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想“掉隊”,誰來背鍋?
聯想“掉隊”,誰來背鍋?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文/韋笑
編輯/子雨
看起來,聯想正在逐漸背離“國民品牌”的初衷。
此前的5G投票事件,聯想改名聯想中國事件,總部搬離事件等一系列輿論風波已經近乎將聯想過去所塑造的國民形象消耗殆盡。
最近聯想集團目前的掌舵人楊元慶提交了六份提案,其中一條“將個人電腦作為戰略必需品,出臺相應促消費政策,縮減數字鴻溝”的建議因被網友視為是聯想在“夾帶私貨,想要推廣自己的pc業務”招致了大家的反感。
在全民抗疫攻堅的特殊時期,楊元慶的這一建議仿佛一顆“深水炸彈”,再度觸碰到了十億網友的“雷區”,網絡上對聯想的攻訐似乎成為了一種默認的“政治正確”。
作為企業對外宣傳的主要出口,聯想的公關團隊一直站在輿論炮火的最前線,承受著外界洶涌的民情??韶撁嫦⒔舆B不斷,公關團隊建好了東墻,又倒了西墻,甚至有人呼吁楊元慶該開掉公關團隊。
伴隨改革開放的東風與“技工貿”的戰略,聯想在20世紀初期騰飛,筆記本和PC業務市占率第一,從鼠標到服務器,沒有聯想覆蓋不到的消費電子產品線,甚至走出國門成功收購了IBM筆記本業務,著實讓中國消費者的民族心振奮了一把。
二十年過去了,曾經PC時代的霸主聯想卻好似停滯了一般,在移動互聯網時期開展的移動與數據業務不見起色,手機業務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既沒有發展出第二引擎,也逐漸脫離了互聯網第一梯隊。
聯想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聯想2019全年總營收353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稅后利潤70.9億元,同比增長19%。傳統PC業務仍舊是主要盈利點,貢獻營收2775億元,市占率24.5%蟬聯全球第一,數據中心業務集團營收383億元,下降8.7%。
能夠生產出時代所需要的好產品才是維系企業長久發展的生命線,聯想“掉隊”的鍋,似乎不該由公關團隊來背。
PC仍能霸否
PC業務是聯想的現金牛,更是聯想的命脈,這一點毫無爭議。
從90年代末,聯想就一直致力于PC全線業務的研發,曾連續15個季度讓聯想頭頂全球銷量第一的“光環”,全球第一PC廠商的桂冠也由此得來。
聯想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全年營收達同比增長3.6%至2775億人民幣,稅前利潤同比提升18.3%達163億人民幣。
對于PC業務的增漲,楊元慶歸納了兩條原因:第一,聯想在商用PC市場上比競爭對手更強,第二,聯想在高增長領域更專注。
移動互聯網漸趨成熟,PC的優勢逐漸褪色,據IDC數據顯示,全球PC市場在過去一年萎靡下滑,聯想的PC業務也隨之慘淡了些許,直到2019年年初才開始有緩慢提升。
在PC端需求減少,C端中小市場個人購買率下降之際,聯想將業務重心轉移至B端政企用戶,截止目前政企用戶增速達到40%,中小企業用戶增速為27%。
政企大型用戶對PC端賴以生存,同時也對PC產品的技術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身處PC行業多年的聯想,深知技術的重要性。
“聯想在北京、在美國、在日本,擁有三大研發中心,九大基地,這個基地不但是生產制造,也含研發,也含整個在制作工藝上的創新力?!甭撓敫笨偛猛鮽鳀|說到。
PC業務一直是聯想賴以生存的主要營收點,PC業務下降也會也致使聯想整體營收的波動,同理穩定增長會帶動聯想整體營收利好。
除了周邊環境的推動,2018年完成對富士通PC業務的合并也是助力聯想營收增速的一大關鍵因素。
先前收購IBM、德國Medion AG和日本NEC 的PC業務后,聯想在2017年底收購了富士通的PC業務,不斷增強自己的PC產品制造技術,擴大自己的全球市場份額。
業務的繁榮說到底是人員的推動,聯想的PC業務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又在全球設立研發中心,可是聯想內部掌握和研發核心技術的人員卻沒有分得一分股份,大部分股權都掌握在公司高管手中,不知在這種政策激勵下,還有多少技術人員愿意為企業拋頭顱灑熱血。
移動軟肋凸顯
伴隨改革開放30余年的發展,聯想的PC實力猶如盔甲,緩慢起色的移動與數據業務卻被視為軟肋。
遲遲拿不出漂亮的業績或者說新的增長點,或許也是楊元慶心知肚明的一個事實。
伴隨移動互聯網的不斷下沉,PC與手機廠商的界線漸漸模糊,身為PC霸主的聯想作為智能手機行業第一梯隊,早早開啟了移動業務布局。
在9年前,聯想早已將蘋果樹為自己的對手,看似準備充分的聯想,并未取得輝煌的戰績,反而與之前的目標漸行漸遠。
聯想借用自己與運營商的合作優勢,在2009年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Ophone手機,價格近5000元,目標直指iPhone。
2010年4月乘勝追擊發布樂phone再度對標iPhone,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柳傳志表示“樂Phone要努力和iPhone保持同等水準或者超過它,與之背水一戰?!?/p>
過于依賴優點可能會質變為自己的缺點,聯想最先涉足智能手機行業,但一直沉迷于運營商渠道,在2014年華米OV皆轉戰互聯網渠道時,聯想依然不為所動。
2015年聯想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為1500萬臺,與同時期的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等國產手機廠商的銷量相差甚遠。
