了哪些利弊?
C:這幾年互聯網、地產、重化工巨頭都開始往農業里投資,我認為錢能進來,對農業轉型是有好處的,這個行業之所以發展緩慢,就是因為一沒錢,二沒人才,巨頭的進入會帶來這兩個要素。你可以看到現在農業上中下游發生的變化,都是這些新興力量所帶動的。
但農業不是一個暴利行業,如果本著賺快錢的思維進來,會踩很大的坑。這個行業進入門檻很低,但想要做大做強,需要很長時間去認知行業規律。而一些資本的盲目進入,也確實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比如補貼。我自己相對不鼓勵補貼,因為農業本身是一個鏈條很長的行業,補貼會扭曲環節上的價值分配,對上游也會造成很大創傷。一旦沒有補貼了,上下游會突然不知道怎么經營,只能回到以前的老樣子。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扎扎實實經營,賺取合理的利潤,讓每一個環節的人都從產業升級中受益。
Yi:現代農業供應鏈市場的競爭狀況如何?你們的邊界在哪里?
C:農業的品類和環節十分龐雜,所以大家都是分別去主攻一些細分門類來錯位競爭。這樣的現象也與上游資源的稀缺性有關,需要有實力的大資本。比如海產行業,西澳巖龍蝦這個品類基本只有佳沃旗下的KB Food和澳洲的兩三家企業在做,帝王蟹也只有包括佳沃在內的兩三家企業掌握了上游資源。此外,還有幾個領域里的大企業是由國企演變而來的,做遠洋捕撈的居多,一些上市公司則純粹做凍品加工。至于水果,大家也是專注在不同門類上。
現代農業這個產業足夠大,每一個門類都是萬億級市場,選定1個細分領域聚焦就能做到千億級的市場規模。佳沃一直有自己的發展節奏,我們基本用5年左右的時間做一個門類,比如從2013年開始做水果,2017年開始做海產,至少近3到5年,我們不會再進入新的門類。
Yi:C端對生鮮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了,但中上游產業鏈的發展并沒有由此變快,其中存在什么瓶頸?
C:我覺得是人才,怎么能夠快速培養大量農業和食品工業界的人才,包括基層農事作業技工,以及中高層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直接決定了行業技術和管理的進步速度。農業以前斷代太多了,受過良好技術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甚至大專生、中專生,畢業后進入這個行業的都太少了,農業目前的從業者普遍受教育程度很低,年齡也偏大。所以大資本進入這個市場是好事,讓一些年輕人看到這個行業是有魅力和未來的。
Yi:佳沃投資了很多海外產地,跨境搭建供應鏈的難點是什么?
C:在海外做資源控制和供應鏈建設,風險非常多,要求企業必須有強大的國際化能力。首先是當地產業和社區對你的認可度,他們是把你當作一個友好的合作者,還是當作一個惡意的競爭者、攪局者。佳沃源自聯想控股,聯想早在做IBM并購時就積累了跨國溝通經驗,吸納了很多國際化人才,這讓佳沃深諳國際化商業語言。我們知道怎么融入當地社區,不會在環境和勞工等方面出錯,對知識產權十分尊重,充分信任在當地聘用的經理人,這都屬于國際化能力。
此外還有跨境的物流管理能力、資本管理能力、稅收和轉移定價的管理能力,以及法律風險的管理能力,比如反壟斷方面的合規,這些能力非常多維度。
Yi:佳沃今年的發展策略是什么,未來在行業中希望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C:我深信中國未來的食品行業和農業一定是全球資源加中國消費。現在中國的耕地和潔凈水已經超載,將來一定是通過返還青山綠水來改善居住環境。耕地少了,肯定要從海外獲得更多農產品供給,對這個方向的判斷我們一直是堅定不移的。因此去海外做水果和海產的供應鏈部署,這件事佳沃會持續做下?去。
從規模和品牌上,我們希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Top 5的水果和海產集團,達到上千億元的規模。首先我們要做成水果、海產的先進供應鏈。海產上,今年會加大在食品研發和品牌傳播上的投入,一方面把三文魚這樣的原料加工成菜品級、適合中餐飲食習慣的半成品,另一方面建立2C渠道,在消費者中樹立佳沃海產的優質品牌形象。在水果上,今年會加大對中游智能化倉配網絡建設的投入,提升服務和效率。還有一個板塊是技術賦能,通過對外提供我們研發培育的種苗,為行業其他從業者提供先進的品種和持續的技術支持。這樣我們不僅有先進供應鏈,還有對外技術輸出和行業賦能,如此才完整實現了我們進入農業產業的初心,而現在只是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
5月18日下午,南京國家農創園“奮進兩周年,聚力再跨越”招商簽約大會在寧舉辦。
(2025年05月9日,深圳) DJI大疆今日發布全新1度電全場景戶外電源DJI Power 100...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