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8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并同時預告將于6月15日左右對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續做,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愿)訊,6月8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并同時預告將于6月15日左右對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續做,具體操作金額將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確定。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7200億元逆回購和MLF到期。其中,6月11日和12日分別有700億元和1500億元逆回購到期,6月8日有5000億元MLF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到期的5000億元MLF,央行并未提前也未就近延期續作,但仍釋放了利好消息。
“今年以來,央行習慣在月中進行MLF操作,前5個月每個月均投放,本月兩筆到期分別在上旬(8日)和中旬(19日)尾巴,預計月中投放MLF以對沖前后兩筆到期資金較為合理。”東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沈新鳳此前預測稱。
受央行利好消息影響,今日國債期貨價格迅速反應,大部分翻紅。截至財聯社記者發稿,T2009、T2012均上漲0.25%。
而在國海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負責人靳毅看來,從上周資金面和央行OMO操作來看,DR007位于1.9%-2.0%之間,已經是較合理乃至中樞偏上的水平。“面對較高的到期壓力和外部擾動,央行預計將加大流動性投放,降準置換MLF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事實上,在5月底之前,市場對于央行可能進行降準或者定向降準的預期較高。而在6月1日央行創新推出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之后,降準預期大幅降低。
不過,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兩項新的政策工具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降息降準政策工具并不矛盾。
“盡管新增貨幣政策工具使得降息預期進一步降低,但對沖降準以緩解巨大的供給壓力仍合理,故預判后期仍有降準操作。”中信建投證券宏觀與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認為。
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2020年最寬松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流動性不會持續收緊,后續降準或仍有空間,主要用于對沖政府債券發力帶來的資金缺口。
王一峰同時稱,市場對近期債券市場的調整以及結構性存款的壓降產生了一定恐慌情緒,甚至出現了結構性存款需要在短期內直接壓降幾萬億規模的傳言,“我們央行打擊資金套利具有一定的應急性、臨時性特點,央行的目的并非引導資金利率全面上行,而是通過一系列操作對市場‘小以懲戒’”。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