多年銷售渠道的滯后使聯想的差距愈來愈大,要想在短時間內追趕上其他廠商幾乎不太現實,因此聯想試圖轉移視線擴充海外市場,以29億美元收購老牌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作為自己的扶植品牌。
在收購起初憑借各種植入造勢,深入人心的摩托羅拉手機品牌帶來的巨大銷量成為聯想1415財年的主要盈利拉手。但由于巨額收購要求,聯想不得不將業務重心放在出貨量,企圖用多品牌戰略打倒老牌手機廠商的老師傅。
2016年聯想采用了“機海戰術”,從樂Phone、Lenovo、樂檬、Vibe、Zuk、Moto等等,多個手機品牌齊發每年至少發布上百款新品,致使產品線混亂,品牌模糊問題嚴重。
截止2018年3月30日以摩托羅拉為核心的聯想移動業務出現18.68億美元的經營虧損,兩者合計造成了超過25億美元的虧損。
而手機品牌路線不清晰造成的巨額虧損,與聯想手機業務的頻繁的人事變動不無關系。
“面臨機遇而變陣,遭遇挑戰而換帥”曾有人這樣評價聯想。
2015年聯想手機業務下滑嚴重,迫于強大壓力的劉軍選擇辭職,由陳旭東全權接管;而選擇觸底策略的陳旭東并沒有挽救聯想移動業務,于2016年被調離喬健隨之上任;但此前并沒有接觸過手機業務的喬健,只能行下策用挖人的手段增強團隊實力,不出一年聯想手機再次易主交由常程負責。
兩年時間三度換帥,Lenovo品牌被放棄又被重啟,路線、定位、品牌,聯想移動業務呈現出混款不堪的局面。
“手機不是聯想的全部,中國的手機更不是聯想的全部”,原本期待在移動業務打贏翻身仗的楊元慶,卻險些將整個聯想帶入低谷。
數據中心難挑大梁
聯想不是沒有做過努力,或者可以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聯想一直都在努力。
2014年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之前,聯想還拿下了IBM的服務器業務。
這一年,聯想劃分出了計算機、移動、企業及云服務四大相對獨立的業務,PC和手機業務顯著增長,下一步就是開拓企業級市場,加快實現全球多元化布局。
楊元慶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服務器業務的毛利高于PC業務是共識,借助IBM在全球企業市場的影響力,在互聯網未來發展中,信息化建設必不可少,因此耗費重金買下數據中心業務。
15/16財年,數據中心市場競爭較少,聯想一家獨大掙得盆缽滿體,數據中心業務增長強勁,PC業務營收占比一度下降歷史最低點。
歷史的轉變往往沒有征兆,受到云計算與互聯網公司借勢而上,傳統IT產業急速下滑,服務器市場迎來整體變革,聯想數據中心業務也不能幸免。
在16/17財年,以服務器業務為主的聯想集團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下跌11%。截止至2018年3月數據中心業務出了7.16億美元的經營虧損。
雖不及移動業務的虧損數額大,但7億美元的虧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隨即聯想調整方針,“設備+云服務”戰略已初步成型,在17/18財年之后的財報中業務取得回升。
17/18財年,聯想集團數據中心業務營收43.94億美元,同比增長8%。18/19財年前三年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50.47%至47.73億美元,幾乎比肩移動業務,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對于數據中心的提升,楊元慶在其朋友圈感嘆:“過去四年艱辛多元化轉型的成果已經成為構筑未來智能化變革大廈的基石?!?/p>
但數據中心業務真的能夠挑起整個聯想業務的大梁嗎?面對日益下沉的PC市場,想要彌補頹勢并沒那么簡單。
數據中心需要雄厚研發資金,漫長的時間損耗,這對于急迫尋找新增長點的聯想來說,沒有那么長的時間去等待。
在2018年9月聯想的超算峰會上,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總裁童夫堯也承認,聯想數據中心業務“目前還沒有盈利”。
數據中心業務持續虧損,在數字經濟大潮洶涌而來的時代,聯想依然沒能握住這張船票。
對于聯想的頻繁轉型,楊元慶給出的答案是:當一個戰略執行落實到巔峰的時候,你就要考慮下一個戰略,要爬下一個高峰。
36歲的聯想到了中年焦慮期,前路并未走的舒坦,反倒是爬坡似的很吃力。
去年年初,柳傳志在《奔日子的人》的演講中直言:現在聯想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2020年,聯想還能憑借PC業務領航多久?或許只有聯想自己能給出答案。
本屆亞冬會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為主題,是繼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大型國際綜合體...
12月5日,由思維財經&投資者網主辦的2024年投資者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辦,并正式揭曉了“金橋獎”獲獎...
12月4日,由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及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指導,未來科...
投資家網(m.51baobao.cn)是國內領先的資本與產業創新綜合服務平臺。為活躍于中國市場的VC/PE、上市公司、創業企業、地方政府等提供專業的第三方信息服務,包括行業媒體、智庫服務、會議服務及生態服務。長按右側二維碼添加"投資哥"可與小編深入交流,并可加入微信群參與官方活動,趕快行動吧。